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郭之文 《视听界》2010,(2):79-80
“节目年年做,节目常常改”。电视人都知道改版的必要性,但改什么、改多少、如何改,有时却比较盲目。本文对电视节目改版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
尹汉宁 《新闻战线》2012,(12):44-45
"走"是前提、路径、方法;"转"是观念、态度、思想方面的要求;"改"是走和转的落脚点,是"走转改"成果的呈现和检验。"走转改",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没有清新的文风,不出精品力作,"走和转"就只有耕耘,没有收获。重在改,改什么?也就是四改:改虚华之风、改冗长之风、改浅表之风、改媚俗之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闻事业是新闻改革的目的。什么是“中国特色”?其涵义是什么?怎样建设?必须从理性上和实践上探索清楚,不然,无从建设,也不知道改什么、怎么改和朝哪个方向改。实际上,当前对“中国特色”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解放日报前总编辑,现为上海记协主席的丁锡满同志。丁主席是我国著名的新闻专家、学者。五十年代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系,毕业后40多年来,一直在上海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当过记者、编辑、部主任、总编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亲身经历了建国以来上海新闻事业的变革,有着…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事业和其它各战线一样也面临着改革的任务。改什么,如何改,都是大家共同关心的。本刊特增设改革论坛专栏,欢迎读者踊跃投稿。一切有关改革的设想与建议,不分巨细均可在此展开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张兴 《新闻窗》2012,(1):11-14
我想围绕自己写的三首诗和“走转改:走哪里?怎么转?改什么?”这三句话.与大家就如何搞好“走、转、改”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催生媒介融合,媒介融合催生传媒行业剧变,传媒行业剧变催生新闻教育改革,在这样一场传媒变革中,原有的传统新闻教育显得无所适从,新闻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怎么改、改什么、实现什么目标,这些都是新闻学教育改革中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由此探讨新闻学专业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教学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当我第一次听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九个字的时候,十分不以为然。心想,作为一线记者,“基层”本就天天在走。“作风”向来如此,从未觉得有什么不对;而“文风”更是一个媒体多年养成的,哪能说改就改,改了还是不是原来的新闻了?因此得出结论,这不过又是一次轰轰烈烈的新闻运动而已。  相似文献   

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1985年底开始,着手调整改革节目,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调改后的节目于今年元月1日出台。半年多过去了,效果如何,有些什么启示呢?中央台提出的调改节目的指导思想是:“缩短战线,精办节目,提高质量,合理布局,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原是想从整个宣传和节目布局上适应形势和听众的要求。尽管调改方案是经过充分讨论和  相似文献   

9.
孙晨舒 《传媒》2015,(6):64-65
网络时代使新闻信息的传播发生巨变,身居改革前沿的传统媒体都在谋新求变,为何改、改什么、怎样改,成为媒体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面对新形势,媒体从业者必须积极应对发展态势,合理调整思路,有的放矢的谋求自我创新.  相似文献   

10.
时政栏目是群众了解党委政府决策的最权威渠道,在"改文风"的实践中,必须弄明白究竟要改什么,再将这种改变固化并长久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1.
党报的改革与创新,还党报以“新闻纸”的本来面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地方党报的改革、创新,一方面受到诸多内、外部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另外一方面也面临党报如何“改”,往什么价值取向“改”的课题。面对加速变革的社会进程,面对读对正在变革中的政治、经济、社会、化等诸多信息的需求,作为市委机关报的《泰州日报》,  相似文献   

12.
一字不改     
不改无须改动的稿件,是编者的水平所在. 我还在岗的时候,一个什么会上,有的同志谈及某获奖稿件,辑一字没改,奖励依然有份,有同志说道:一字不改也是好编辑."我赞同这样的看法.面对一篇稿子,辑改与不改,完全从稿件实际出发,改自然要改,根本无须改动,改就是最佳的处理办法.这或可称之为编辑工作的"无为而治".原本无须改动的稿件,改的结果是要么将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的话,成那样说,么是将没有毛病的地方改出毛病来.总而言之.或可称之为编辑工作中的"瞎折腾".上述获奖稿件之所以获奖,编者而言,一者慧眼识稿;一者没有改动.倘或改动,不是还能够获奖就难说了.不改无须改动的稿件.正是编者的水平所在.  相似文献   

13.
"走转改"搞得好不好,不是看版面上、栏目上有多热闹,而是要看是否抓住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执行和落实的情况,以及党和人民都关注和希望解决的问题。哪里是基层,如何"走"?"转"什么?"改"什么?这是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部里电话通知,歼7大改的事有突变,急召我们赴京。1978年6月13日,孙厂长(吕部长来后,也叫开了)和我二人飞京。14日到部,段副部长先和我们谈了两条,一是歼7大改由三家抬,沈阳,成都,贵阳一把手都召来了(指112厂,o11基地,152厂及611所),有什么问题。二是歼7大改拿到或拿不到样机,有什么区别;要我们先考虑一下。  相似文献   

15.
陈彩嫦 《大观周刊》2012,(51):250-251
在新课改的十年,我们走过一条全新的路,我们常常反思,我们的教育要做好什么呢?无论怎样改我们的教学常规是不改的,只是有了新的作法.学习新的管理观念、教育教学理念,用先进的“知识武器”武装自己,努力求进步。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2月27日,《解放军报》在一版刊发署名评论《改作风不应改掉正当福利》,在读者中产生了热烈反响。这篇稿件是怎样见报的,其背后有些什么生动的故事,此稿的作者有什么感悟,本文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图书馆已经改名为国家图书馆了。为什么改,我不知道,或许为了强调是国家的老大吧——还有,大概就是怕人家把“国家级”认做了“北京级”。我们中国,对这些一向看得极重。“必也正名乎”,孔夫子就是这样教诲的。至于从一家公共图书馆改为国家图书馆,在性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上会发生什么变化,改名的时候是否想过,就不知道了——因为馆名已经改了许久,办法并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介面临着新的形势: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开始建立。这新的形势,呼唤着我们新闻界积极推进新闻事业的改革。新闻改革,首先要弄明白改什么,怎样改,明确目标,明确方向。目标明,方向明,我们就能提高自觉性,避免盲目性,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新闻改革。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其目标和方向应当是什么?丁关根同志今年2月19日在人民日报国内记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此作了明确的概括:“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总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刘辉 《传媒观察》2004,(10):5-8
党报面对市场时的重重困境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党报走出困境的努力也一直在艰难地进行着。自上世纪末起,各地各级党报纷纷改版,并且常变常新,一些党报也的确取得骄人的市场业绩。不过,“改什么与怎么改”必须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党报必须姓“党”,它不同于企业报、晚报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些高校把文献检索课改了名,有的地方曾热切地议论如何改。改成什么?大体是“素质教育”、“信息检索”两者或者是它们的交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