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育"师本课程"就是为学生成长服务,为每一个学生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课程。德育"师本课程"的研发是德育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需要、德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应源于教材、基于学情、立于资源且需要付出很多很多努力。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7,(9):84-87
德育课程体系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它包括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两个维度。但是,目前我国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存在明显的缺陷:内容空心化、课程设置失序化、课程实施方式简单化等,已经严重影响学生"从自然存在物转化为社会存在物"的进程和速度,因此,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再造:要以学生的生活现实为依归,重构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德育课程内容;遵循教育规律,建构梯级递进的科学德育课程;激活、整合德育资源,建构校本德育课程,让课程内容"实心化";活化课程实施方式,重践履,让德育课程体系回归生活,向主体性"复位"。  相似文献   

3.
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三阶段六步骤"教学模式是将"课前准备、课中学习、课后实践"三个阶段和"设定主题、搜集资料、分享交流、形成报告、总结提升、实践升华"六个步骤紧密结合的过程,以此来真正的做到将德育课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德育过程与德育课堂相结合、知识分享与学生实践相结合,进而为学生搭建德育提升的平台,真正发挥德育的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4.
德育校本课程是新时代下国家对德育工作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尝试,德育校本课程的关键是如何开发建设校本课程的研究。本文力图通过研究建立一种适应高中学校,具有地方特色,对学生道德成长发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回到学生生活中去,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使德育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美国在《为大学、职业及公民生活做准备的社会科州立标准框架:提高K-12年级公民、经济、地理和历史学科严谨性的指导》(C3框架)中提出了推动探究在课程实施中落地的指导框架——"探究弧"。该框架围绕问题、概念、证据和行动四个维度对社会科课程的实施进行指导,意在通过探究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相关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为更好地参与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我国德育课程可以考虑借鉴"探究弧"将学生发展作为核心的理念及其在课程方案设计、跨学科教学实施和教学过程中多种能力融合培养等方面的经验,提升德育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生活·实践”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新模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新视界。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凸显以生活为中心,倡导学生在具身生活实践中全面发展。分析“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校本德育课程的内涵;透析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原则,建构“立足三个岗位、弘扬四种精神、争做五好学生”为宗旨的校本德育课程,并设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主题活动。通过创设生活实践教育场馆,在学生获得多元生活实践体验中,推动“生活·实践”教育与校本德育课程内容的双向对象化,在互为转化中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精神发展和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7.
莫建明 《师道》2007,(10):35-35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离开德育谈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故今天,我们希望中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就不能不将目光更多地投射到德育问题上。德育要"贴"心。德育即生活。"贴"心就是德育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就在身边,就在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开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小学德育课程设立为"品德与生活"(小学1~2年级)及"品德与社会"(小学3~6年级)。小学德育新课程在道德观、课程观、学习观上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体现在改变传统的知性德育模式,倡导德育"回归生活";改变课程的唯知识论,主张德育课程经验论;反对学生单向的德育方式,提倡多向的德育方式等方面。历经十余年,我国小学德育取得了不容置疑的进步,其鲜明的特点是小学德育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但是,德育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为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从"微时代"的背景出发,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特点,提出了"大德育"的"小课程观"设想,旨在从德育微课的特点和作用、构建和定位、平台和支撑等方面进行研究,让德育工作系统化、内涵化、创新化;此外,在实践基础上对德育微课的开展提出合理设想,让德育回归生活,贴近生活,使得学生的思想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德育课程成为学习的重要课程。幼儿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对幼儿的教育应引起教师及家长的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强调以人文本,对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对幼儿的德育,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契机"与"情境"是幼儿德育课程的重要资源,其广泛存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德育课程是落实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班本德育课程"的实践是一种新的探索,其目的在于增强德育课程对班级及学生的适应性,使非小班化学校更好地贴近"生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目前班本德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家庭教育缺少延续性、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冲击、教师理解不够深入、受到现实教育环境的影响等问题。通过小型化、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班本德育课程实施,可以促进班本德育课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让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精髓,依然具有其旺盛的生命力,有助于我们解决传统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的弊端,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让德育全面回归生活,能使理论与生活实践切实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姚建安 《新教师》2020,(2):14-15
养正中心小学长期以来积极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念,尝试将"养正德育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化整合,构建了一系列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德育文化的策略,让两者共融合共促进,使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并驾齐驱,创建了德育教育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14.
陈庭  陈再新 《中国德育》2013,(19):56-57
微型德育课程是指选取生活中直观反映具体德育内容为中心而设计的,通过对事件的内涵剖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等多方位渗透的多功能课型。与传统的德育方式比较,它具有切入点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结合我校德育的困局,我们确定了"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德育目标,并努力通过微型德育课程予以实现。一、生活化微型德育课程的内容我们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按年段、分层次确定了课程工作的目标和  相似文献   

15.
文化哲学提供了超越传统德育课程理解的实体本体论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方法基础。通过对德育课程知识"空壳化"、德育课程资源"单一化"与德育课程实施"无人化"的现实批判,借鉴文化哲学的方法原则,提出德育课程变革就是摒弃教授化德育课程走向学习化德育课程,确立学习化德育课程知识观、德育课程资源的整合观与德育课程实施的学习者本位观。这体现了学习化德育课程的人本取向,确立了学习化德育课程提升人的精神生命的文化优化实践活动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6.
德育唯有回归生活,“贴地而行”,才能焕发活力,取得实效。具体表现为:德育课程生活化,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综合相关课程,开辟一条通向学生生活的渠道;德育方式多样化,包括说理教育、榜样示范、陶冶教育、道德操练、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方式;德育评价多元化,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指向学生生活的动态综合、多元开放型德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课程难上这是很多高校德育教师的共识,师范院校的德育课堂也处境尴尬.在小学教育专业《德育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讲授道德小故事、集体讨论学习、加强案例教学等一系列尝试,促进师范院校德育课程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高校德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际效果不佳,存在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德育实施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只重目标不重过程等问题.提高德育实效性应使德育课程非专门化,在课改中全面渗透德育因素;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以"无为而无不为"对抗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使德育成为践履之学;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培育道德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文本式的德育课程只能影响学习者道德发展的一个层面,基于其上的道德发展只能是畸形的发展。只有建构生活化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道德发展才可能是全面的、健康的发展。文章从社会道德文化、学校道德生活和学校道德教育活动三个系统方面建构生活化的德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德育课程是德育活动的基本载体。改革德育课程,选择德育课程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德育价值的首要出发点。德育课程改革通过学科德育课程表达或嵌入德育价值,以隐性德育课程渗透德育价值,用校本德育课程传达德育价值,是未来德育实践新价值观的基本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