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新词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词的识别是自动分词的一大难点,也是影响分词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析了新词的内外部特征.内部特征主要探析了新词的长度特征、构词规则、构词模式、词缀化倾向,外来词和功能字的问题;外部特征主要探析了新词的局部相对词频和上下文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一种新的语言现象“X体”在网络上流行开来,由此产生了一系列“X体”类新词,如凡客体、淘宝体、TVB体、甄嬛体、梨花体、蓝精灵体等.本文就以“X体”类新词为研究对象,从内部构成、语义类型、相关的社会文化心理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X体”类新词在构成上以“2+1”这种双音节语素加类后缓的格式为构成新词的主要形式,其中,“X体”类新词中的“体”有词缀化倾向,这种类词缀的产生,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法.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看,“X体”类新词多用来表达人们的负面情感.  相似文献   

3.
网络新词包括反映新事物的词语、反映新事件的词语和表达既有事物现象的词语.我们发现,词语模是网络新词生成的重要方式;新异、谐趣则是网络新词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田运生 《现代语文》2008,(11):21-21
乡村语文教学面对网络新词显现出的是尴尬和无奈。上网机会少,接触网络新词的机会少,师生之间交流少,运用网络新词的机会少,更主要的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排斥和拒绝网络新词。因此,很多已经被大众接受和运用的网络新词迟迟进不了乡村语文教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总是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表现在词汇上,就是新词新语的不断产生以及旧词语的逐渐消亡。本文主要讨论了近来产生的网络新词的一些情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何为新词新语;讨论新词新语的意义;现阶段网络新词产生的背景、分类及其特征;网络新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汉语共同语新词主要来源于新造词、缩略词、方言词、港台词、古旧词、外来词、网络词、产生新义和新用法的固有司等八个方面.针对新词来源的不同,扼要地指出相应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互联网上分享信息时包含了许多模仿的行为,如"XX族"和"XX帝"等这类新词的创造与使用。而模仿又是模因的主要传递方式,它与网络新词的传播方式相似。本文在模因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网络新词特点及翻译现状,总结出四种网络新词翻译策略,为将来译者翻译网络新词时提供翻译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8.
“汗”作为一个网络新词,在网络上极为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汗”做名词用,最主要的词义是“汗水”.通过网络搜集例句,分析后发现:网络新词“汗”与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汗”在词义和语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网络新词“汗”共有“惭愧”、“惊异”和“无奈”三种语义;“汗”在句子中可以做动词、形容词和叹词用.  相似文献   

9.
汉语新词语指新造或有新义,且具有交际功能和普遍性的词语.新词语的特点表现在科技、信息、经济类的居多,音节趋向多音节化,词语可以"望文生义",新的词缀大量产生,字母词增多,网络新词大增等方面;新造词语、旧词新义、旧词新用、缩略词、外来词语、方言词语是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现代成语学更为积极的过程之一是新词化过程,即产生新的成语单位.对此进行研究,可以尝试把偶然出现的和个人创造的用法与新词区分开,划分出新成语单位构成法:非术语化、援引、隐喻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网络新词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网络新词“控”进行探讨,主要从词源由来、语法功能、成因及发展状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汉语新词新语及其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词新语是反映社会新事物、新变化的重要语言现象,其特点是出现时间不宜太长,能反映新事物或包含新义项.从来源上,新词新语可以分为外来词、方言词和港台词、古语词及旧词新用、专科词语或行业词语的通用化、新造词语五种;从构成方式上,新词新语有缩略、添加词缀、仿造、修辞构词等特殊手段.新词新语是基本词汇的来源,应对其作有效的规范,主要原则有:交际原则,词汇系统的内部规律,品位原则.  相似文献   

13.
李丽 《邢台学院学报》2008,23(1):105-107
词语是语言变化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英语新词层出不穷.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源源不断地为英语注入新的活力.以隐喻的认知性质为前提,陈述英语新词的隐喻性以及新词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并强调这种文化因素在翻译网络新词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网络上涌现出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鲜词汇.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研究如何将网络新词翻译成能成功传递其文化内涵的英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分析网络新词的特色,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其英译方法和策略,提出直译,直译加解释,意译,音译或音译加注,造词,等具体的翻译方法,以期为网络新词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于网络新词的研究多局限于对其分类,以及应如何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而且是从网络词语产生和发展的整体角度进行研究.本文选取其中一类即合音新词为对象,从它们出现和使用的环境出发,试图从语言音节的构成以及认知语言学等角度探讨以“表”、“酱紫”、“造”等为代表的合音新词产生的原因,认为连读快读造成音节简化是这类合音新词形成的表象原因,在连读造词背后是人类的心理认知中的隐喻机制起到了根本的作用,最后论及这类网络合音新词对语言和社会产生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新词新语的文化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词新语是新时期以来语言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新词新语主要通过扩展、吸收、引进、创造和起用等方式而产生;新词新语具有丰富的化含蕴,即人们对指称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化心理、审美趋向、生活情趣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所促发的民众的开放心理、求富心理和重生心理,以及当今社会整个化环境的稳态因素和动态因素,对新词新语中现象的存在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英语新词的构词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其翻译方法,旨在对不断出现的网络词汇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8.
语言有三大系统:语法、语音和词汇。其中,语法和语音相对稳定,而词汇则比较活跃。网络流行语是词汇中比较活跃的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与网络有关或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的新词热语应运而生。网络新词以其简单独特、诙谐幽默和富有时代性的特点,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语言,在词的构成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研究从构词法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大量英汉网络新词的分析和分类,发现两者相同的构词方式主要有类比构词、缩略构词、谐音构词、借词等;而英语网络新词通常使用的融合构词和创造新词的方式,在汉语中极少出现,这是由两种语言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一种新的语言现象"X体"在网络上流行开来,由此产生了一系列"X体"类新词,如凡客体、淘宝体、TVB体、甄嬛体、梨花体、蓝精灵体等。本文就以"X体"类新词为研究对象,从内部构成、语义类型、相关的社会文化心理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X体"类新词在构成上以"2+1"这种双音节语素加类后缀的格式为构成新词的主要形式,其中,"X体"类新词中的"体"有词缀化倾向,这种类词缀的产生,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法。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看,"X体"类新词多用来表达人们的负面情感。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变化,都会通过新词新语表现出来.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的普及,新词新语不断涌现.本文根据新词新语的来源,列举了大量词例,分类描述了近年来出现的新词新语,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