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子小时侯,每次吵闹,我就拿起电话筒拨117给他听, 117是报时台,会不断播报时间,每十秒一次。儿子的好奇心很强,一听报时台就停止哭闹了。很久以后,有一次他听报时台,满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电话里的鸟都飞来飞去,有时候多一只鸟,有时候少一只鸟?"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文》2005,(4):6-6
儿子小时候,每次吵闹,我就拿起电话筒拨117给他听。117是报时台,会不断播报时间,每5秒一次。儿子的好奇心很强,一听报时台就停止哭闹了。很久以后,有一次他听报时台,满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电话里的鸟部飞采飞去,有时候多一只鸟,有时候少一只鸟?”我把电话拿来听,话筒里播着:“下面音响十一点五分五秒……下面音响  相似文献   

3.
儿子小时候,每次吵闹,我就拿起电话筒拨117给他听。117是报时台,会不断播报时间,每5秒一次。儿子的好奇心很强,一听报时台就停止哭闹了。很久以后,有一次他听报时台,满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电话里的鸟都飞来飞去,有时候多一只  相似文献   

4.
儿子小时候,每次吵闹,我就拿起电话筒拨117给他听。117是报时台,播报时间,每5秒一次。儿子的好奇心很强,一听报时台就停止哭闹了。会不断 一很久以后,有一次他听报时台,满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电话里的鸟都飞来飞于翔、照芍版:缭潭恋;候,儿子把话筒抢走,说“爸,你听那么久,一只鸟又飞走了。” 我每次想到时间宝贵,就会想起这件往事,生命里的每一秒都是一只宝贵的鸟,它不断地张开翅膀,飞去,仿佛天上的鹭鹭成行。 最悲哀的是,每一只鸟都不属于我,每一只鸟都留不下来。 (林清玄:著名散文家,现居台湾。)一只鸟又飞走了@林清玄…  相似文献   

5.
正失去的不再来,拥有的不松开。儿子小时候,每次吵闹,我就拿起电话筒拨"一一七"给他听,"一一七"是报时台,会不断播报时间,每十秒一次。儿子的好奇心很强,一听报时台就停止哭闹了。很久以后,有一次他听报时台,  相似文献   

6.
儿女的电话     
十年前,初搬到这个城市,机关给我安了部电话,其时儿女尚在幼年,电话与他俩无缘。唯一的兴致,不过是有时悄悄地溜进我的书房里,拔拔117,听那“下面一响是某点某分某秒”的声儿。墙上有挂钟,桌上有座钟,一眼就可看个明白的,问为何不惮其烦, 舍近求远,回答是:“报时台的准呀。”能让他们玩玩,也如同给他们带来别的福祉一样, 我心里是很熨帖的。  相似文献   

7.
原来,儿子把“秒”听成“鸟”,“十一点五分五只鸟,十一点六分零鸟”,这不是非常奇怪吗?我正思索的时候,儿子把话筒抢走,说:“爸,你听那么久,一只鸟又飞走了!”  相似文献   

8.
一天,我让儿子回答一个传统的思考题:“树上有10只鸟,打死了1只,还剩几只?”没等我说完,儿子便脱口而出:“一只也没有了。”“为什么?”我故意问他。“哎呀,连这都不懂。打死了一只鸟,另外几只鸟都吓得飞走了呀。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脑筋急转弯’过。”儿子摆出一副老成的样子说。然而,果真是一只鸟也没有了吗?请听听美国孩子  相似文献   

9.
说句实话,我儿子长得不漂亮,但周围的人非常喜欢他,认为他很完美。然而我心里很困惑,我担心他是个问题孩子。去年暑假的第二天,孩子在县城的姑姑打来电话,让我把孩子送去住几天。孩子听后,兴高采烈,让我赶紧收拾儿子一听这话,一拍大腿,“腾”地站起:“不就让我自己坐车嘛,没什么了不起,死都不在乎,还怕坐车!”真是,英雄上刑场的气魄都拿出来了。我送儿子上了车。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一件往事。有一次我带他坐车,在我们前面的一位老奶奶拿两只桃子给他,推辞不掉,他便接在手里,然后放进提包。等我们下车以后,他打开提包拿…  相似文献   

10.
(九)跟踪追击嘀铃铃铃……白兔警长的电话又响了,他拿起听筒,只听鸡妈妈着急地说:我儿子在今天早上5时30分突然失踪了。  相似文献   

11.
李楠 《家庭教育》2008,(11):24-25
儿子昕听一直有“不修边幅”的小毛病。什么东西都爱乱扔,有时候甚至出现他在前面“搞破坏”,我在后面跟着“扫雷”的现象。为这,我不知和他说过多少次.讲过多少道理,可他总是转眼就忘。  相似文献   

12.
儿子装电话     
电话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可始料不及的是,麻烦也与日俱增。这麻烦即来自一天天长大的儿子。一天中午,我正在厨房忙乎。“叮铃铃……”电话铃响了。我还没来得及放下手中的活计,儿子已抢先一步跑到了电话机旁,拿起话筒:“喂,你好,再见!”我一听,急了,赶紧大步朝电话奔去,欲夺下儿子手中的话筒。然而晚了,儿子“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还有一次,我有急事,正拨号。儿子倏地一下跑过来,走到电话机旁,像弹琴一样在键盘上一顿乱按,公然与我“争夺”电话。这讨厌的小家伙,唬不走,推不开,毫无惧色地跟我“作对”。最后,我把他抱起关到门外,才打成电话。  相似文献   

13.
张婕 《幼儿教育》2008,(1):36-37
<正>问:我儿子今年5岁了,但对钱还没有概念。有时候我们会对他说,家里没钱,要他省一点,他就听进去了。为了帮助我们,有一次他到小朋友家去玩,从别人家里拿了5角钱来,他还不认得那几张钞票到底是多少。我不知道今后该怎样教育他。遇到了难题的妈妈  相似文献   

14.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的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一只乌鸦。""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比第一次大,他以为父亲刚才没听清楚。  相似文献   

15.
幽默喷水池     
《小学时代》2009,(8):I0001-I0016
甲对乙说:“近来,我儿子常干些不正经的事,也不听我的话,他说他只听白痴的话,请求你好好劝劝我的儿子吧!”  相似文献   

16.
自从有了儿子,每天不管多忙,我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聊天。儿子还小,不懂事,大多时候我说他听,他问我答。儿子渐渐大了,从书本上、电视上知道了许多天下事,每晚临睡时儿子都要和我讨论一番。儿子说,我们的聊天是他最好的催眠曲。常常谈着说着,儿子的声音小下去,呼他不应,细看,他已经香甜地睡着了,嘴角还挂着笑呢。前些时间我到青岛学习半个月。第3天晚上就接到了儿子的电话,9岁的儿子在电话里带着哭腔告诉我:“爸爸,我想你,睡不着觉。”隔着长长的电话线,我能感受到儿子那份浓浓的依恋。在电话里,我安慰儿子,与他谈论他关心的事情:训练…  相似文献   

17.
蒋长兰 《幼儿教育》2002,(12):40-40
从儿子三岁时起,讲故事就成了我和他每晚的“必修课”。如今儿子六岁了,讲故事依旧是我俩每晚的话题。我们讲故事的方式也由当初的我讲他听,发展到现在的我问他讲、他讲我听、他编我听。我问他讲。比如讲《小鸭得救了》这个故事:一只小鸭  相似文献   

18.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的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一只乌鸦。”“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比第一次大,他以为父亲刚才没听清楚。  相似文献   

19.
儿子14岁了,叛逆心理渐露端倪。有时候我说了他不爱听的话,他会一言不发,过后照旧我行我素。给他讲了那么多道理,他一点听不进去。我对他越来越气,以至于和他说话,我的音量会不由自主提高八度。儿子最近和一个外号叫"华仔"的同学关系密切。这个华仔,从小父母离异,跟爸  相似文献   

20.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 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 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 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儿子,那 是什么?” “一只乌鸦。” “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 点背了。 “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 比第一次大,他以为父亲刚才没听 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