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为王     
一篇好的评论,论点、论据、论证都要好,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论点,也即观点.观点是评论的灵魂,没有好观点的评论,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样,装扮得再漂亮也没有生气.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旨在说理,要把道理说得细致深入、合情合理,就要善于分析。有些评论泛泛而谈,人云亦云,不能深入开掘,透彻地说理,就是因为未在分析事理上下功夫。分析是维系论点和论据的纽带和中介,只有经过分析,才能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否则,仅仅罗列一大堆材料,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状态,就不能使这些材料构成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论点。我们知道,未经充分论证的论点是苍白无力的。  相似文献   

3.
第一节评论三要素同志们是研究生,是从初小生、高小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一步步过来的。当你们在读初中课程时,语文课老师就告诉你们,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是议论文的一个品种。论点、论据、论证也是构成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论点是观点,是灵魂,  相似文献   

4.
怎样才能增强新闻评论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要功能呢?重要之点在于重视掌握言论的论述方法论。至于论述方法论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我以为它至少要体现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和方法,那就是论据与论点统一、虚与实统一、破与立统一、严肃与生动统一。 一、论据与论点统一  相似文献   

5.
选题和立意,确定了一篇评论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接下来就要论证。证明你的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议论了。这是一篇新闻评论能不能写好的关键。有时候,选题很有针对性,立意也新,但是论证没有论好,或者是论点没有展开,或者是论据不足,或者是论如乱麻,都不足以服人。这样的评论。仍然不能说是合格的。可惜的是,这种不合格的,本来应该回炉再造的评论,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报纸上。甚至出现在一些颇有影响的大报上。论证的过程是逻辑推理的过程,也是调查研究的过程所谓论证,简单说来,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用分论点证明总论点,或者用通常的话说,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在逻辑学上,则被称为“用已知为真的判断去确认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普通逻辑学》)新闻评论的论证虽然不同于一般政论文的论证——它是根据新闻所发表的评论。新闻就是评论的论据,一般说来,无需离开新闻再去寻找其他论据,但是,事实上,多数新闻评论不过拿新闻作“由头”,从新闻生发开去议论带有普通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仅仅有一个新闻由头并不足以证明,仍然需要用论据,特别是事理论据去加以证明。所以,不管新闻评论有什么特殊性,作为一种议论文体,它的论证  相似文献   

6.
提笔写作新闻评论需具备这样三项基本要素。一是事实,即具有新闻性的确凿的事实材料,以此用作评论的论据、由头、铺垫或衬托,这是立论的基础。二是独到的见解、论点和道理,这是立论的核心,是对事实材料进行本质概括和思想升华的结晶。三是说理论述,这是将上述两个要素即事实与见解、材料与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具体过程,是评论写作成败优劣的关键。实践表明,事实和道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表达要素是评论要阐明主题思想所必需的成分。评论属于论说文体,其表达要素等同于论说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概括评论者对于评集结对象的看法,论据为论点提供必要的证据和说明,论证则是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的逻辑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第三节广征博引任何文章都免不了要“引经据典”。专栏评论也不例外。而且,正像我们在第三章讲过的,评论文章的要素之一是“论据充分”。因此,广征博引也就成了评论文章的一种写作方法。广征博引,就是说引用是没有范围限制的,文(学)史(历史)哲(学)经(济),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经典著作,风俗民情,中外古今,家长里短,皆可引用,皆可入文。其原则是“为我所用”,能为自己文章中要说明的观点、问题服务。这里我们再以《拜金主义要不得》为例。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我们写文章、讲话时,所举的事例必须和所要讲的问题相一致,也就是说论据必须和论点相一致,才合乎逻辑。《新华日报》1983年10月25日四版《八十年代》专栏中的一篇文章《“仕而优则学”》,论据和论点就不一致,文章逻辑混乱,缺乏说服力。这篇文章的论点是: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是表达观点的作品。而一篇评论中的主要观点就是论点。在评论的实际写作中,确定自己的论点,存在着一个难与易的选择问题,这里说的难与易,指的是论证论点的难度问题。一个论点如果不能得到充分论证,那它的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但一个论点如果无须论证,那么它可能也就没有传播价值。因此,论点的选择和确立,必须同时考虑到论证的难度问题。比如,在上一个学期我指导的评论写作练习中,针对今年6月陕西基层干部强制怀孕7个月的孕妇引产事件,一位同学设计中的评论作  相似文献   

11.
论点、论据、论证是一切论说文的基本要素,也是广播评论的三要素。所谓要素,就是一个事物的基本构成条件。世间任何事物都有其构成条件,新闻消息是五个W加一个H,广播评论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一、论点  相似文献   

12.
要使评论的主题思想得到发挥,有多种论证方法,前面讲的“阐明意义”、“分析道理”是常用的两种,除此以外,还有“提出反驳”,也应当算是常用的一种。所不同的是,前面两种都是正面阐述作者的观点,通过摆论据,作论证,说明自己论点的正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立论”;而“提出反驳”,则是明确摆出别人的错误论点,讲出道理,加以反驳,并通过反驳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这种论证方法叫作“驳论”。  相似文献   

13.
秋声 《中国广播》2006,(11):59-61
在第16届(2005年)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评论《三问中部》获二等奖。那《三问中部》好在什么地方?一是符合一般评论的特点,观点独到,立意高远,论点清晰,论据充分;二是符合经济评论的特点,数据有力,推理清晰,政策性强,论述科学,不想当然;三是符合广播特点,文字口语,多用短句,朗朗上口,场景生动,逻辑性强。常言道:“术有专攻”。经济评论不好写,其原因在于这是个专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评讼和报刊、广播评论一样,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融于电视画面、评说之中,形成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电视新闻评论的画面主要分为人物画面和情节画面。作为形象性很强的电视画面,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基础。离开了画面,电视新闻评论就无从可谈。因此,围绕评论的三大要素讲求画面选择,是电视新闻评论重要的艺术方法所在。其一:画面与论点电视新闻评论论点的提出,无疑是通过评说即声音对受众的听觉发生作用而实现的。但是,这种评说的声音又离不开画面,即离不开视觉形象的依托。通常来看,依托电视画面阐…  相似文献   

15.
一报纸是天天在发言的,并且不是向桌子边的三五个知心朋友发言,也不是向会场里成百成千、乃至上万的听众发言,而是向无数的读者发言。在报纸上的(?)种报道体裁中,评论又是最有分量、影响最大的发言形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同志的这句名书,对于报纸评论工作人员说来,真是再重要也没有的了。我们党的报纸的评论,历来都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多少年来,党的报纸的评论,一直以自己准确的论点和确实的论据,紧密地同实际生活联系  相似文献   

16.
朱琳琳 《视听界》2000,(3):28-28
随着电视媒介对新闻评论的日益重视,电视新闻述评这一具有深度报道特质的新型节目样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电视新闻述评节目正日益陷入一个表面化的误区,即一味追求新闻事实过程的再现,丧失了评论节目“就事论理”的本性。本文将从电视新闻述评的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入手,试图对加强电视新闻述评节目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如何让党报评论的思想和观点在庞大、喧嚣、复杂的舆论场中脱颖而出、鲜明有力,讲故事是一种好方法.本文以一些获奖评论佳作和河北日报近几年刊发的部分评论作品为例,从观点、论据、文风三个层面,探究讲故事对提高党报评论生命力、说服力、亲和力的重要意义,为如何在党报评论写作中讲好故事、提高吸引力提供有益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蒋国瑾 《今传媒》2016,(11):134-135
录音评论是当前广播媒体中实际应用最多、传播效果最好的评论体裁,虽然形态越来越鲜活,但普遍缺乏应有的理论高度.本文以部分获奖广播录音评论为例,就此类作品如何增强专业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作为广播特色最为明显的评论样式,录音评论的采制要把握好话题选择、论点确立、论据采集、论证过程四个重要环节,以此来提升理论高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空泛议论,空洞说教,是新闻评论的一个毛病。评论要扎实。怎么才能扎实?关键在于要有鲜明的论点。也就是说,评论要有新意,说新话。再问一句:评论怎么去阐明论点呢?这就要有周密的论证,而论证靠材料。由此联想到评论的“嫁接”,把评论同新闻(狭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等报道)“嫁接”,  相似文献   

20.
评论真实谈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那么,就当前社会上之问题发表意见的新闻评论,要不要真实? 新闻评论也要讲真实性。笔者认为,真实也是新闻评论的生命,它关系到新闻评论的兴衰成败。新闻描述事实,必须忠于事实;评论剖析事实,也必须合于事实。 新闻评论是论说文,观点和材料必须统一于文章的主旨,即中心思想。这种统一,即是以真实性为前提的统一。新闻评论的真实性,笔者认为具有五重含义。也就是说,新闻评论应具备“五真”,即“靶真”、“理真”、“情真”、“事真”、“述真”。 一曰:靶真”。 评论皆有“靶”。“靶”是新闻评论所针对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