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闻记者》2008,(10):56-56
在8月26日结束的报业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项目发布暨中国报业全媒体流程再造和技术支撑研讨会上.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日报报业集团等5家报业集团倡议建立报业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好经营应该是所有报纸都在考虑的事情,可以说,在诸多的经营手段中,建立专营的公司,整合报业集团所有资源进行跨媒体整合营销是一个富有实效的路径。构建"1+X"全媒体资源经营模式实现整合营销面对传播碎片化以及各类新媒体的崛起,报业集团可以整合资源,成立专门负责经营的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报业集团旗下媒体经营工作,构建"1+X"全媒体资源经营模式,实现整合营销。专门负责经营的全资子公司成立后,首先需要细分媒体市场,秉承"让传播更有价值"的理念,创新构建以主业为本的诸多业务平台,逐步形成平面媒体广告经营、新媒体和视频节目运营、文化产业经营和多元  相似文献   

3.
在全媒体时代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深入分析自身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全媒体发展战略,将四川在线、天府早报和华西手机报的资源进行整合,组建集团全媒体中心.通过多媒体形态的组合、融合及优势互补,构建崭新的全媒体框架,打造以网络媒体为中心的整合传播、整合营销平台,在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新媒体的快速拓展及相互间的深度融合与优势互补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传播对报业集团而言,其实质就是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媒体融合,从报纸产业转变为内容产业.在加强"多媒体"采访制作同时,重视以"聚合和互动"为重点的全媒体整合,为受众提供全时段、全方位、全媒体的新闻信息服务.近几年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中国宁波网为基础平台,以"一网四报一平台"为抓手,对新媒体实践进行了积极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建立报业的全媒体系统,是启动和实践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也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业的业务形态和行业边界的重要手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媒体战略,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多种媒体形态的组合,形成崭新的"全媒体框架",再造内容生产流程,按媒体内在传播规律制作和发布产品,以求实现从"营销报纸"到"营销内容"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已不是什么新词儿,国内不少省级以上媒体纷纷追求全媒体转型,甚至连地市报也在赶潮,做着全媒体的梦想。最早喊出"全媒体"、喊得最响亮的就是一家地市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何谓"全媒体"?全媒体应有三个含义:一是全媒体集团,指一个报业集团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介形态:二是全媒体平台,指报业集团进行流程再造,组成一个内容共享平台,实现一个平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从传统报业集团向科学发展的现代传媒集团的战略转型,杭州报人选择了一条全媒体发展之路.通过什么样的发展策略介入各个终端,决定着这些新建媒体未来的命运,亦决定报业集团日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融合与创新:报业集团数字化发展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志坚 《新闻大学》2007,(3):127-130
我国一些报业集团已将数字报业作为报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即为用户提供多媒体(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和多终端(报纸、网络、移动终端等)的信息。在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中,首要的是转变观念和体制,以用户为中心,全面整合资源;从建立全时空全媒体的数字技术平台入手,确定数字报业的基本框架和运营模式;目标是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和实现利润中心的平移。  相似文献   

9.
在报业经营趋势下降的背景下,报业要通过资本化运作、数字化生存和区域化合作来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区域化合作可涵盖报业在资本和技术上的跨越,多表现为省级报业与地市报业的合作。行政区域化合作依托同一个行政区域,具有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接近性,是省报传媒集团向地市报业整合的体现,也是地市报业改变经营乏力处境的有效策略,具有求得双赢的竞合价值。其发展方向则是全省全媒体传媒集团的形成,这在实践操作上已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4,(20)
<正>四川日报讯全方位革新刻不容缓,一体化方向坚定不移。9月18日,川报全媒体集群首批新媒体产品全新亮相,标志着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出席发布会并宣布川报全媒体集群首批新媒体产品正式上线。此次发布的6个新媒体产品,包括"四川新闻"、"川报观察"两个移动客户端,全新整合升级的四川日报法人微博、微信,以及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13,(6):46-46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网络电视中心项目是温报集团全新打造报业网络视频业务的重大举措,是温报集团全媒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12年温报集团十大项目之一。该项目利用先进的音视频直播设备、IP卫星、3G网络、4G网络、微波技术等来实现快速的音视频直播。随着2012年6月整个项目的顺利完成,温报集团音视频直播软硬件得到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田静《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实践和路径》云报集团充分发挥党报集团的独特优势,用3年左右的努力,把云报集团建设成为舆论阵地巩固、传播手段先进、产品形态多样、具有强大舆论引导力的传播集团。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创新传播形态,推出两微一端,建立全媒体数字化采编平台,建设媒体融合"中央厨房"平台,并在2014年成立全媒体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13.
<正>方正电子在报业、出版领域的历史优势和技术积累使其应当成为引领新一轮报业改革当仁不让的技术领军者。而其新研发的"全媒体"资源平台正是顺应时代需求,符合我国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的总体的目标。全媒体复合出版系统的实施将可能使报业成为数字复合出版工程之下率先重新实现内容整合,价值增值经营模式的行业。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媒体复合出版系统的技术及相关实施情况,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采访了数字媒体事业部开发部副部长陈志雄、产品部产品经理霍为兵、产品经理鲜虹。  相似文献   

14.
《新闻通讯》2014,(4):9-13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为实现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大步创新,首次整合旗下所有媒体,组成一个阵容强大的全媒体报道矩阵,前后方紧密联动,对两会报道首次进行了“全媒体联动、全方位出击、全时段播报”,并以“全集团保障”实现了“全过程精彩”。会后,综合全媒体矩阵的各报发行量、网站点击率、手机报订户数以及客户端、微博微信等,读者、粉丝、用户数合计超过1000万!大大提升了两会报道的影响力、传播力。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在1999年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全国第三批15个报业集团试点单位之一.哈报集团有两个支柱体系,即以印务、发行、广告为主的报业经济体系和以报达企业集团、报业大厦管理公司、报业集团物业管理中心、报达连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多元经济体系.近年来,哈报集团一直坚持走多元化与全媒体战略,从而实现了哈报集团的步步腾飞.  相似文献   

16.
在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全媒体被公认为报业转型的一条必由之路,而ipad、平板电脑等新型终端的出现,也为报业的全媒体转型点燃了希望之光。在这一浪潮中,只有占领平台,完成全媒体的流程再造和产品再造,并实行统一的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向全媒体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12,(9):85-85
1.南方都市报全媒体集团战略 2009年,南方报业正式提出要把全媒体战略作为集团发展的重大战略。为配合这一战略,南方都市报系提出“南都,无处不在”的口号。率先作为整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由平面媒体集团向全媒体集团转型的首个试点报系。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目标: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媒体和信息的混合运营商,成为现代性通讯社。  相似文献   

18.
来永生 《传媒》2014,(11):21-23
正传统报业增长乏力,同质竞争日益加剧,新兴媒体抢夺市场……近些年,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如何突破困境、加快发展,成为全媒体时代下报业必须面对的一个沉重课题。2009年,潍坊报业集团与大众报业集团旗下的半岛传媒进行跨区域战略合作,合资成立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版经营《潍坊晚报》,迈出了以资本为纽带、跨区域整合报业资源的重要一步。4年多来,合作双方实现了品牌、资本、管理、人才、市场等资源的优势互补与深度融合,《潍坊晚报》的办报水平和经营效益大幅提升,充分彰显了报业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的蓬勃生  相似文献   

19.
季颖 《传媒》2021,(20):24-25,27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于2013年10月,由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报业集团之一.2020年5月,上海报业集团与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建设迈出新步伐. 集团组建以来,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率先实现传统主流媒体转战互联网主阵地.经过8年发展,集团已从一家以报刊为主的传统报业集团,转变为新媒体占据半壁江山的全媒体集团.  相似文献   

20.
程颖刚 《传媒》2011,(8):26-27
当前,国内的报业集团正在步入由纸质媒体向全媒体集团转变的关键时期。平面媒体与网络等新媒体融合,成为媒体发展新趋势。如何在全媒体条件下提高传播能力成为全行业的新课题。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始终主动把握这一趋势,积极推动集团由纸质媒体向全媒体集团转型升级。以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