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移民工程中,民族关系是衡量移民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古浪县东乡族移民区基本情况入手,通过对移民区民族关系的变量和民族关系的特点分析来考察移民与当地居民的人际关系状况,指出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态移民工程促进宁夏南部山区回族移民摘掉“贫困”的帽子是一种有益的举措.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回族移民家庭的经济收入,更对回族移民居住环境、饮食、教育、宗教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只有加强回族移民群众不断从实践中学习的能力,探索改进移民区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移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天门市共接收来自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库区近800名移民学生,其中仅该市多宝镇就接收移民学生456名。这些学生来到第二故乡后,天门市教育部门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给予了悉心关爱。两年多时间过去了,移民学生已经完全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开心地学习生活。2013年新学期开学,学校为了培养移民学生对第二故乡的感情,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又为这些移民学生开设了新课程——让孩子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当地的风土  相似文献   

4.
三岁入幼儿园,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儿童新的发展时期的开始。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与家庭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有许多不同,要使幼儿顺利地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就应该让他们在入园前做好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5.
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适应人类社会的主要工具。学前期是儿童创造力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让幼儿从生活中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为此,教师应积极提供能激发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乐意与人交谈,注意倾听对方的语言,重视幼儿交际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停课不停学”期间,幼儿生活和教育的责任基本由家庭独自承担,对家长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居家生活对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影响因素幼儿学习品质包括积极学习品质与消极学习品质两个方面。影响积极学习品质的因素除了个体自身的气质、性别、年龄等,还有来自环境的因素,如家庭、教育等家长与幼儿之间的非支持性关系居家隔离期幼儿与家长相处时间比以往多,出现的矛盾、冲突比以往也多。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一个面向未来不断解决与环境关系中的问题而获得意义、创新世界观的过程。在教学生活中,个体与文化相互作用,实现人对文化的适应,更实现人对文化的创新。生活性对幼儿教学提出规约,要求教学目标要定位于知识理解与创新、教学内容要增进幼儿意义的获得和赋予、教学过程要实现师幼之间的意义沟通。  相似文献   

8.
蒋秀 《新疆教育》2012,(11):169-170
小班新生入园是其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幼儿来到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事、物。这种不适感让幼儿感到不安、焦虑、无安全感。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的哭闹现象,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为了使这些孩子尽快地渡过这一适应期,顺利地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尽快适应新环境,是摆在家庭和幼儿园面前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生活教育的核心是要求教育生活化,从幼儿感兴趣的周围生活入手,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幼儿科学教育扎根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如何把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幼儿科学教育并真正指导科学教育,值得幼儿教师不断进行尝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戴飞 《成才之路》2014,(14):58-58
正人与人之间离不开交际,而交际的重要前提就是彼此倾听。倾听是人的重要素质之一,是人在学习交流中的必要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语言""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在幼儿时期,儿童学习语言就是从倾听开始的。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让幼儿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倾听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生活、认知活动等具体环境。幼儿学习阶段,  相似文献   

11.
要让学生在高中起始阶段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尤其是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生活,我觉得首先要创设适合高一新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由陌生到融入,融入新的学习集体,融入新的语文世界。首先。创设同学交往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迅速融入新的集体。渴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新的群体的认同,是高一新生普遍心理。然而,从熟悉的初中群体,走进高中这个陌生的群体,兴奋、新奇的同时,也有失落、孤独。语文教师,要充分关注这部分孩子,与班主任一起帮助学生构建自己新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卢文艺 《学子》2014,(7):40-40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事实上就是幼儿生活的世界。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我们在不断研究、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幼儿的主题活动为有效途径,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教育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事实上就是幼儿生活的世界。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我们在不断研究、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幼儿的主题活动为有效途径,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教育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事实上就是幼儿生活的世界。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我们在不断研究、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幼儿的主题活动为有效途径,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教育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5.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养,才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生活性是幼儿园课程及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特性。因此,以幼儿生活为基础,从幼儿的生活需要出发,开展语言活动,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策略。一、"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内涵界定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即尊重幼儿生命发展的规律,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幼儿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何莉香  王琳瑛 《考试周刊》2012,(64):193-19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幼儿发展目标之一是“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纲要》还指出“《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从《纲要》中看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向他们的生活回归.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重要的职责是支持、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礼仪,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礼仪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怎样让礼仪教育从单纯的“礼仪集体活动”中走出来,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二是怎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礼仪环境,发现和挖掘幼儿感兴趣事物中的礼仪教育价值,做幼儿礼仪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最后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幼儿阶段的教育有助于一个人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都有良好的裨益,所以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教师必须按照幼儿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有目的地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将德育融入幼儿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从以上的目的出发,讨论将德育融入幼儿生活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贯彻《纲要》中对环境的要求,近几年来,光华道幼儿园在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融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幼儿生活的大环境,其中设施、设备、工作人员及居民都被幼儿所熟悉关注,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近年来,我园在整合和利用社区资源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努力挖掘社区中的各项教育资源,使其充分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中,为幼儿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多方位、多通道对幼儿产生影响。社  相似文献   

20.
从幼儿身心的发展层面来看,通过挖掘生活环境中隐藏的课程价值,可有效实现幼儿教学归于生活,让幼儿在生活环境中受到广泛的熏陶和感染,进而达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塑造幼儿生活观念、提升幼儿实践能力和创造的目的。由此,本文以幼儿园生活环境中蕴含的课程价值展开论述,提出了如何挖掘生活环境中的课程价值、让幼儿教育归于生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