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科实施德育的主要因素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育的德育目标”是北师大教科所承担的北京市“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的一个子课题.为了操索各学科德育特点,以及各学科间的德育关系,课题组依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中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等系列文件,总结出32项较具体的德育内容作为中学学科教育的德育因素,向北京市城区重点中学,一般中学和郊区中学的部分初中各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关于各学科实施德育的共同因素的调查见《学科教育》96年第3期,本文侧重各学科主要德育因素的分析.为此,现将各学科教师…  相似文献   

2.
本刊时评     
《四川教育》2012,(1):2-2
北京市教委“紧急叫停”中小学竞赛 近日,针对“希望杯”数学竞赛中出现的收费问题,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禁止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通知》,禁止区县教委、学校等教育机构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学科竞赛。  相似文献   

3.
《甘肃教育》2011,(24):5-5
2011年11月23日,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禁止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通知》,紧急叫停“希望杯”数学竞赛,并再次重申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举办任何形式的学科竞赛。  相似文献   

4.
针对“快慢班”问题,国家教委曾发出《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和变相招收“择校生”,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快慢班。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办“快慢班”问题已经定性,本文就不作讨论,而专门针对高中阶段办“快慢班”问题谈谈一家之见:  相似文献   

5.
德育课程专门化是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形势下,探讨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理想、道德、纪律”教育序列化课程问题,对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但是,欧、美及亚洲的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对这项工作的研究。我国广州等开放城市在此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就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的思想政治课、小学的思品课而言,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缺乏分层次有序列的目标要求,从小学到初中各年级、各学期究竟…  相似文献   

6.
德育工作重在务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我校被江苏省教委确定为“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学校”。多年来,我们认真学习《中学德育大纲》,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不断探索奋进,初步形成了“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德育思路。以下是我们的认识过程和做法。学校德育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制约、多层次相互交织的有机整体,为有效避免顾此失彼、舍本求末现象,我们坚持“统筹兼顾防片面,齐抓共管求落实”的做法。(一)德育目标层次化。根据《中学德育大纲》要求及学生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我们将德育目标细…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3月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教育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联合举行座谈会: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切实抓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教育部采取措施“减负” 教育部已基本完成对九年义务教育10个学科的教学大纲的修订,并组织了各科教材的修订工作。预计今年秋季开学,全国中小学一年级将在主要学科使用新教材,2001年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的全部学科将使用新教材。此次修订教材主要针对现行教材内容陈旧、过多和难度较大的状况。教育部日前…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中小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的现状,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2021年7月28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经过了一年的政策落实,  相似文献   

9.
近日,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禁止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通知》,紧急叫停“希望杯”数学竞赛,并再次重申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举办任何形式的学科竞赛.(11月24日《京华时报》) 据了解,由中国科协等机构主办的“希望杯”数学竞赛是一项国家级青少年竞赛.该项赛事自1990年开始设立,已连续举办了20届.  相似文献   

10.
活动是国家“九义”《课程方案》中明确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活动同学科相辅相成。只有充分发挥学科和活动的整体功能,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课程方案》是时代的产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方案 (试行 )》于 1992年出台,并于 1993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可以说…  相似文献   

11.
张丽云 《天津教育》2023,(12):102-104
<正>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面临新的挑战,即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经验优化了作业方式和内容,并根据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设计了实效性、针对性、选择性等实践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明确指出,要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沉重的作业负担。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不但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教育学科.而且是学校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主体活动化”教学.以主体活动为优化教学结构的主要目标.设计“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采用问题探究、案例教学、自主学习、对话教学、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科学探究”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主题,新课标下如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科学探究”的教学,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现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4.
农村义务教育实施"一费制"后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要求从2004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至此,试行已3年的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进入全面推行阶段。  相似文献   

15.
德育向来都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方面,然而德育测评却存在大量的问题与困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2015年印发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常态化,德育是国家六个监测学科之一。那么,德育监测的框架如何确定,以及相应的监测工具该如何研发,成为了亟待研究的课题。在国内大规模德育测评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国际层面较为完善的公民素养测评项目可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作业设计缘起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创新作业类型方式,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的作业。[1]同年7月,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双减”政策,  相似文献   

17.
王映佳 《家长》2023,(17):110-112
<正>近年来“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受到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重视。在小学音乐学科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旨在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评价有机融为一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快乐学习掌握好音乐理论知识外,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其感受音乐的魅力。关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希望学校教育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有效的手段落实“双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和德育论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基础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和德育论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基础问题刍议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一赫尔巴特以前的教育学主要是处于“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阶段[1]。在这一漫长历史阶段中,虽然教育学的前科学史料汗牛充栋,但是由于人类整体文明的制约,作为科学体系形态的教育学尚未出现。如果...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社会”(7~9年级)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的“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状况”的要求,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有关规定,新开发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以来,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迅速组织行动、积极贯彻落实,充分发掘校园环境中的教育资源,打破学科间边界壁垒,以课后服务为载体,创新设计多元劳动育人项目,以各具特色的劳动实践活动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以“勤融五育”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做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