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物件为线索,或是一张帕、一条巾、一股钗、一把扇、一柄剑、一朵花,或是随身携带之物,或是贴身心爱之品,或是希世珍奇,或是祖传瑰宝,作为遗产,作为信物,作为馈赠,作为凭证,或是争夺,或是散失,或是寻踪,或是隐匿,借以展开故事情节是不乏例证的。  相似文献   

2.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的故事,在《喻世明言》第一卷,讲的是明代中叶的事情。作品的故事梗概出自《情史》卷十六,那是用文言文写的,题作《珍珠衫》,《情史·珍珠衫》与《喻世明言》这篇作品,在故事情节上基本相同,在细节和语言上,这篇作品则有了很大创造,成为明代优秀白话短篇小说之一。  相似文献   

3.
情节与线索作为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理论方法,历来颇受关注,据此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不在少数。本文将据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典型作品——《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下面简称《珍珠衫》)进行分析,探讨情节与线索理论于分析中国古代小说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古镜记》是志怪小说走向成熟的开山之作,它具有圆融混合的结构和离奇怪异的情节,因而成为唐传奇艺术史上的奇葩。从叙事策略的角度去考察《古镜记》贯穿各自独立的单篇故事所运用的手法,分析故事情节彼此相互映衬的错综呈现的方式,从叙事时间的角度来梳理故事线索。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中,常借用一些物件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或作为叙事线索,或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表露人物的心境。本文通过对小说《三峡中》“小木人”的分析,说明作者正是巧妙运用这一物件来展示人物野猫子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6.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写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视角审视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在人物塑造上、写作手法上及对本事的再创作方面均显示出独特、丰富的内涵。在《三言》中堪称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7.
从微观视角审视,《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在人物塑造上、写作上及对本事的再创作方面均显示出独特、丰富的内涵。在《三言》中堪称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8.
《古今小说》中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改编自宋懋澄的《珍珠衫记》。冯梦龙对它 改动不大,但命名角色却体现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其中,对男性主人公的命名表现了冯梦龙在 一定道德规范范围内肯定人性和真情的思想,对女性主人公的命名则体现了男性世界对女人 的道德要求和内在渴望。  相似文献   

9.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耀眼的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清朝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惟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为吾所施",可见线索的作  相似文献   

10.
《古今小说》中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改编自宋懋登的《珍珠衫记》。冯梦龙对经改动不大,但命名角色却体现了丰富的化意蕴。其中,对男性主人公的命名表现了冯梦龙在在一定道德规范范围内肯定人性和真情的思想,对女性主人公的命名则体现了男性世界对女人的道德要求和内在渴望。  相似文献   

11.
王度创作的《古镜记》作为唐传奇的开篇之作,在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无论是在小说的内容上或是艺术创作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有很高的学术意义。通过研究王度的《古镜记》,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小说叙事技巧的出现,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一路走来的印记。  相似文献   

12.
《肥皂》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一篇,学者们多从精神分析出发探讨人物身上潜伏的"性意识"或从反封建道统这一主题下对人物进行解读。而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及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这篇小说在建构上亦有其精妙处。以此为切入点,可发现作为线索式存在的物件"肥皂"所隐含的几重对立,四铭与其他几个人物间存在的冲突及张力,或是这一个小的家庭剪影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折射,都是这篇小说可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写文章总要有线索,文章的线索是指一种事物贯穿文章始终而成为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对文章的材料起到组织作用,就像一堆散乱的珍珠,需要一根丝线将它们串联起来后,才能变成光彩照人的珠宝项链。把握准叙述的线索,整个文章就能自然连续,浑然一体。物件线索法就是以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的记叙方法。如《琥珀》一文的作者就是以琥珀为线索的,想象了琥珀形成和发现的经过与它在科学上的价值。连细节也考虑到了:在炎热的夏天,太阳  相似文献   

14.
谈谈散文的线索孙自扬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散”,从散文材料的角度看,好比珍珠四散而微,而散文的线索正好比是串起这珍珠的线串,没有这根线串,再美的珍珠也不能成为珍品,可见线索在散中的重要了。《艺概·文友》中说:“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纵变化,惟吾所施。”一篇成...  相似文献   

15.
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根据明宋懋澄《九龠别集》卷二《珠衫》篇敷演而成。小说对因果报应主旨的表现,对巧合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对陈商所持的批判态度得到了不少评论者的肯定。但本文认为,我们在看到该小说诸多可取之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应辩证的看待它。  相似文献   

16.
初四册《记一辆纺车》一文作者用“一辆纺车”这一具体可感的事物作线索,串联了当年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的颗颗晶莹闪光的“珍珠”,展现给人们的是光彩闪烁、催人奋进的生活图景,激励着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困难作斗争,夺取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作为小说的三要素,在表现主题中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往往在塑造人物、揭示主题等方面作用独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故事情节的设计即是这样。学习这一课,如能抓住故事情节来鉴赏,则许多问题都能凸显出来,可谓“一水灵现,连岗三面”。一、双线情节与主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正面详写的内容是林冲刺配沧州后的遭遇和反抗,线索是主人公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过程;侧面略写的内容是以反动统治者陷害林冲的诡计为线索贯穿起来的。初到沧州的林冲心中仍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是陆谦…  相似文献   

18.
《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是贯穿整个故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这部小说所讲的是希斯克利夫一生的传奇,从他还是弃儿的幼年到耄耋之年所经历的一切。作为《呼啸山庄》中的第一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个性及其成因,无疑是整个故事发展的重点所在。本文将就其个性进行详细探究,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去理解《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19.
该文旨在探讨语料库检索软件在分析文学文本中的应用,并运用Wordsmith Tools和AntConc软件分析斯坦贝克小说《珍珠》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手法。  相似文献   

20.
在古小说版画中,《水浒》插图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杜堇作为明代中国版画发展进程中的先驱人物,作品《水浒人物全图》以洗炼传神的线条,生动地再现了原书人物风貌、故事情节,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