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片之魅     
《八小时以外》2012,(7):109
《请,停下来》自工业时代以来,人类追求完美的脚步从来不曾稍缓。短片中,人类机能增进成为现实,"我"有幸拥有了一只"完美的右眼"。人类极力追求的"完美"实现了,而"我"却备感空虚。当世界变成可被预知的、按照物质定律运转的样子,理想的土地消失。而"不完美才是我们人类情感的精华所在。""不惜一切代价,我想再一次看到这世间美妙的质朴,再次成为有瑕疵、会幻想的人……这样我才能再次看到身边的美丽。停下来。"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构建理论体系还是研究现实问题,对高等教育学研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文章在对当前高等教育学研究中"问题"与"主义"简评的基础之上,提出关注现实问题,是高等教育学研究之必然.当今高等教育学研究应该走"问题导向"的研究路径,在问题研究中实现"问题"与"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11月20日,一场由我主持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辩论会开始了。"我宣布辩论会现在开始啦,请正方——虚拟世界的代表,完美时空公司的代表入场。"话音刚落,一群穿着完美时空主打游戏《口袋西游》的各种职业装的选手"飞"到现场,完美时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威廉姆·詹姆士说过:"智慧就是懂得该忽略什么的技巧。"的确,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学习活动,都该遵守基本的准则。但人无完人,孩子也一样。让"学生总是表现完美"的希望是不现实的,教师不如忽略一下这些不完美。一、忽略一些看起来不完美的细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很容易看到学生的缺点、问题和错误,但缺乏对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缺点、问题和错误的探究。其实,当教师深入探究之后,就可以忽略一些不完美。  相似文献   

5.
管倚 《幼儿教育》2008,(9):15-15
<正>为了让孩子获得完美的人生,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期望并着手准备让他各方面都拿第一,以保证他将来"打遍天下无敌手"。可是怎样才算是完美的人生?最优秀的孩子—最优秀的学生—最优秀的员工—完美的人生,这样的逻辑一定会合乎现实吗?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自我实现"既是一种修养的规范,也是实现无为管理的崇高理想,而西方"自我实现"基于对人性的终极发展个性的精神,把握人性的最基本层面.中国"自我实现"观体现了理想对现实的间离与超越,具有个人道德修养与价值观相结合的完美愿望.西方"自我实现"观表达了个人对现实的诉求,将宗教与价值观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先天主义派(nativistism)的普遍语法理论似乎解释了母语习得普遍成功的原因,他们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也推演了一套完美的人类语法生成系统,但现实中的语言可并不那么完美和理想化,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结构都被采纳,人类还要遵守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母语习得是这样,二语习得亦如此",约定俗成"是社会问题。社会层面上的二语习得是语法的产生和语言融入并适应社交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追求完美的心态可以使一个人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进步。小静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学生,在学习中她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进入高三后,心情总是不好,影响了学习效率,她很痛苦。通过和她交谈,我发现,正是"追求完美"惹的祸。她过于追求完美,把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缺点上,用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优势对比,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现实中的自己,忽略自己的优  相似文献   

9.
缔造"完美"教室是新教育实验的重要项目,也是学校创建"幸福班集体"的理想目标,是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和实施生本教育的升华。一个"完美"的教室,要有健全的班级价值系统:一个"完美"的教室,要有自己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一个"完美"的教室,要有师生共同穿越的完美课程;一个"完美"的教室,要有融洽的家庭教育氛围。我们要通过"完美"教室的缔造,让"她"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王慧青 《文教资料》2007,(33):50-52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向读者诉说了盖茨比在物质与理想追求中的错位,及"美国梦"的破灭。该文揭示出战后美国社会金钱至上、没有感情只有物欲、自私冷漠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我们都追求完美,希望有理想的工作,有舒适的房子,有时尚的车子,最好还有完美的爱情。可是现实似乎总是不按我们的意志行事,理想中的完美和现实里的残缺往往会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些反差困惑我们,使得我们变得消沉无奈,甚至愤怒堕落,在这不完美的情囿中挣扎,  相似文献   

12.
在以青楼故事为题材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风月空间是一个既依附又游离于正统空间秩序的边缘地带,它既模仿着正统世俗空间的结构样态,又同时具有自身独特的空间秩序及其功能,青楼空间作为"真实性"和"想象性"的完美结合体,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代表性的异托邦空间。风月空间是历代文人用来反照现实的一面镜子,也是一个文学中的梦幻场,被用来彰显文学世界和现实之间的差异,暗含着他们关于身份贵贱、文化兴衰、世事成败、时代变迁的寄托慨叹。  相似文献   

13.
缔造"完美"教室是新教育实验的重要项目,也是学校创建"幸福班集体"的理想目标,是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和实施生本教育的升华.一个"完美"的教室,要有健全的班级价值系统;一个"完美"的教室,要有自己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一个"完美"的教室,要有师生共同穿越的完美课程;一个"完美"的教室,要有融洽的家庭教育氛围.我们要通过"完美"教室的缔造,让"她"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 一、缔造"完美"教室,要健全班级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4.
毕红梅  梁英  郑文凤 《教师》2013,(22):126-127
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科研、教学、学历提升、职称评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八零后"教师来说,如何兼顾教学和科研,如何处理与"九零后"大学生的师生关系,如何兼顾家庭与工作,都需要妥善处理。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些距离,要想完美摆正这些关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从心态上积极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李贺思想中有浓厚的死亡意识,思维、眼光及心理透着鬼气,意识里有幽冥鬼魂的影子,好作鬼语。幻想仙界,在非现实世界寄托了自身的理想世界。格式塔心理学中以"异质同构"、"同质同构"来阐述审美经验的形成,与李贺思想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16.
回首人生,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渴求天边会有不逝的彩虹,人间会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总去追求一些近乎完美的东西,然而,现实中,我们心中的完美总是被一些遗憾所代替。我们正当青春,生命却夹杂着几声唏嘘。其实又何必呢?生活中每一个遗憾都有意义,我们应该去感谢遗憾。遗憾,是完美的孪生姐妹。没有遗憾,便无所谓相对的完美。遗憾,是完美的反面。它对完美不仅是衬托,更是其意义上的诠释与  相似文献   

17.
向延斌的散文集《红枫树下的呢喃》具有鲜明的"在场性"特征。作者从一个"行者"的角度"介入"生活,呈现其真实生活的百态,以"有我之境"的抒情方式,在"呢喃"中敞开心扉,流露本真的性情,并通过多种富有强烈现实在场感的话语表达方式完成了对家乡的完美书写。  相似文献   

18.
30年来的阿英研究,研究者主要围绕文学与政治、内容与形式这两条线,以阶级一元决定论视角得出阿英左倾激进的基本判断,形成功利论、范式论、成长论、特征论等几种观点.实际上,阿英文艺思想是一个"理念政治-先锋现实-力的美学"的三维结构,前者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先锋现实关乎内容,力的美学关乎形式,阿英希望通过两者完美结合,在文学与政治实践的同向行进中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我一直期盼这种完美能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显现,但现实与梦想总是有很大的距离。我不禁反思":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在有幸参加赴山东省昌乐二中、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观摩学习活动中,除了路途所见所闻让人感慨之外,亲眼看到我的梦想在他乡现实中展现,激动之余感触颇深。"高  相似文献   

20.
《离骚》是一部伟大的抒情长诗,也是一部"感伤的诗",屈原通过对黑暗现实的揭露以及"香草美人"意象群的方式为作品注入了浓浓的感伤意蕴。屈原的感伤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政治极度黑暗的客观现实和自身所具有的崇高理想与执着追求的精神。他感伤的使命或者说感伤的目的是追求美政的理想和完美的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