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因主演《泰坦尼克号》而成为全球女性梦中情人的美国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正深深痴迷于博大精深的中国切夫。一天晚上,莱昂纳多偶然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中国僧侣少林功夫的表演。莱昂纳多看得目瞪口呆,他惊讶于中华武术的深奥,着迷于少林功夫的神奇。节目一完,莱昂纳多赶忙向电视台询问有关武术表演的情况,得知电视中播出的是一支来自中国少林寺的僧启进行全美巡回表演的录相。莱昂纳等激动万分,迫不及待地订购第二天的少林功夫现场表演门票,开渭望有机会与少林武术高手们交谈。终于等到了第二天晚上.莱昂纳多兴奋异常地去观看少…  相似文献   

2.
少林功夫作为中国佛教武术的杰出代表据说已经拥青1500年悠久历空了。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使少林功夫名扬四海,各国试术爱好者不远万里采到河南嵩山少林寺登门拜师,希望学到中国武术的精华。不过如会英国的武术爱好者已经无需再做长途跋涉便可以学到正宗的少林武功了——前不久伦敦一所学校得到了少林寺的认可,正式挂起了少林武术的牌子。嵩山少林寺主持特地来到伦敦主持了学校的开学典礼,他还带了一位30多岁的少林武僧担任这所学校的武术教练。在伦敦北部一系嘈杂的街道边有一座十分不起眼的建筑,推门而入便闻到了从地下空飘采的…  相似文献   

3.
杨黔 《精武》2006,(5):5-5
少林功夫起源于少林寺。北魏孝文帝的时候,曾经在嵩山之下为一位印度和尚建造寺院,这就是少林寺。少林寺建成后,寺中的和尚大多学习武术,时间一长,逐渐形成一定的套路,如罗汉十八势、八段锦、长寿拳等。这就是早期的少林武术。少林武术在唐朝时开始出名。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曾经与郑王打仗。在情况危急的时刻,少林寺和尚协助李世民作战,打败了郑王的军队,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李世民做了皇帝,封其中的两位和尚为大将军,又赏赐良田、用  相似文献   

4.
论唐武宗“会昌灭佛”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文献资料,以"会昌灭佛"事件为切入点,阐述事件前后少林武术的嬗变。唐武宗"会昌灭佛"对少林寺这一"禅宗祖庭"给予严重打击的同时,也打破了少林武术"密不外传"的界线,进而促进了少林武术、民间武术、军队武术的大融合,孕育和形成了少林功夫以禅、武、医为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禅武合一的少林功夫以言传身教的武术套路和理论对少林武术的承传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激励了更多人参与习武。  相似文献   

5.
徐廷芳 《精武》2010,(12):32-34
古轮公(1831—1914年),俗姓吴,少室山阴偃师市佛光乡杨树庙人。五岁从湛谟大师出家少林寺,得赐法号寂勤,后成清末少林寺拳法掌门、少林禅武医文化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6.
通风报信     
《中华武术》2003,(3):53-53
少林功夫5月打进香港 中国少林寺文化大展定于今年5月6~12日在香港举行。主办者称,嵩山少林寺的珍粹将首度公开面世。 此次大展由嵩山少林寺、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联合主办。活动分为四大部分,包括少林1500年武术珍粹表演、少林武功国际研讨会、少林文化三大巨著发布会、少林表演大型晚宴,期间并将举行少林珍贵图片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届时将亲率武僧团到港,表演一些外界难得一见的少林功夫。  相似文献   

7.
一、少林拳的名称少林拳的少林二字,系少林寺的简称,少林寺系指河南嵩山少林寺。一般把在少林寺练的拳法都称为少林拳,但究其渊源,实为“少林寺拳法”的简称。在明代的《五杂俎》和清代的《清稗类钞》等书中,都称之为“少林寺拳法”(日本现在就称之为少林寺拳法——译注)。  相似文献   

8.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少林寺这种特定的宗教文化环境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文章从区域文化的视角就少林武术形成的文化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认为:当地习武风俗与少林寺僧带艺入寺,为少林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僧人修禅健身以及抵御恶劣自然环境,是少林武术形成的内部动力;寺院经济的产生和政治的需求,是少林武术形成的外部动力;佛教的世俗化是少林武术形成的理论基础,并为其长期存在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9.
少林功夫,名扬天下。在京城有一所人们熟知的少林武校——北京少林武术学校。这所学校开办七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使少林功夫在首都北京生根开花,为弘扬中华武术增添了异彩。这所学校的校长兼总教练是’引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上头碎城墙砖的“铁头王子”——傅彪。他是重庆市开县紫水乡宝塔洞人.自幼酷爱武术,们岁就学于合肥市民间拳师王立申先生。后来经王老介绍他到了嵩山少林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把他收为弟子,取名释延彪。在少林寺习武期间,傅彪看到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武术热”,但是能让人们强身健体的武校却寥若…  相似文献   

10.
又是金秋时节,再逢武林盛会。今年,适逢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功夫的发源地少林寺建寺1500年,因此,今年的少林寺武术节就更是隆重而热烈,恢宏而多彩。 以往,郑州市曾先后举办过三届国际少林武术节,均获得极大成功,这种集武术、经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  相似文献   

11.
更正     
赵振库 《中华武术》2005,(12):41-41
“地宫戳脚”拳术属北派拳法,系少林一脉,没有文武趟之分。武术常讲“南拳北腿”,地宫戳脚集腿法之精华,是北腿的代表拳种,被誉为“北腿之杰”。“地”为下盘;“宫”为拳法的阴阳变数;“戳”为透、狠之意,也是该拳种之魂。  相似文献   

12.
张学山 《武当》2011,(12):41
少林洪拳源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拳谱载:"打遍天下第一家,太祖功夫最可夸,大宋皇帝赵匡胤,少林寺里传秘法,十八绝技第一先,古刹练至金銮殿,若问此拳名和姓,少林洪拳传于他。"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在未成就大业之前,曾出家到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学习正宗少林拳法,历经多年苦练,颇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2007,(9):51-51
8月8日到9日晚上8点,昆明剧院上演少林功夫剧《寺院内外》,观众与少林功夫亲密接触。《寺院内外》是一台现代功夫剧,以少林寺武僧的日常生活为主线,以武术的形式向观众们演绎了寺院生活。最大的看点是全部表演都是少林真功夫。其中既有"十八罗汉"这样武  相似文献   

14.
龚编辑信箱     
读者罗鹏斌来信:我想买关于武术套路和理论的书,请问在哪里可以买到?邮购图书能否按期邮寄到读者手中?另外,贵刊能否登载一些少林武术的套路和拳法理论?  相似文献   

15.
近日,就"日本伊贺忍者少林踢馆,众僧不敌枉为武林泰斗"一事,少林寺委托律师通过网易公开发表声明,称"踢馆"一事纯属子虚乌有,要求该网友向全体中国人民"谢罪"。8月25日,铁血社区会员"每天五分钟"所发《日本伊贺忍者少林踢馆,众僧不敌枉为武林泰斗》一帖中所谓的比武之事"根本子虚乌有"。少林寺"强烈谴责这位‘每天五分钟’的这种恶劣行径,这不仅是对少林寺和少林寺全体僧众,更是对中国武术界以及中华民族的一种极端不负责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该文阐明了"南少林"拳法之起源与流变,揭示了"南少林"拳法是以道家武术理念改造"北少林"拳法的结果,为"道"、"佛"之共创。"南少林"拳法青出于兰而甚于兰。是为中国"物理"拳法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7.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其中少林功夫更是享誉全球。少林功夫起源于河南,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点突出,风格独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而创建少林寺,随之产生的少林武术成为了寺僧经常参与的一种业余健体活动。少林寺位于嵩山深处,山势险峻,自然条件恶劣,猛兽时常出没,为了抵御猛兽的攻击,寺僧除了展示本领外,不得不通过习武来增强抗御猛兽的能力。当然,禅宗僧徒在打坐参禅,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期,以《少林寺》为始的一系列武侠电影,尤如一针催化剂,加深了少林寺及少林武术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在世人眼中,少林寺的僧人个个铜头铁臂,武功超凡,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近年来,少林武术已被传述的神乎其神,"少林"几乎成了"武术"、"功夫"的代名词。然而,树大招风,这股少林武术热给今日的少林寺也着实带来了不少烦恼,也引发了不少有关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的疑问。笔者今年5月专程赴河南嵩山去访问释永信住持,看一看今日的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社会上;"少林"成了众多商人眼中的一棵"摇钱树",他们打着"少林"招牌做着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2007,(8):61-61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大型武术表演“少林寺传说”7月14日在东京举行首场演出。当天的演出吸引了数百名日本观众,他们对中国少林功夫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