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戛纳电影节虽仍是最重要的电影盛会,但老人争胜、嫡系当道和圈子色彩愈发明显。似乎黄昏已至5月28日,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如期落幕,各项大奖自有得主。随着奥地利老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梅开二度,将最重要的金棕榈奖纳入囊中,这场一年一度  相似文献   

2.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1,(18):88-88
贝托鲁奇获戛纳电影节荣誉"金棕榈奖" 最近,第64届戛纳电影节在法国举行,曾执导《末代皇帝》的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获得本届荣誉"金棕榈奖"。这位多次入围戛纳电影节各单元但始终与金棕榈无缘的电影大师说:"我等金棕榈好久了。"  相似文献   

3.
与往年不同,今年各方王牌先锋导演齐聚戛纳,成为此电影节上最大的亮色。也意味着“戛纳”终于告别了大师时代,开始迈向支离破碎的“后现代电影”时期  相似文献   

4.
新闻人物     
中国电影演员巩俐将出任2000年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选委员会主席。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西方重大电影节活动中荣任评委会主席一职。由巩俐主演、孙周导演的《漂亮妈妈》将在柏林电影节作世界首映。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0年,是世界五大电影节之一,每年2月在柏林举行。自80年代以来,来自中国的电影作品多次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奖。由张艺谋导演、巩俐主演的影片《红高梁》曾在1988年第38届柏林电影节上荣获最佳电影奖——“金熊奖”,巩俐从此走红国际影坛。张艺谋也曾应邀参加过第43届柏林电影节评委工作。  相似文献   

5.
第66届戛纳电影节当地时间5月26日闭幕,阿布戴·柯西胥执导的《阿黛尔的生活》获最佳影片奖。对于最佳影片,斯皮尔伯格评论说,这部电影里有3个艺术家:"两位女主演和导演,他们的贡献成就了这部电影。"1993年,"金棕榈"属于陈凯歌执导的"男同片"《霸王别姬》;20年之后的2013年,《阿黛尔的生活》的出现填补了"女同片"在戛纳电影节上的获  相似文献   

6.
不超过90秒的“电影”独具魅力的电影节降下帷幕才五个星期,地中海沿岸的法国城市戛纳,又再度成为一项重大的国际性角逐的舞台。从阿根廷到南斯拉夫,世界各地第一流的电影制作者纷纷选送作品。不过,这回参展的作品有一个极为关键的不同点:大部分电影只可放映15到90秒钟。这是另一个戛纳节——第38届国际广告电影节。4500名导演、广告撰稿人、电影制作者们群贤毕至,评审将近4000部世界各地的热门电视广告片。不管是花哨感伤的  相似文献   

7.
1957年苏联电影《雁南飞》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影坛,并一举夺得195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和1958年戛纳电影节摄影大奖。  相似文献   

8.
看板     
张曼玉成戛纳电影节评委之星戛纳当地时间5月16日傍晚,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在卢米埃尔大厅隆重举行。第一个走上红地毯的中国女星是担任评委的张曼玉,她美丽的礼服繁花似锦,险些把自己绊倒。张曼玉自始至终处于媒体包围之中,又要评判又要不停签名。当被问到个人好恶或标准时,张曼玉表示:“我的个人标准就是只分好电影和坏电影,不看风格,也不分艺术片或商业片。”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上,韩国电影再次引起关注。金基德以《撤玛利亚女孩》夺得柏林最佳导演银熊奖,朴赞旭的《老男孩》获得戛纳评委会大奖,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博得观众的赞赏。  相似文献   

10.
刘璐 《青年记者》2016,(9):77-78
2015年5月,第68届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法国导演吕克·雅克的第四部电影《冰川与苍穹》成为本届戛纳电影节闭幕电影进行公映.①生态纪录电影《冰川与苍穹》通过对南极冰川世界的多视角纪录呈现,围绕全球变暖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该片的公映在获得社会高度关注的同时,也体现出当下对生态类电影纪录类作品的肯定与赞赏.生态纪录电影的创作能够得到肯定与拥护,不仅因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命题普世深刻,更在于创作者对主题表达的艺术演绎与提炼,最终实现了生态纪录电影分别在知识性、思想性、欣赏性三个层面深度的审美呈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经典力作《霸王别姬》曾斩获了包括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年度电影最佳外语片奖在内等多个世界级电影大奖。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除了编剧的精湛、题材的新颖、演员的出神入化、画面的精致之外,更多让人们关注到的是这部电影中戏曲美学和电影美学结合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严瑶 《新闻记者》2007,(7):61-61
因为记者贫乏空洞的提问,电影“大师”拂袖而去。这是出现在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的一幕。当31位电影大师汇聚戛纳,出席为电影节60周年拍摄的祝寿短片《每人一部电影》新闻发布会时,不料发生意外——曾在2002年凭  相似文献   

13.
5月11习,法国海滨小城戛纳又迎来世界电影的盛会。本届电影节受国人关注的除了三部参展的国产电影,还有担任评委的华裔导演吴宇森。近年来,华人导演频频出现在戛纳电影节的评委席上,从2003年的姜文,到去年徐克担任竞赛单元的评委,今年又有吴宇森进入评审团。与徐克姜文不同的是,今天吴宇森的身份更多是一名好莱坞导演。  相似文献   

14.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19):72-72
张曼玉:封后戛纳 香港影星张曼玉凭借在前夫法国新晋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执导的影片《清洁》中的自然本色表演,获得第5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最了解她的男人为她拍摄了属于她的电影,并给她带上了凤冠。”这是影评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文艺电影,与商业电影一起共同构成了华莱坞电影的核心部分。在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冲击下,华莱坞文艺片日益没落,大批文艺片阵营的导演转战商业片。然而,在国际市场华莱坞商业片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冲击国际电影奖项屡屡失败,但是与此同时作为东方文化深刻载体的文艺电影却时常受到国际电影节的青睐,这一现象引发了华莱坞导演的反思与转型。2014年,获得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艺术影片《白日焰火》和张艺谋导演的新作《归来》都在中国内地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其后陈凯歌导演的《道士下山》、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侯孝贤导演《聂隐娘》等文艺电影陆续入市。2014年被视为华莱坞文艺电影的复苏之年。  相似文献   

16.
真得感谢戛纳、柏林、金棕榈、银熊这样的外国电影节和电影奖,要不是它们,中国观众恐伯还不知道有《无极》、《青红》、《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样的中国影片。58届戛纳电影节正如火如茶,在媒体报道的轮番轰炸之下,想不感受电影节的热浪都难。等导演们卖掉片子的海外发行权而凯旋,等各项大奖尘埃落定之后,那些被电影节热烈气氛感染过的中国观众们,能收获些什么?是淘几张廉价的盗版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05,(19):12-12
第5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5月21日落幕:比利时导演达内兄弟凭一部表现年轻父亲成长的影片——《孩子》摘取“金棕榈”大奖。  相似文献   

18.
索菲亚·科波拉凭借电影《牡丹花下》(The Beguiled)在2018年的戛纳电影节摘得了最佳导演奖,但这部隐含着女性主义色彩的电影却备受争议。导演在电影中着重表达女性与男性博弈过程中的软弱和迷茫,这也为女性主义者的思考与追寻提供了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9.
邵娣 《新闻世界》2009,(7):175-176
在中国电影圈内,有一批30岁左右的电影导演,他们的作品给观众带来一种新的视觉冲击,被称为第六代导演。从诞生之初,他们就面临着第五代导演不曾遭受的巨大压力,随着贾樟柯在威尼斯电影节一鸣惊人之后,也让人开始再次审视第六代导演这个群体。本文就是从这个群体的艺术创作背景来浅析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陆川导演的影片《南京!南京!》。  相似文献   

20.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30):88-88
贾樟柯获洛迦诺终身成就奖 近日,瑞士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将终身成就奖授予了中国导演贾樟柯。他成为获得这一奖项的最年轻的电影人。该电影节艺术总监奥利维耶·佩尔评价他是“电影天才”,以独特视角呈现了“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