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迎春悲剧命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红楼梦》中的迎春形象,前辈学者已经有诸多研究论述,本文之意在分析迎春的性格命运的同时从这位女性的性格命运遭际中透视我们当下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希冀有着迎春影子的人能"省乎己身""不作红楼梦里人"。  相似文献   

2.
徐欢 《科教文汇》2007,(9Z):197-197,199
关于《红楼梦》中的迎春形象,前辈学者已经有诸多研究论述,本文之意在分析迎春的性格命运的同时从这位女性的性格命运遭际中透视我们当下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希冀有着迎春影子的人能“省乎己身”“不作红楼梦里人”。  相似文献   

3.
关于<红楼梦>中的迎春形象,前辈学者已经有诸多研究论述,本文之意在分析迎春的性格命运的同时从这位女性的性格命运遭际中透视我们当下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希冀有着迎春影子的人能"省乎己身""不作红楼梦里人".  相似文献   

4.
秦宇霞 《科教文汇》2008,(36):244-244
蒋玉菡是《红楼梦》中唯一的男性职业优伶,尽管他的出场不多,但形象丰满,面对不公的命运,始于抗争终于妥协。这是蒋玉菡的悲剧性,也是生于末世的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正是曹雪芹对于身处末世的命运思考。  相似文献   

5.
原松 《科教文汇》2009,(13):222-222
莱辛在《又来了,爱情》中通过塑造两位女性形象,诠释了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爱情与命运,从而反映出作家对女性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个傻而多情的贾宝玉形象贯穿文章始终,藏族作家阿来在他的《尘埃落定》中也塑造了一个天生的傻子形象并赋予他运气、命运和超自然的洞察力。两个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傻子却是小说的中心,作者塑造他们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两个傻子的人生究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熙凤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一位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包含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就要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目的语读者眼中,让目的语读者了解、熟悉这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女性。此篇文章以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来看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功能对等在王熙凤人物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  贾德江 《科教文汇》2009,(6):251-251
王熙凤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一位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包含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就要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目的语读者眼中,让目的语读者了解、熟悉这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女性。此篇文章以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来看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孙文霞 《科教文汇》2010,(34):75-75,103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古典贵族女子形象。本文将之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这一形象从人物形象、表现社会意义、文艺学三大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郭凌云 《科教文汇》2011,(32):46-48
《金瓶梅》是在明末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因而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其文本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突破了之前女性描写的理想化虚幻化的特点,附着了明显的世俗化倾向;个性张扬,展现了女子在错乱萌动的社会中张扬的性别意识与最终不幸的命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在两性关系及同性关系上的张扬与解放,肯定了女性的力量,较合理地还原了女性本真的意义,包含了对女性困境的思考。《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对女性的审美习惯,实现了具有突破意义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的贾府被抄家,是家族命运悲剧的高潮部分。曹雪芹在《红楼梦曲》中预设“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似乎代表着贾家将完全的毁灭与终结。然而“抄家”乃后四十回所续,且并没有一败涂地,因此历来不被看好。本文试图分析“抄家”缘由,认为后四十回“抄家”一节深刻地体现了大家族无法掌控命运的无力感,比满门覆灭更具有悲剧意味;并且,结合曹雪芹的生平与前八十回的写作,分析曹氏无力改变自身命运,也无力拯救红楼梦中人的“无力感”,与高鹗的续写有着前后一致性;进而评价后四十回“团圆”结局的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蕊 《科教文汇》2008,(17):161-161
鲁迅站在启蒙主义立场上,对国民性进行批判的同时,更深刻地审视着中国广大妇女的命运。他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塑造了经典的女性形象,对她们的悲惨遭遇寄予深刻的同情,并从多方面分析导致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鲁迅意在揭出她们的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希望妇女们能自省自爱,走上彻底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鲁迅站在启蒙主义立场上,对国民性进行批判的同时,更深刻地审视着中国广大妇女的命运。他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塑造了经典的女性形象,对她们的悲惨遭遇寄予深刻的同情,并从多方面分析导致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鲁迅意在揭出她们的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希望妇女们能自省自爱,走上彻底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萧红的小说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底层女性形象,以多重视角冷静地展现了女性身体的苦难、精神的苦难、命运的苦难,具有浓烈的生命悲剧意识。本文通过分析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揭示出女性苦难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萧红的小说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底层女性形象,以多重视角冷静地展现了女性身体的苦难、精神的苦难、命运的苦难,具有浓烈的生命悲剧意识。本文通过分析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揭示出女性苦难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永别了,武器》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作为小说的女主角,凯瑟琳·巴克莉不仅温柔漂亮,聪明勇敢,而且对爱情忠贞不渝,为了爱情能克服各种危险和困难。本文通过对凯瑟琳的简要分析,尤其是对其爱情观的剖析,展示出海明威笔下最温柔,最善良,最浪漫而勇敢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的悲惨命运表现了《永别了,武器》的反战性,揭示了海明威对摧毁人们幸福的战争的厌恶和控诉。  相似文献   

17.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女性悲惨的命运引起了很多作家的关注。因为“五四”思想革命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民主意识,是尊重生命主体意识的自由观念、个性解放观念。而“五四”人的发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于女性的发现。在《骆驼祥子》中老舍通过“虎妞”形象,一方面表现出对封建伦理意识对人性压抑的抨击,但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作者老舍先生对于这种悍妇女性形象的反感,从而进一步看出老舍先生创作主体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18.
张洁 《科教文汇》2010,(5):57-58
鲁迅在他一系列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极具时代特色,她们的命运多是悲惨的,她们不是灰色的花朵,就是断翅的蝴蝶。这些典型的女性形象,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女性的不可逃脱的命运。鲁迅通过这些女性悲惨的命运,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异化,从而无情地讨伐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达到了"引起疗救者的注意"的目的,直到今天仍有强烈的审美价值和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9.
蔡亮 《科教文汇》2008,(24):220-220
作为一部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以大量的爱情篇章为我们展示了众多我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表现了女性对自由爱情的主动追求,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禁锢,本文试图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周敏 《科教文汇》2009,(33):246-248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尤以探索黑人女性的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其小说《秀拉》中的女主人公秀拉——一位在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勇敢地追寻自我的女英雄的形象分析,并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其与黑人社区传统价值观的正面冲突,从而揭示虽然黑人女性叛逆传统道德观的这条道路艰辛而曲折,但是黑人女性觉醒、自救的意识必将战胜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