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如根雕     
我常常想:怎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怎样才能写出好作文?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了一件根雕作品,才突然明白:好的作文就应像一件好的根雕作品,写作的过程就好比雕刻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青铜时代     
近代雕刻大师罗丹,有一件早年的作品《青铜时代》,是我十分喜爱的雕刻作品。这件作品雕的是一个青年的裸像,他的右手紧紧抓着头发,左手握紧拳头,头部向着远方和高处,眼睛尚未睁开,右脚的步伐在举与未举之间,巴黎大学教授熊秉明说这件作品:  相似文献   

3.
《小王子》     
<正>推荐者语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是,一个人怎么能够写出这样美妙的作品。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另一件事是,一个人翻开这  相似文献   

4.
一天,我走进一位石刻家的工作室。面对那一件件镂刻精美的艺术品,我不禁赞叹不已。我随手指着一个最小的石刻作品问:雕成这个花了多长时间?石刻家轻描淡写地告诉我:十年。  相似文献   

5.
李娟 《班主任》2014,(3):44-45
又一届科技大赛开始了,孩子们忙碌地准备着。校级比赛即将开始时,被学校寄予厚望的陈翔宇拿着一件破损的作品来找我:"老师,我的作品被邱哲给压坏了。  相似文献   

6.
正美与漂亮我曾在山西见过一件不大的木雕佛像,半躺着,姿态生动,结构严谨,节奏感强,设色华丽而沉着,实在美极了!我未能考证这是哪一朝的作品,当然是件相当古老的文物,拿到眼前细看,满身都是虫蛀的小孔,肉麻可怕。我说这件作品美,但不漂亮。没有必要咬文嚼字来区别美与漂亮,但  相似文献   

7.
青铜时代     
近代雕刻大师罗丹,有一件早年的作品《青铜时代》(The Age OfBronze),是我十分喜爱的雕刻作品。这件作品雕的是一个青年的裸像,他的右手紧紧抓着间发,左手握紧拳头,头部向着远方和高处,眼睛尚未睁开,右脚的步伐在举与未举之间,巴黎大学教授熊秉照说,这件作品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接受理论”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教师的施教实际上也是一种创作。教师设计的每一堂课都是一件作品,学生就是这件作品的阅读者,即接受者。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9.
我相信,不只是我,每个人都喜欢有创意的作品.比如,一座别具一格的大桥,一件独出心裁的艺术品,一篇独辟蹊径的文章…… 我也相信,不只是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富有创意.比如,精心设计一幢大楼,匠心勾勒一幅画面,耐心构思一篇作文…… 是的,好作品,都是有创意的.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08,(1)
2007年初本栏目发出"我和我的升旗台"原创作品征集活动公告后,广大读者积极回应、踊跃参与。电子邮箱里,几乎每天都有"接收新邮件"的提醒;木制信箱里,也经常能发现来自天南海北的参赛作品。据统计,电子邮件通道收到参赛作品215件,信函邮寄通道收到参赛作品108件。  相似文献   

11.
《我的幽灵和我的巨人》是一部长篇科学幻想小说。作品以人脑山里发生的故事为线索,描述一群少年在山中与众多复活了的科学巨匠的离奇故事。科学家巨匠们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私,人性的阴暗与光华,一件件科学迷案……错综复杂,引人人胜。内容奇特,想象丰富,富于趣味,同时又拥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写作深度,是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优秀少儿幻想作品。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一件小事》,由于习惯上把它视作小说,因而较多地注重于人物形象的定性分析,以至为谁是作品中的主人公而争论不休,却忽视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展示和主观情感的抒发的分析把握。重读了《一件小事》,我们觉得,作品主要在于通过“一件小事”表达作者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真诚而又深刻的思想感情——对普通人美质的赞颂和向往,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憎恶和鞭笞。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和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以及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感情的纯真浓度而言,其中的“我”是可以把他视为作者自己的。冯雪峰曾直言:《一件小事》是“可以当作作者的自述来看的”,作品最主  相似文献   

13.
(一)改变认知:把嫉妒的危害告诉学生案例别在嫉妒中荒废生命李娟又一届科技大赛开始了,孩子们忙碌地准备着。校级比赛即将开始时,被学校寄予厚望的陈翔宇拿着一件破损的作品来找我:"老师,我的作品被邱哲给压坏了。他说他不得奖,我也休  相似文献   

14.
本刊举办的“祖国妈妈我爱你”征文活动,经过紧张的角逐,日前已经落下帷幕。短短的几个月,本刊收到数千件征文作品。经本刊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0名。我刊还从一等奖中,选出部分作品参加全国评选,其中有14件作品在全国  相似文献   

15.
我与作品取样系统相识于1991年,当时,我担任作品取样系统的创始人Dr.Samuel Meisels的研究助理,协助他分析作品取样系统在辨识幼儿能力上的可信性与确实性(即信度与效度)。在那个时候,我只晓得我的指导教授深深地以作品取样系统为豪,认为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但是,我心里对它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然而,我怎么也没想到,它后来竟然成为扭转我幼教生命意义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两个石匠正在山下挥汗如雨地工作。恰巧,有一位哲人途经此地。哲人问两位石匠是不是非常辛苦。第一个石匠无奈地说出了自己的苦衷,并伸出满是老茧的手掌给哲人看。第二个石匠的回答却令哲人感到振奋。他说:"累是累了一些,但是我能用手中的锤子和铁锥赋予那些石头以生命,感到很快慰。尤其是当我雕刻的那些作品,被运送到很远的城市摆放时,就会有许多人看到我的作品。我想,那些人看了之后一定会猜想,雕刻这件作品的石匠长得什么模样呢?这是一件非常有趣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早已随着奥运会结束而被淡忘了。我当时曾撰文指出。通过如此征集与运作方式很难产生优秀的作品。不过,《我和你》尽管在曲风上不宜作为奥运会主题歌,歌曲本身仍是一件不错的原创作品。  相似文献   

18.
正与皮影结缘,源于一次偶然的相遇。一次假期,我来到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传承中心,眼前的景象真可谓别有洞天!玻璃柜里陈列着一件件制作皮影的材料、工具、不同地方特色的皮影作品,皮影人物细腻传神。我在展厅里驻足流连,试着去了解皮影这门古老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阿玲姐的话:大家好!上期“异想天开大擂台”介绍了一件雕塑作品,并请小朋友先想一想它像什么,再把它画下来寄给我,结果很多小朋友都寄来了他们的作品。现在,我从中选出一部分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20.
青铜时代     
林清玄 《初中生》2015,(31):16-17
近代雕刻大师罗丹,有一件早年的作品《青铜时代》,是我十分喜爱的雕刻作品. 这件作品雕的是一位青年的裸像.他的右手紧紧抓着头发,左手握紧拳头,头部向着远方和高处,眼睛尚未睁开,右脚的步伐在举与未举之间.巴黎大学教授熊秉明说,这件作品"年轻的躯体还在沉睡与清醒之间,全身的肌肉也都在沉睡与清醒之间,眼睛还没有睁开,尚未看到外界,当然尚未看到敌人与爱,像一个刚刚成熟的蛹,开始辗转蠕动,顷刻间便要冲破茧壳,跳入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