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极管也叫品体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它的特点是电流从正极流入时电阻比较小,而从负极流入时电阻比较大.高中阶段一般将其看作理想二极管,即正向电阻可看成零,反向电阻可看成无穷大.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道题———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a端时,电压表读数为5V,此时电阻R在1min内产生300J的热量;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中点时,电压表读数为3V.求:(1)先后两次通过电阻R的电流之比.(2)电源电压和电阻R的阻值.(3)变阻器R'的阻值.在阅卷时,我发现有些同学思路陷入死胡同,同时又不注意转换角度,寻找新的途径.[思路1]设电源电压为U,当P在a端时,R两端电压U1=U-5V,此时通过R的电流I1=U1R=U-5VR;当P在中点时,R两端电压U2=U-3V,通过R的电流I2=U2R=U-…  相似文献   

3.
电路结构是由各种电学元器件组合而成的.弄清电路结构特征,画出简化电路或等效电路是解决电路计算的基础.中学物理中所涉及的电学器件主要有电阻器(定值电阻器、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电感器、电容器和二极管等.这些电学器件在电路中,不同情况下产生不同的功效,尤其是理想电感器、电容器和二极管的作用更为特殊,且具有共性.这种共性为:它们均既可起断路作用,也可起短路作用.本文将就这三种理想器件在电路中的共性作用,谈谈其应用. 一、利用理想电感器的断路性与短路性理想电感器是不考虑其电阻的,它在稳恒电路中有时起断路作用,有时起短路作用,具体说,在电路闭合瞬间(△t→0),由于自感电动势的作用,通过电感器的电流不能突变,此时通过电感器的电流为零,故可将含有电感器的支路视为断路;当电路达到稳态时(△t→∞),由于自感电动势为零,故可将理想电感器视  相似文献   

4.
用电压表测量用电器的电压时,应将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如图1)。若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就不能测出用电器的电压(如图 2).这是因为电压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大,电路中的电流非常小, 小灯泡不亮,此时小灯泡(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远远小于电压表)相当于一根导线,电压表的负接线柱相当于与电源负极相连,电压表测的是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电器设备的电源只能按特定的方向接入电路,当不慎将电源反向接入电路时,电器就容易被烧毁.为了避免麻烦,我们就有必要在电路中引入电流恒向控制装置.下面对电流恒向控制装置作一简单介绍.本装置的用途:可用于一些低压电子设备(如随身听)的电流恒向控制.本装置的特点:不管电源如何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始终不变.本装置的工作原理:(1)如图所示,当电源按①所示接入电路时,电流将从a支路流向e处,然后经过外电路到达f处,再通过d支路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此时,由于晶体二极管的特性(单向导电性)和电路特点,b、c支路中均无电流…  相似文献   

6.
电阻既是物理概念,又是重要的电学元件作为物理概念,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小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亦越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身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有电阻.那么导体的电阻是怎样产生的呢?对于金属导体来说,在导体内部存在着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无规则振动的原子和正离子,以及可以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在导体两端未加电压时,自由电子只作无规则的热运动,当导体两端加有电压后,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作无规则运动的同时又作了定向移动。电子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  相似文献   

7.
题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常简写为LED,它可以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当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时,可实现红黄绿蓝橙多色发光,当小电流通过时为红色,随着电流的增加,可以依次变为橙色,黄色,最后为绿色.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一般在10~20mA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根据楞次定律可得自感电动势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要阻碍电流的增大,使电流增大的慢一些,由此可推知与线圈串联的灯泡在通电的瞬间因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大,所以灯泡的亮度是逐渐变亮的。  相似文献   

9.
在连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中,常会遇到分析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以及求滑动变阻器变化范围的题型,解答时若采用极限法则可化繁为易,从而快速地解答.所谓极限法就是分析滑片位于变阻器两端或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电压范围的情况,确定电表示数的变化,以及阻值变化范围的方法.[例]如图(1)所示,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滑片P从b向a端滑动时,电表的示数将如何变化?常规解法:此时滑动变阻器R2与R3并联后再与R1串联,电流表测通过R3的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当P从b向a滑动时,R2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则R2与R3…  相似文献   

10.
李维兵 《新高考》2009,(12):6-8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由于电流时刻在变化,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自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就形成了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 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当滑片P在a端时,电路中只有R1,电压表示数为零,由图象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0.6A,R1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电压 U=0.6A·R1;  相似文献   

12.
一、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相同电压下,不同的导体通过的电流一般是不同的.电流较小的导体,表示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大注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是没有关系的.因为电压高,电流也大,但同一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还是相同的.导体的电阻大小由制成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即材料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也越大;导体播截面积越小.电阻也越大.这眼全班同学通过一个狭长的小巷比通过宽阔的广场困难十分相似.温度对电阻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1.草船借箭当正向思考难以取得进展时,从与习惯性思考相反的方向去探索,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逆向分析法.例1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若从A端流入的电流为2A,试求:  相似文献   

14.
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主要是由永磁铁和放入永磁铁磁场中的可转动的线圈组成的.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着指针一起偏转.电流越大,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在表盘上标出相应的电压值或电流值,就成了电压表或电流表.  相似文献   

15.
电感是导线绕制成的线圈.由于电感线圈中通过交流电时,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描述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的物理量叫感抗.感抗的大小跟以下因素有关:线圈的自感系数L,交变电流的频率f.线圈的自感系数L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厂越高,阻碍作用越大,感抗就越大.因此电感有“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欧姆定律     
考点聚焦本考点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是:理解欧姆定律;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阻,会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与计算。范例解析例1在某一导体的两端加3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要使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0.8A,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必须是V;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通过它的电流为A,此时它的电阻为Ω。解析该导体的电阻R=UI=3V0.5A=6Ω,要使该导体中的电流变为0.8A,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IR=0.8A×6Ω=4.8V;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通过它的电流为I=UR=0V6Ω=0,此时…  相似文献   

17.
反馈理论是《电子线路》中的重要内容,师专教材对反馈电路主要是进行定性分析,分析电路的反馈类型,反馈极性以及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等.其中反馈极性的分析尤为重要,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现行的教材中,对反馈极性的分析都总结有一些规律,但不够全面,且分析的过程不能从反馈的概念出发,造成概念不清,学生不易掌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套分析反馈电路的方法和符号法则.1符号法则①标出输入端的电压、电流方向.假设电路输入端某一瞬间输入电压对地为,即,则输入电流正方向为流入基极方向,即②标出反馈电路各级…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选择晶体二极管时,通常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试二极管的正、反向直流电阻值,以判断其质量的优劣。在测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用万用表的不同挡位测试同一个二极管的正向直流电阻时,其值也不相同,例如用R×10挡测出的电阻值小,而R×100挡测出的电阻值大,这是什么缘故呢? 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即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不是成正比关系,所以当不同的电流通过二极管时,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就是万用表测出  相似文献   

19.
在中考物理试卷中,常有滑动变阻器与电表结合的一类试题.下面举几种常见的题型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解题规律.一、判断电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例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电阻R=5赘,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是10赘.求:(1)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2)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分析与解:(1)当滑片P在a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最小为0(可认为是一根导线接入电路),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为R小=R=5赘,总电流最大为I大=UR小=1.2A;电压表示数最大为U大=I大R=6V.(2)当滑片P在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最大为10赘,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为…  相似文献   

20.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通常是由于电路变化引起的,电表示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或电路中开关的通断导致某个(或某部分)电阻的变化,总之是电路的电阻发生了变化.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这类问题的分析方法.例l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两表示数如何变化?分析本题电路属于电联电路.电流表测整个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当P向A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2变小,致使总电阻变小而总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