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GanP(n=1-7)团簇的几何结构、电子性质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GanP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结果表明,n=5时GanP团簇由二维转变为三维结构.综合GanP基态团簇的平均结合能、总能的二阶差分,垂直电离势和垂直电子亲和势可知,n=3和5的团簇较邻近的团簇稳定.除了n=5外,P原子掺杂未引起主团簇Gan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比较Gan和GanP团簇基态的平均结合能和垂直电离势,发现P原子掺杂后,使体系的稳定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FeBen(n=2~12)团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在考虑了电子的自旋多重度的情况下对能量、频率和磁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FeBen团簇的稳定结构可以通过在FeBen-1团簇上面戴帽铍原子生长而成;FeBen团簇最低能量结构的自旋多重度是1、3和5;当n=5、7、12时,Fe-Be键长的减小以及对称性的降低导致Fe原子的磁矩为零。通过对团簇电子性质的分析发现,掺杂Fe可以增强铍团簇稳定性:n=5、10是团簇的幻数。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CdTe)n(n=2~8)团簇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并对结合能、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未占据轨道的能隙、垂直亲和势和二阶能量差分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CdTe)3和(CdTe)6是稳定的团簇,即n=3和6是团簇的幻数.  相似文献   

4.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MnPm^-(M=Al,Ga,and In,2≤n+m≤3)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原子的MnPm^-团簇是单重态,而MP^-则是二重态.富P的MP2^-和富M的M2P^-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都是具有C2v对称性的等腰三角形,前者是锐角三角形,P—P键具有很大的强度;而后者则是钝角三角形,不存在M—M间的键合.在三原子磷化物阴离子团簇中,MK团簇比M2P^-团簇稳定,而后者中M—P键的强度比前者强.M2P^-比MP2^-和MP^-团簇的垂直电离能(VDE)和HOMO—LUMO能隙都高,MnPm^-阴离子团簇的垂直电离能与实验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MnPm^-(M=Al,Ga,and In,2≤n+m≤3)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原子的MnPm^-团簇是单重态,而MP^-则是二重态.富P的MP2^-和富M的M2P^-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都是具有C2v对称性的等腰三角形,前者是锐角三角形,P—P键具有很大的强度;而后者则是钝角三角形,不存在M—M间的键合.在三原子磷化物阴离子团簇中,MK团簇比M2P^-团簇稳定,而后者中M—P键的强度比前者强.M2P^-比MP2^-和MP^-团簇的垂直电离能(VDE)和HOMO—LUMO能隙都高,MnPm^-阴离子团簇的垂直电离能与实验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镍小团簇的基态结构和能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upta势来描述Nin团簇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的遗传算法优化计算了Nin团簇(n=2-23)的基态结构和能量,给出了结构和能量随原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其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计算Aln(n=2~22)团簇构型和能量变化,依据量子化学方法,应用Gaussian 03程序中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6~31 G基组对Aln(n=2~22)团簇构型和能量变化进行最基本的理论研究.通过改变Aln(n=2~22)团簇中Al原子数n的值,分别在相同的理想条件下计算,求得Aln(n=2~22)团簇的稳定构型、结合能、HOMO-LUMO能隙和平均键长.利用Gaussian 03的输出结果,将实验结果与参考数据进行比较,归纳总结Aln(n=2~22)团簇稳定构型、结合能及平均键长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使用理论计算方法对P6团簇及其离子的同分异构体和Pn(n=2-10)系列团簇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分子构型进行几何优化、振动频率分析和结合能的计算,讨论了P6团簇得失电子前后构型和能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由正四面体P4派生出的结构在能量方面具有优势,而且离域分子轨道对这类团簇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涵DFT中的BLYP方法,利用DND数值基函数组,对ZnSe2和Zn2Se团簇的可能结构分别进行优化,得到了他们的低能态平衡结构,并计算了结合能和振动频率等物理量.分析了两种团簇的稳定性,发现ZnSe2团簇的稳定结构的结合能比Zn2Se团簇的大,意味着从能量的角度ZnSe2团簇更稳定.同时分析了两种团簇的最高占据轨道与最低轨道之间形成的能级间隙,得出两种团簇均具有导电性,且ZnSe2的导电性比Zn2Se的导电性强.  相似文献   

10.
在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对GenSimC5(n m=2,0≤n,m≤2)团簇进行了全电子、从头算研究.优化结构和频率分析表明GeC5Ge、SiC5Si、GeC5Si团簇的基态都采取单重态的线性结构.结果证实了在这些二元或三元富碳团簇中,最强、最多的CC双键的形成主导团簇同分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对Aln团簇与O2桥吸附的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从而确定Aln团簇与O2桥式吸附的可行性.利用Becke型三参数密度泛函模型,采用Lee-Yang-Parr泛函,在6-31++g(d,p)基组条件下对所有结构进行优化,确定所有构型均无虚频率的情况下,得到Aln团簇与O2桥式吸附的几何结构、稳定性、最高和最低占据轨道以及能隙、解离能、平均原子结合能和吸附能等相关参数.进而对AlnO2团簇(n=1~9)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l(nn=l~9)团簇都能很好的与O2吸附,Al2O2团簇具有最大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广义梯度近似下的交换关联泛函PW91和双数值极化函数基组DNP,对氧原子掺杂的铁团簇FenO(n=3~13)的稳定性和电磁特性进行了研究.相比于纯铁团簇Fen(n=3~13),氧原子的掺入提高了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化学惰性;铁氧团簇的结合能随着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除Fe10O外,团簇中氧原子的位置总是位于团簇的表面;通过计算FenO结合能的二阶差分发现,Fe6O,Fe9O,Fe11O团簇是相对稳定的幻数团簇,氧原子的加入使团簇的幻数发生了改变.在FenO团簇中总磁距与氧原子电荷转移的多少有关,当n>7后,电荷转移量增加,磁距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3.
将Huckel一Hubbard方法推广应用于研究只有一个S价电子元素(用字母A标记这类元素)的团簇.计算了结构为团簇的S价电子体系能量,并且计算出了A3、A4团簇的最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4.
铂、铑及其合金团簇因其催化活性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深入了解Pt-Rh纳米团簇的结构和电子特性,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并确定了不同组分PtnRh38-n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同时,在对其合金团簇结构研究后发现:Pt原子倾向于占据团簇表面,而Rh原子倾向于占据团簇内部,从而形成了Rh(核)-Pt(壳)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团簇对CO分子的吸附性,发现CO更倾向于吸附在PtnRh38-n团簇表面的Rh原子上,根据电子态密度分析,其原因是费米能级附近的d电子贡献主要来自Rh原子。以上研究结果对于Pt-Rh中等尺寸合金团簇的结构形成、电子性质以及CO分子的吸附性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为双金属团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卡里普索结构预测程序方法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GENEC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Al_nI(n=212)团簇的平衡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结果显示:A1_nI团簇的基态构型随着n的增加由平面结构向立体构型演化,形成了I原子的戴帽结构;I原子的掺杂使AI_nI团簇的稳定性增强.电荷分析指出I原子总是占据负电荷,并且I原子内部发生sp杂化.  相似文献   

16.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近似下,用Gausslan98程序研究了AunZn(n=1~8)团簇的各种几何构型,得到它们的基态结构、平均结合能、平均键长,计算了团簇的垂直电离势、电子亲和能及基态能级分布,讨论了团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近似下,用Gausslan98程序研究了AunZn(n=1~8)团簇的各种几何构型,得到它们的基态结构、平均结合能、平均键长,计算了团簇的垂直电离势、电子亲和能及基态能级分布,讨论了团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密度泛函B3LYP/6-311 G(2df)理论,对B_nC_mN_l(3≤n m l≤5)三元微团簇进行结构优化.计算表明硼碳氮三、四原子团簇B_nC_mN_l(n m l=3、4)的基态为直线结构,分别为:BNC(C_(∞V),~1∑)、BBCN(C_(∞V),~2∑)、NCCB(C_(∞V),~3∑)、NCNB(C_(∞V), ~2∑).五体团簇BC_2N_2(Cs,~1A)基态是折线构型,B_3NC(Cs,~1A)、BCN_3(C_(∞V),~3∑)为平面结构,而B_2C_2N(C_(∞V),~2∑)、B_2CN_2(C_(∞V),~2∑)C_3BN(C_(∞V),~1∑)则采取直线排布.分析表明相对强键的形成主导团簇同分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与同原子数的富硼团簇分子比较,富碳氮团簇具有更大的稳定化能.在相同的理论水平上,预测了所有基态的红外频率和相应的振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第一次性原理计算Al4团簇的重心吸附在NaCl表面上两种桥位,两种空位,在Na原子顶位及Cl原子顶位的结构、平均每个Al原子的吸附能、最低的Al原子和NaCl(001)表面原子之间的距离和磁矩。结果表明,Al4团簇的重心吸附在NaCl表面上Na的顶位是最稳定的结构,吸附能最大,总能最大,最低的Al原子和NaCl(001)表面原子之间的距离最小,但团簇的磁矩为0tzB,其他位置Al4团簇则保留其在自由空间的磁矩。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电子结构图外推出了最外层只有一个s价电子元素(用字母A标记这类元素)的团簇(An,An±)当n=7,8时的线性结构的s价电子体系的基态能量En,两相邻团簇的s价电子体系的能量差△E=|En-En-1|与原子数n的关系显示出与实验相符合的奇偶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