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结构和功能联系,谷氨酸是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物质。星形胶质细胞可以通过P2X7型嘌呤能受体,连接蛋白“半通道”和Ca2 依赖性胞吐等三种方式释放谷氨酸。P2X7型受体是离子型受体,被ATP激活,是生理条件下调节谷氨酸释放的一种重要方式;连接蛋白“半通道”是在病理情况下,尤其是细胞外二价阳离子降低时开放,调节谷氨酸释放;Ca2 依赖性胞吐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方式相似,胞内Ca2 升高时,囊泡和星形胶质细胞膜融合释放谷氨酸,是生理状态下释放谷氨酸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用半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了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P2X7受体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用激动剂三磷酸腺苷(ATP)和苯甲酰苯甲酸ATP(BzATP)刺激前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证明P2X7受体的功能。结果表明:KG1a细胞表达P2X7受体,且在激动剂的刺激下能引起KG1a细胞通过P2X7受体的胞外钙内流;去除胞外钙离子时,激动剂不能引起胞内钙浓度的升高;提示KG1a细胞表达P2X7受体的基因和功能蛋白,激活该受体引起胞外钙离子的内流。  相似文献   

3.
陆修  董祥宁 《生物学教学》2010,35(10):73-74
1误认为受体只分布在细胞膜上 事实上,受体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细胞外信息分子分亲水性和亲脂性两大类。亲水性信息分子包括神经递质、肽类、蛋白质类及儿茶酚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等;亲脂性信息分子包括类固醇激素(如性激素)等。  相似文献   

4.
用半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了白血病细胞系KG1a中P2X7受体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用激动剂三磷酸腺苷(ATP)和苯甲酰苯甲酸ATP(BzATP)刺激前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证明P2X7受体的功能.结果表明KG1a细胞表达P2X7受体,且在激动剂的刺激下能引起KG1a细胞通过P2X7受体的胞外钙内流;去除胞外钙离子时,激动剂不能引起胞内钙浓度的升高;提示KG1a细胞表达P2X7受体的基因和功能蛋白,激活该受体引起胞外钙离子的内流.  相似文献   

5.
1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主要包括ATP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其中ATP与ADP相互转化时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建立了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生物个体水平到生态系统中能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ATP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水解,远离A的那个磷酸基团(P)离开,形成游离的磷酸(Pi),同时,储存于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TP就转化为ADP。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ADP也可以接受能量,与一个游离的Pi结合,重新形成ATP。所以,ATP与ADP之间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l、下列化合物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是A无机盐B.蛋白质C.糖类D.核酸2、有关蛋白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促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酶是蛋白质B.蛋白质是由许多孩音酸分子相互连接而成的C.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D.有的蛋白质是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作用的重要物质3、有关ATP与ADP相互转变的下列简式中,正确的是A.ATP-AD++Pi十能量B.ATP——ADP+PiC.ATP~ADP十能量D.ATP一ADP+Pi十能量4、下列有关植物矿质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根吸收水分…  相似文献   

8.
神经递质在信息传递中必须与膜上的相应受体相结合,同时启动离子通道,产生兴奋或抑制效应。 一、神经递质受体的概述 迄今,已研究过的神经递质(经典递质和神经肽)有100种以上,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由突触发生联系,所以每一个神经元可先后或同时进行不同信息的传递。在对神经递质传递信息机制方面的研究中,发现在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特殊蛋白质,称神经递质受体或突触后受体。神经递质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7,(22):53-54
神经递质根据存在部位不同可分为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两大类,前者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嘌呤类和肽类递质,后者包括乙酰胆碱、单胺类递质、氨基酸类递质、肽类递质、其他递质。具体介绍这些神经递质的存在位置及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1疑问李成云[安徽省庐江泥河中学(231561)]一般认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起作用后就灭活了,如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有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与受体分离,然后再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重新使用。那么,神经递质起作用后是否都灭活了?隋守世[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266700)]有些气体如NO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气体通过扩散进出细胞,NO作用后的去向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以小麦(扬麦5号)细苗为材料,研究了外源Ca^2 对AI^3 胁迫小麦幼苗根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MDA含量)、细胞电解质泄漏、膜保护酶活性及质膜和液泡膜微囊Ca^2 -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AI^3 胁迫下,增加Ca^2 的供应可以减轻AI^3 对根系伸长及干物质积累的抑制作用,并可减轻AI^3 胁迫诱导的根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的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质膜和液泡膜微囊Ca^2 -ATP酶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蒋军 《生物学教学》2011,36(7):44-45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是细胞及生物体内进行能量储存、转移、转换、释放和利用的一种关键性高能磷酸化合物,直接提供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和细胞进行多种代谢所需的能量。在ADP磷酸化形成ATP时,储存、转移和转换能量;在ATP水解生成ADP(或AMP)时,释放、转移、  相似文献   

13.
大鼠哮喘模型中嗜酸性粒细胞上前列腺素D2受体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哮喘模型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上前列腺素D2(PGD2)受体改变,了解其对EOS的调控作用。方法:动物模型复制:20只雄性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2组(A组:卵白蛋白(OVA)激发组,B组:应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组,为正常对照组),雾化诱喘。测定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的EOS,并用放射配体分析其外周血EOS上的PGD2受体。结果:B组外周血和BALF的EOS计数较正常组显著增加,(外周血0.48±0.01和0.12±0.03(×10^9/L),BALF:1.21±0.47和0.39±0.24(×10^7/L));外周血EOS上CRTH2受体结合容量和总结合比正常对照组和增加(fmol/10^6细胞)(CRTH 2分别为:313.58±86.17和121.32±69.88;DP总结合分别为449.19±121.49和298.85±79.64)(P〈0.01),DP1无显著性差异(A组180.72±47.44和B组198.68±87.22)(P〉0.05)。结论:在大鼠哮喘模型中外周血和BALF中EOS绝对值增高,其表面DP总结合显著增加,主要与CRTH2受体(DP2)显著增加有关,DP1受体结合容量无显著改变,CRTH2结合容量增加可能与哮喘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隋朝飞 《考试周刊》2012,(60):194-194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神经递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神经肽类、嘌呤类和神经营养因子类等,大脑、脊髓运动神经元作为中枢神经系统谓控肌肉活动的信息通路,通过神经递质对高级中枢下传信息和外周传入信息的整合作用,调节运动单位的放电水平和肌肉的收缩状态.因此中枢疲劳与神经递质相关。  相似文献   

15.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ATP的分子结构与生理作用、形成途径等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而细胞呼吸是ATP形成的主要途径,有关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细胞呼吸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关系、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等均为历年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而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相当熟悉的基础上的,所以,本文在对ATP、细胞呼吸相关基础知识横向梳理的基础上,着力于重难点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并通过相关练习帮助同学们对该部分内容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开心散含药血清对皮质酮(corticosterone)损伤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CTXTNA2的影响。方法:制备开心散含药血清(500mg·kg-1)、阳性药氟西汀含药血清(10mg·kg-1)、普通大鼠血清。细胞实验中采用皮质酮损伤CTXTNA2细胞建立体外抑郁模型,MTT法检测开心散对皮质酮所致细胞损伤的影响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13K)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干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验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皮质酮浓度为200μm01·L-1时,细胞活力抑制率可稳定在60%,浓度依赖性较好;开心散含药血清均能够显著提高皮质酮损伤细胞的存活率,而给予P13K相关通路的抑制剂后,开心散保护作用被逆转,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给予开心散含药血清能够逆转皮质酮损伤后P13K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1/2蛋白表达下降的趋势。结论:开心散含药血清对皮质酮所致的CTXTNA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P13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研究P2X受体在大鼠神经胶质瘤和嗜铬细胞瘤及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表达差异。方法:取新生1-2 d SD大鼠大脑皮层,分离纯化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P2X受体在大鼠胶质瘤C6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皮层神经元上的表达差异。结果:C6细胞P2X2、P2X3和P2X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星形胶质细胞,P2X4、P2X6和P2X7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星形胶质细胞,PC-12细胞P2X1、P2X2、P2X3和P2X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皮层神经元,P2X5和P2X7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皮层神经元。此外,还发现P2X2、P2X5和P2X6在C6和PC-12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鼠胶质瘤和嗜铬细胞瘤细胞表达多种P2X受体,且与原代培养细胞存在表达差异,提示核苷酸介导的信号传递系统可能作为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孤束核(nucleusofsolitarytract,NrIS)是调控胃机能的重要副交感初级中枢。本研究就NTS的细胞构筑和突触联系、NTS对胃的神经支配、电刺激NTS对胃机能的影响以及NTS内的神经递质和受体对胃机能的调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一、神经递质的概念及类型1.神经递质的概念。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简称递质。2.神经递质的类型和神经元的命名。神经递质按照作用后果可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两类。其中离子型受体按照电位变化可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类。二、兴奋性与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机理的区别1.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机理。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使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经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受体,并与之结合,使后膜某些离子通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2014,(10):78-78
据2014年5月1日《新民晚报》报道,英国《自然》杂志今天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赵强研究组的解析嘌呤能受体(P2Y12R)及其拮抗剂与激动剂的三维结构的论文。研究人员获得的高分辨率的蛋白质“三维照片”,有助于找到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低的新一代抗血栓药物,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相关新药研究已经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