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强春 《声屏世界》2011,(10):33-34
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梦工厂出品的数字电影《功夫熊猫》,2008年上映后受到全球观众热烈追捧。究其原因,是由于这部影片利用数字电影技术,将中国文化与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完美结合起来,运用精美绝伦的数字技术将中国文化自然地表现在电影的人物、对白、动作、音乐和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2.
黄斌 《新闻通讯》2014,(7):45-47
2014年2月的中国电影,属于《白日焰火》。在德国柏林,阔别多年后,这部电影代表中国收金揽银,闪耀红毯,一时风光无二。但是,即便如此,这部电影的国内票房前景仍然不被许多人看好,因为有太多国外得奖国内票房惨淡的先例。但是,随着3月21日电影在国内公映, 随着半个月后这部影片票房一举冲过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加强档案宣传,提升公民对档案的认知和更深层面的了解,玉溪市档案馆与市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中心利用农村数字电影平台,以"普及和增强档案意识"为主题,计划在七县两区各乡镇、街道、社区开展档案知识宣传活动。2020年1月1日晚,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来到红塔区润玉园小区为群众们宣传《新中国的记忆之玉溪·档案》及播放电影。活动现场,有近百名群众在屏幕前观看了宣传片《新中国的记忆之玉溪·档案》,不少群众纷纷表示",以前觉得档案离我们很远,看了这部档案宣传动漫片我发现档  相似文献   

4.
中国数字电影的现状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电影是现代电影发展的基本趋势.本文分析了全球数字电影的发展态势,描述了中国数字电影的发展现状与重大意义,并归纳了目前数字电影的市场特征和发展数字电影的有利条件及现存问题,给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台湾电影特别擅长于讲小人物的大故事,《不能没有你》堪称代表作,这部影片在播出两年内获得了众多奖项。本文从影片的构成元素和社会反思两部分探讨为什么这部电影会那么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李天霞 《视听》2018,(6):77-79
《美姐》是由郝杰执导、葛夏编剧的电影,被许多观众称为中国版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部电影面世后广受好评,豆瓣评分达7.8分。本文试图从影像分析和艺术价值观察两个维度来探讨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解构电影镜头呈现的故事,探索导演镜头画面背后的深意。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引起了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国数字电影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笔者结合国际数字电影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城市数字电影发展的现状,根据我国城市数字电影的发展特点,描述了中国城市数字电影的发展现状与重大意义,根据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热炒热看     
《月蚀》:一部纯粹的艺术电影,据说这部电影“已成为中国新电影运动的标志”。既然是艺术电影,就不免有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经典力作《霸王别姬》曾斩获了包括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年度电影最佳外语片奖在内等多个世界级电影大奖。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除了编剧的精湛、题材的新颖、演员的出神入化、画面的精致之外,更多让人们关注到的是这部电影中戏曲美学和电影美学结合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张丹妮 《今传媒》2016,(11):93-94
《山楂树之恋》是张艺谋于2010年根据艾米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一部电影.电影上映后在国内取得1.6亿票房.甚至有人称其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解析,主要剖析了《山楂树之恋》的人物符号、台词符号以及色彩符号,对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思想进行不同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林海东 《青年记者》2006,(23):57-57
帕帕拉齐就是“狗仔队”。这个词,来源于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的电影《LaDolceVita甜蜜的生活》,这部片子拍摄于1960年,描写了帕帕拉齐们的生活。片中有个专门偷拍明星照片的摄影师,他的名字Paparazzo,这就是后来帕帕拉齐Paparazzi的祖宗。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很有名的香港译名,叫  相似文献   

12.
随着胶片市场的萎缩,电影制作开始全面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摄影机的普及大大降低了电影制作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门槛。近年来,通过一些价廉物美的数字高清电影摄像机拍摄了很多优质的电影和微电影,使很多有志于电影事业的普通人都能过一把导演瘾,把自己的创意、自己的生活甚至自己的故事以影像的形式记录下来。随之而来的数字电影调色软件也铺天盖地地涌现,而且有很多是免费版本,使数字电影的制作如虎添翼。通过对一些调色软件的熟练使用,即使是廉价的电影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也能制作出接近电影画面质感的效果。本文就以数字电影调色为内容,简单分析一下调色的基本技法。  相似文献   

13.
该篇文章以豆瓣电影网站上对《绝杀慕尼黑》这部影片的269篇影评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中国网友对这部俄罗斯影片的总体态度、主题特点和情感倾向,借助拉斯韦尔的"5W"模式思考当前背景下如何加强俄罗斯电影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正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了理清数字时代电影字体与色彩新的创作要求,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抽样、统计,对数字时代电影的文字与色彩视觉传达的特性和要求做了归类,并结合优秀电影创意过程,透析出了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电影文字与色彩创意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这将是数字时代电影字体与色彩创作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含笑 《今传媒》2015,(4):79-80
2014年,张艺谋导演重新回归艺术片领域,拍摄了电影《归来》,片名意味深长,寓意深重,上映后,不仅在业界获得了好评,在群众中也反响不错,票房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本文就《归来》这部影片,从多个方面浅析这部艺术影片的成功之处,分析这部票房口碑皆不错的片子是如何成功的,从电影《归来》看中国艺术片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庾晋 《电子出版》2005,(8):9-13
21世纪,电影正在世界范围发生着一场根本的变革,数字技术全面介入了传统电影的制作、发行及其传输领域,并影响着整个电影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数字电影的诞生是继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电影技术发展的第三次革命。在政府的大力推广支持下,数字电影在中国已有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7.
陈丹 《出版广角》2016,(24):78-80
电影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要有文学、戏剧、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性的内容做支撑,而且也要有科学技术做保障.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艺术的每一次发展革新都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影制作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影开始以新的面貌与形态面对世人.本文从数字电影的制作方式入手,探究数字电影作品的特性和本质,探讨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栾熙彦 《新闻世界》2014,(5):232-233
拍摄于冷战时期的《奇爱博士》,是电影大师库布里克改编自彼得·乔治的小说《红色警戒》,以其独特的个人风格以及黑色幽默的讽喻手法,让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取得了空前好评,虽然未获奥斯卡,但是在198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因为这部影片有着"重要文化意义"而与《卡萨布兰卡》、《公民凯恩》、《飘》等一起列进了第一批国家电影保护收藏目录。本文就《奇爱博士》剖析导演独特的电影风格和其中的深层隐喻。  相似文献   

19.
黄倩 《今传媒》2013,(6):79-80
有的人一生只为一部电影,也许,吴永刚的一生只为一部《神女》,但阮玲玉的一生,也与神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都是为爱而生的女人,她们的爱是那样炽热,那样浓烈,那样让人心碎。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观看《神女》这部电影时,人们也在同样祭奠这两个为爱而生的女子。本文以回顾《神女》这部电影为例,解读了女性题材在现实主义电影中的架构,以期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基于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数字电影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并在媒体市场中占据重要比重。加之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设备需求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此背景下,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关于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设备故障及其处理措施的研究,成为相关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从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相关概述出发,就其常见设备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处理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