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年物理高考科研测试(二)第10题为: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质量为m1的小球,在其正下方地面处有另一小球2,现令球1从静止下落,同时令球2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使上下两球在空中相碰,相碰处离地面高度为小球1下落前高度的3/4,碰撞时间极短,且不损失机械能。假如小球2的质量m可以取m=m1,2m1,3m2,……,nm1要想碰后球1最后升高的高度最大,试论证上抛的小球质量应为多少?  相似文献   

2.
2005年物理高考科研测试(二)第10题为: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质量为m1的小球,在其正下方地面处有另一小球2,现令球1从静止下落,同时令球2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使上下两球在空中相碰,相碰处离地面高度为小球1下落前高度的3/4,碰撞时间极短,且不损失机械能。假如小球2的质量m可以取m=m1,2m1,3m1,……,nm1要想碰后球1最后升高的高度最大,试论证上抛的小球质量应为多少?解答设小球1下落前高度为H,从开始下落到与球2相碰时间为t,球2上抛初速度为vo,则有:H/4=gt2/2……(1)3H/4=v0t-gt2/2……(2)设刚要碰时球1速度的大小为v1,因为无论小球2的质…  相似文献   

3.
杨振永 《数理化解题研究》2005,(10):47-47,F0004
例1 在地面上用ν0=20m/s的初速度将小球A竖直向上抛出,与此同时在它正上方距地面高h=60m处的小球B恰开始自由下落,问两球在空中是否相碰?如相碰,何时相碰?  相似文献   

4.
1.韦达定理例1 一个物体从地面竖直上抛,t1时刻上升到离地面高度为x1处,t2时刻上升到离地面高度为x2处,物体继续上升到最高点后下落至x2的时间为t3.继续下落至x1的时刻为t4,证明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末试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第12题)如图所示,绝缘地面上固定着金属带电小球B,在其正上方h高处有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A,A由静止释放,与B球相碰后,竖直向上反弹(不计碰撞时A球的能量损失),则A上升的高度为( )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末试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第12题)如图所示,绝缘地面上固定着金属带电小球B,在其正上方h高处有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A,A由静止释放,与B球相碰后,竖直向上反弹(不计碰撞时A球的能量损失),则A上升的高度为( )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如图1所示,小球从某一高度落下与地面发生碰撞,弹起以后,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离开地面并上升到最高点,由于重力的作用,小球竖直下落与地面相碰,如此反复,直到最后静止在地面上。此运动过程是机械  相似文献   

8.
一、利用对称性例1以v0=20m/s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2s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g取10m/s.则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是多少?解:根据速度的对称性,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v0-g(t+2)]=v0-gt.由上式解得:t=1s,代入竖直上抛位移公式得:h=15m.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初赛)试题最后一道题:如图所示有一个倾角为30°的斜劈,劈尖顶着墙壁放置在光滑的地面上,将一个质量与斜劈相同的半径为 r 的球 A 放在劈面与墙壁之间,不计一切摩擦,放手之后发生运动。求:①斜劈的最大速度,②球跳起的最大高度(球与地面相碰时能量损失不计)。  相似文献   

10.
对称法作为一种具体的解题方法,在每年的高考命题中都有所渗透和体现.从侧面体现考生的直观思维能力和客观的猜想推理能力.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对训练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一、简谐运动中的对称性例1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静止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用力向下拉球使球与地面接触,然后从静止释放小球(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以内)则()A.运动过程中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hB.球上升过程中势能不断变小C.球距地面高度为h时,速度最大D.球在运动中的最大加速度是hk/m解析因为球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球从地面上由静止释放时,先做变加速运动,当离地面距离为h时合力为零,速度最大,然后向上做变减速  相似文献   

11.
误区之一:忽视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引起的答案不全例1.如图1所示,光滑的弧形槽的半径为R(R远大于弧长MN),A为弧形槽的最低点.小球B放在A点正上方,离A点的高度为h,小球C放在M点.同时释放两球,使两球正好在A点相碰,则h应为多大?错解:对B球,可视为单摆,延用单摆周期公式可求C球到达O点的时间:tc=T4c=π2Rg".对B球,它做自由落体运动,自h高度下落至O点tB=2gh".要求两球相碰,则应有tB=tC,即:2hg"=π2Rg",解得:h=π82R.分析与纠错:上述答案并没有完全错,分析过程中有一点没有考虑,即是振动的周期性,因为C球在圆形轨道上自C点释放后可以做往…  相似文献   

12.
四、[问题3]如图3一1,有两球1和2由同一点A处水平抛出,(?)=H.两球水平速度分别为(?)和(?),并设v_1>v_2.球1抛出后刚好能越过位于点B处((?)=x)的竖直杆(高h)的顶端而落于地面点C处((?)=R).球又抛出后在OB内先落于地面,并与地面作完全弹性碰撞(地面无摩擦损耗),反弹后也刚好能越过B处竖直杆顶端,而直落于点C.试求1.比值v_1/v_2,2.杆的位置x,3.杆的高度h.  相似文献   

13.
一、细心填一填1.升国旗时,某同学站在离旗杆底部24m处行注目礼.当国旗升至旗杆顶端时,该同学视线的仰角恰为30°.若双眼离地面1.5m,则旗杆高度为——m.(用含根号的式子表示)  相似文献   

14.
一、原题展示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用H、h表示).  相似文献   

15.
1 因忽视周期性引起的多解而出错 例1 如图1所示,光滑的弧形槽的半径为R(R远大于弧长MN),A为弧形槽的最低点。小球B放在A点正上方离A点的高度为h,小球C放在M点.同时释放两球,使两球正好在A点相碰,则h应为多大?  相似文献   

16.
一题一议     
【题目一】 在昼半球上各地太阳高度角为正值,在夜半球上为负值,图1中H1为正午太阳高度,H2为午夜太阳高度。图2为某纬线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此纬线上各地正午直立地表物体日影朝北,则此纬线的度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17.
张世吉 《物理教师》2010,31(11):46-46
2010年重庆卷理综第24题.晓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离水平距离d后落地,如题24图所示(图1),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  相似文献   

18.
一、一动一静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如图1,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小球1、2,质量分别为m1和m2.现2球静止,1球以速度v0向2球运动发生正碰,碰后粘在一起向前运动,则整个过程系统损失的动能及剩余的动能各为多少?  相似文献   

19.
题目 一圆环A套在一均匀圆木棒B上,A的高度相对B的长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A和B的质量都等于m,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mg).开始时B竖直放置,下端离地面高度为h,A在B的顶端,如图1所示.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B棒与地面相碰后以竖直向上的速度反向运动,并且碰撞前后的速度相等,设碰撞时间极短,不考虑空气阻力.问:在B再次着地前要使A不脱离B,B至少应该多长?  相似文献   

20.
任承南 《物理教师》2002,23(12):54-55
[例题]一个人以30m/s的初速度将小球竖直上抛,每隔1s抛出一球,假设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升降的球在空中相遇并不相碰。(取g=10m/s~2)问:(1)最多能有几个球在空中?(2)设在时间t=0时,将第一个球抛出,在哪些时刻它和以后抛出的球在空中相遇而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