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十咏图》为张先 82岁即宋熙宁五年 (10 72 )集其父张维生前所咏自爱诗十首衍生创作而成的一幅绢画 ,取景湖州名胜之一的南园。这幅宋代古画珍品是国宝 ,也是地道的湖州文物。周密《齐东野语》有张先《十咏图》及藏于其家的记载 ,以后流出 ,后又为清宫珍藏 ,复又从宫中流出。 1995年才为故宫博物馆从拍卖会上买回而予收藏。此画可确证张维系张先之父 ,而张维一生未宦。知湖州的太守孙觉为之序 ,由此画而论述人生及文人在世的各种问题 ,提出个人观点。湖州人、学者陈振孙为此画所作之跋 ,进行多项考证 ,推崇张维、张先父子“皆耄期 ,流风雅韵” ,“可谓吾乡衣冠之盛事” ,称赞张维之诗“清丽闲雅” ,此《十咏图》价值如同珙璧。张维的《十咏诗》、张先的《十咏图》、孙觉序和陈振孙跋于后人尤其于湖州人 ,皆有史学、文学和地方文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十咏图》为张先82岁即宋熙宁五年(1072)集其父张维生前所咏自爱诗十首衍生创作而成的一幅娟画,取景湖州名胜之一的南园。这幅宋代古画珍品是国宝,也是地道的湖州评议物。周密《齐东野语》有张先《十咏图》及藏于其它的记载,以后流出,后又为清宫珍藏,复又从宫中流出。1995年才为故宫博物馆从拍卖会上买回而予收藏。此画右桷证张维系张先之父、而张维一生未宦。知湖州的太守孙觉为之序,由此画而论述人生及文人在世的各种问题,提出个人观点。湖州人、学者陈振孙为此画所作之跋,进行多项考证,推崇张维、张先父子“耄期,流风雅韵”,可谓呈乡衣冠之盛事”,称赞张维之诗“清丽闲雅”,此《十咏图》价值如同珙璧。张维的《十咏诗》、张先的《十咏图》、孙觉序和陈振孙跋于后人尤其于湖州人,皆有史学、文学和地方文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玉台新咏》的版本问题是与此书编者和编纂时间具有重要关系的大问题。本文作者在《(玉台新咏)版本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中已经论证了受到学界普遍推崇的赵均刻本及其同一系的本子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并非《玉台新咏》原貌。本文除论证与赵均刻本出于同一底本的冯班抄本并不是后人伪造外,着重介绍了翁心存影抄冯知十藏本的情况,指出冯知十藏本与赵均刻本也出于同一底本,再通过冯班抄本、翁抄本与赵刻本的比较,进一步证明赵均刻本对其底本的不忠实。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的《玉台新咏》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在理论建设和实际操作方面都体现出了多维的角度和空间,引进了各种理论和方法,尤其体现在《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玉台新咏》与《文选》的关系,《玉台新咏》的编选问题,《玉台新咏》与音乐的关系等方面;但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有待深入挖掘和开拓,比如《玉台新咏》和《文心雕龙》、《诗品》的比较研究,《玉台新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及与宫体诗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南宋词人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有《梅溪词》传世。近二十年的史达祖研究不是研究热点,却是具有开拓意义的时期,在其生平、作品研究方面均有突破。  相似文献   

6.
史达祖的《梅溪词》被姜夔称为"有李长吉之韵"。这一说法被历代词人广泛引述并表示肯定。"有李长吉之韵"是梅溪词在意味和风格上学习李贺的结果,并表现在"意在言外"和"警迈"两个方面。这种现象可以从梅溪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找到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梅溪词》四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史达祖其人 南宋史达祖的《梅溪词》,当时评价很高。张镃认为:“可以分镳清真,平睨方回,而纷纷三变行辈,几不足比数”(《梅溪词序》)。姜夔也称许他的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引姜夔《梅溪词序》)。陈造甚至认为,史梅溪与高竹屋的作品,“皆周、秦之词,所作要是不经人道语。其妙处,少游、美成若唐诸公亦未及也”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的《玉台新咏》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在理论建设和实际操作方面都体现出了多维的角度和空间,引进了各种理论和方法,尤其体现在《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玉台新咏》与《选》的关系,《玉台新咏》的编选问题,《玉台新咏》与音乐的关系等方面;但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有待深入挖掘和开拓,比如《玉台新咏》和《心雕龙》、《诗品》的比较研究,《玉台新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及与宫体诗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9.
《玉台新咏》的撰录者一度公认为南朝徐陵,但自章培恒先生基于《玉台新咏序》提出“张丽华”一说后,又有胡大雷提出“徐妃”说及一些学者认为的的“某妃”说。本文认为对《玉台新咏序》存在其他的解读的可能,并认为由《序》文否定《玉台新咏》的撰录者是徐陵,否证力不足;《玉台新咏》的最终成书时间可能在陈太建年间。  相似文献   

10.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曾写到他父亲的一个朋友一一上海的张焕纶先生。张先生是提倡新教育最早的人,他自己办了一个梅溪书院,后来改为梅溪学堂。胡适的二哥三哥都在梅溪书院住过,所以胡适到了上海也就进了梅溪学堂。张先生去世22年之后,胡适在巴黎见着赵颂南先  相似文献   

11.
阮籍《咏怀》诗并非针对一时一事,而是在宏观层面上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是一种丰富情感体验的个人抒发,包括幻灭感,孤独感,危机感三个方面,由此构成《咏怀》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语音技能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多元智能理论理指导下,将JazzChants用于自主语音训练。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与传统语音训练形式相比JazzChants在语音语调、语音节奏能力提高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而在单词正音方面的作用不明显;教师要根据学生语音实际状况,把JazzChants与传统的语音训练形式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能力。  相似文献   

13.
渤海政权建立之初,自称震国,唐朝政府则称其为袜辐国,两个国号同时存在。“渤海”这一国号应与以郡望封爵有关。渤海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大约在其第三代王大钦茂执政时期,其主体是袜辐人。渤海遗民南迁的时间在天显四年(929年),而不是天显三年。南迁渤海遗民之举是东丹王耶律倍的建议,并不是耶律羽之自作主张。耶律倍没能继承皇位,应该是辽太祖生前的安排。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上,一直认为是末喜、妲己和褒姒导致了夏商周三代的灭亡,"女祸论"或"女祸史观"即由此产生,然而她们的历史形象以及她们被当成三代灭亡的原因,是先秦秦汉时期社会不断进行历史建构的结果。对末喜、妲己和褒姒祸国的史事建构,实质是政治和历史观上的"厌女症",通过这种社会性别的理论建构,而欲建立起父权制的社会性别制度。由于先秦秦汉在中国文化中的源头地位,"女祸论"成为中国传统性别制度和文化中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调类这个角度对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状况进行考察,指出辉县方言的入声调不分阴阳,调值为一中短促调,并且正由促声向舒声转化,入声舒化后入声调归平声的较多。并探讨了造成变化的原因,展示了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对《玉台新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编剧纂目的、编纂标准及对《玉台新咏》的评价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新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前人没有注意到的《玉台新咏》存在的糟粕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作为金元之际的伟大诗人和学者,元好问与耶律楚材虽分属不同的民族,但作为同时代都被一定程度汉化的少数民族学者,他们的诗学观念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当然也有不同之处。本文试就二人诗学观的相似与相异之处做一简略的探讨,以期对二人的文艺思想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河南辉县地处豫晋两省的交界地带,语音面貌带有晋语和中原官话的特点,发展也受到二者的影响。方言的语音面貌、交通历史和人口迁徙历史均为辉县方言的归属划分问题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英语儿歌和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符合小学适龄儿童的心理特征,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小学英语教学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同时也满足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面对众多小教英语专业的学生,如何把小学英语儿歌和游戏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来设置,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辽代学习汉语的契丹人很多,形成了中国早期的双语学习现象。其中,耶律倍皇室家族不仅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翻译,而且创作了出大量的汉语文学作品。耶律倍家族的汉语创作可大致分为辽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其中以中期的汉语文学创作为最盛,集中表现为诗文的结集和家族女性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