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激情和豪言壮志早已被现实的无奈和艰难所取代,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慢慢地,我们很多教师开始厌倦这份工作,觉得做什么都没劲,对什么也没兴趣,工作日益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既而在职业倦怠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环境、待遇、升学、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导致职业倦怠.笔者试从学校管理角度和教师个体角度浅释了减轻、消除职业倦怠情绪的可行性,以求得学校和教师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严海鹰 《科技风》2012,(10):209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显著,本文通过职业倦怠的内涵和表现,探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解决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因为难以承受压力而对从教工作丧失动力和兴趣,却不得已必须维持教学而出现的厌烦状态,本文试从社会、教师职业、教师个人、学校方面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整体教学水平不高,普遍存在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不仅阻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还无法保障国家建设大业的发展,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较多。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提出具体的解决途径,希望在某种程度上能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单调的工作环境、过重的工作负担和无边的工作压力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并提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困扰着教育界的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是普遍存在的,只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群体、不同个人存在大小差异而已。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的现状及其与教师个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的相关性,试图进一步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何焕好 《科教文汇》2010,(12):8-8,12
本文通过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的现状及其与教师个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的相关性,试图进一步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陆海  张雯艳 《大众科技》2016,(11):92-95
教师群体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相比普通教师,职业院校教师因承受着更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和自身发展压力更易发生职业倦怠。文章从环境因素,个人发展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分析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提出解决职业倦怠问题应注重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激励,敬业意识培养,心理健康辅导,关注身心健康融合。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教师群体极易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个应当引起教育行业足够重视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影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职业倦怠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有效的防治及解决教师职业倦怠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能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保障。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分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因素,应分别从这两方面着手,寻求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激情和豪言壮志早已被现实的无奈和艰难所取代,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慢慢地,我们很多教师开始厌倦这份工作,觉得做什么都没劲,对什么也没兴趣,工作日益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既而在职业倦怠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环境、待遇、升学、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导致职业倦怠。笔者试从学校管理角度和教师个体角度浅释了减轻、消除职业倦怠情绪的可行性,以求得学校和教师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作为一种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非正常的心理与行为,对教师的心理、生理、工作和生活有负面影响,同时对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帅 《科技通报》2020,36(8):120-123
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家推行有关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和培养"工匠精神"的具体举措,对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教师的职业素养面临着全面提质的严峻挑战。本文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索在"文化梯度育人"背景下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育人意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藏、汉两族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方法用MBI对360名中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汉族普通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衰竭得分显著高于藏族普通中学教师。②汉族重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藏族重点教师。⑧汉族普通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同民族的重点中学教师。④藏族普通中学教师在职业倦怠总分和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两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同民族的重点中学教师,两者去人性化维度得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藏、汉两族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存在差异,文化背景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提出新世纪人们广泛关注的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热点问题,从职业声望、工作压力、角色冲突、考核机制四方面分析成因,最后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提高心理的耐压能力、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期盼宽松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6.
孙桂华 《科教文汇》2007,(6X):12-13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激情和豪言壮志早已被现实的无奈和艰难所取代,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慢慢地,我们很多教师开始厌倦这份工作,觉得做什么都没劲,对什么也没兴趣,工作日益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既而在职业倦怠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环境、待遇、升学、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导致职业倦怠。笔者试从学校管理角度和教师个体角度浅释了减轻、消除职业倦怠情绪的可行性,以求得学校和教师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在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切实提升教师自身职业素养和幸福指数,是广大高中教师必须直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更新理念、改变方式、调整心理等维度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成因与应对策略。希望对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和享受教育人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职业倦怠"领域的研究日益应用于各种公共服务类行业。本文以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职业倦怠的程度及其表现,并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专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分析原因及对策,以期了解并解决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领域的研究日益应用于各种公共服务类行业。本文以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职业倦怠的程度及其表现,并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专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分析原因及对策,以期了解并解决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由于他们所面对的学生的特殊性,加之来自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种现象如不及时得到控制,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本文试图从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表现,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危害以及缓解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等五个方面入手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