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浅谈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刘成 《陕西教育》2011,(7):36-3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小现了前所未有的狂热.相反.思想道德却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孩子们从小对民族优秀传统缺乏兴趣.知之甚少.一些真正属于民族传统的精华正在逐渐消失.如何激发少年儿童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让他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前辈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3.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 ,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精辟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认为小学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汲取民族传统精华 ,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课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包融着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髓 ,是中华民族的根 ,是…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现代体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承载优秀文化传统,提升民族凝聚力量,完善奥林匹克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本文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服饰文化和酒文化来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及其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6.
民族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不仅是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曾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应树立正确的文化历史观.科学地解读民族文化.充分发掘和吸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先进内容,找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结合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关注程度不够 历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尤为重要,但在现实中民族传统文化却往往被大学生忽视。  相似文献   

8.
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蹈代表了区域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同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也具有极其深厚的影响,赋予了民族舞蹈更为深层次的内涵与灵魂。本文将针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对于民族舞蹈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屈的脊梁。经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中华传统不断得到积累与沉淀,深深影响了每一代海内外中华儿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塑造一个人的人格阶段起到重要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有的德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继承以及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现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哲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古诗词能很好地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情感观念和哲理价值。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古诗词教学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感受古诗词意境美、语言美和思想美的方式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启迪其智慧,促使其得到审美熏陶。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魂、民族的根,对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心理特征,都有着深刻又广泛的影响。然而我们优秀的文化正在消失,我们的学生很少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面临断层。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承继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当代中小学教育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更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谭春桃 《师道》2013,(1):34-35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文化长河中畅游.  相似文献   

13.
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没有传统的文明不称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也不称其为文化。因此,要重振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采用恰当的策略,引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是语文教师现阶段应该思考并付诸行动的。  相似文献   

14.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只有她能够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中学时代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并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材知识,精选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  相似文献   

16.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民间艺术是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它具有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在幼儿中进行民间艺术教育,能让他们从小萌发民族自豪感,感受本民族自强不息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黄淑芳 《天津教育》2022,(3):109-111
<正>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儿女精神的重要养料。对小学生来说,传统文化知识在其记忆中并不是很深刻,同时小学生还未曾意识到人生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因此,在小学阶段把悠久的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本文就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做一探究。中华民族的命脉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整个民族精神的本色、也是底色,更是中华儿女的根文化以及灵魂的重要养料。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是由多民族、多区域文化汇聚而成的一体多元的大文化。黄河流域的周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是构成华夏文化的两大源头。楚文化曾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其精神内核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湘楚文化是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曾经深刻影响20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要培育和构建新时代民族精神.就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倡符合民情、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的精神成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一、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1.中华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延续繁荣的基本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力量。独具特色和风格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水乳交融的。民族精神居于传统文化结构的深层,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和精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现,它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创造、积累、选择、吸收和发展。但是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又以强大的潜在力,渗透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积淀于中华民  相似文献   

20.
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教学,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如何让小学生喜爱诵读经典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