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山东南部,有一座小山名为郗山。郗山与微山岛隔水相望,山上有一座大墓,墓碑上书:东晋太尉郗鉴之墓,系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笔。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2.
西夏陵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总面积50平方公里。规模宏大的西夏陵里究竟有多少座陪葬墓?这个历史之谜最近有了新的进展。不久前考古人员又陆续在陵区内发现60座陪葬墓,从而使西夏陵陪葬墓的总数增加到253座。专业人员还基本搞清了陪葬墓的分布情况。按陵区地貌和陵墓遗存格局将50平方公里陵区自南向北分为4区:1区以一、二号陵园为中心,有62座陪葬墓;2区以三、四号陵园为中心,有65座陪葬墓;3区以五、六号陵园为中心,有108座陪葬墓;4区以七、八、九号陵园为中心,附近残存18座陪葬墓和一座西夏祖庙。253座陪葬墓可分为夯土冢、土家冢、积石冢三…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50年代,豫北辉县固围村发掘了3座大墓,关于其墓葬的年代和国别问题,由于各方面认识上的原因至今悬而不决。笔者通过仔细分析《辉县发掘报告》的材料,在研究辉县琉璃阁东周墓地的基础上,以东周时代大量年代相对确切的墓葬材料进行对比分析,从固围村战国大墓出土的遗物、墓葬形制、墓道墓向等方面深入探讨。结合文献记载,认为这几座大墓为战国中期魏国仅次于王以外的高级贵族或王室成员墓,而非学术界普遍认为的魏王之墓或赵王之墓。  相似文献   

4.
这座古墓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古代埃及法老的墓,他死的时候才18岁,名叫阿蒙……在埃及有个叫国王山谷的地方,是法老们的墓地。人们都说,其中的一座古墓会吃人。这座古墓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古代埃及法老的墓,他死的时候才18岁,名叫阿蒙。人们在他的墓里发现了许多珍宝:金马车、金杯金碗,还有数不清的珍珠和钻石。  相似文献   

5.
武官村大墓     
初中《中国历史》(修订本)第21页“武官村大墓”,是中国科学院考古工作者1950年和1976年两次在河南安阳市洹水(安阳河)北岸的武官村北面约一公里处,发掘的一座商代晚期墓葬。以前的教材或一些参考书上称它为“商王大墓”。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简史》第33页图一八,就还是称“商王大墓”,两者实际是一个墓葬。为什么改名称呢?这是因为解放前后在安阳和全国其它地方还有一些发掘,在殷商王陵墓中,武官村墓葬还不算是最大的,只能算是个中型墓,就武官村发掘的墓葬,它算是较大的,故改名武官村大墓。  相似文献   

6.
河南南乐县福堪镇宋耿落村南有一座古墓群,其中最南端一墓冢形制最大,今人多称之“赫胥陵”。然而,1978年、1999年文物部门分别对其中三座墓葬进行发掘,确认此为东汉古墓葬而非赫胥陵。一时间各种质疑、猜测莫衷一是。经考证,一号墓墓主人是东汉桓帝年间宦官、东武阳侯具瑗;二号墓即南大冢墓主人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东光侯、东郡太守耿纯;三号墓及其未发掘之诸小墓冢属耿纯家族墓。  相似文献   

7.
河南南乐县福堪镇宋耿落村南有一座古墓群,其中最南端一墓冢形制最大,今人多称之"赫胥陵"。然而,1978年、1999年文物部门分别对其中三座墓葬进行发掘,确认此为东汉古墓葬而非赫胥陵。一时间各种质疑、猜测莫衷一是。经考证,一号墓墓主人是东汉桓帝年间宦官、东武阳侯具瑗;二号墓即南大冢墓主人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东光侯、东郡太守耿纯;三号墓及其未发掘之诸小墓冢属耿纯家族墓。  相似文献   

8.
新近在南京仙林灵山考古发掘的萧子恪墓,是迄今所见第四座墓主确凿无疑的南朝齐梁宗室墓。萧子恪一门济济多士,而据出土墓志,可知萧子恪本人亦曾对南齐"永明体"的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出自彼时第一流高门王谢子弟手笔的萧子恪墓志,也为澄清南北朝时期由两人分工合撰同一篇碑志文字这一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提供了又一件弥足珍贵的实物材料。萧子恪墓的考古发现,对于探讨南齐宗室墓在京师建康的分布、南朝墓葬的形制构造与所对应的品秩爵位乃至分期断代,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萧子恪墓出土文物与有关现象的分析,对于重新审视早年发掘的灵山南朝大墓与尧化门老米荡南朝梁墓的具体时代与墓主身份等问题,也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墓葬的形制与结构判断,西高穴大墓应该是一座东汉晚期的高等级贵族墓;由出土的圭可以确定其是一座东汉晚期的某一个王的墓;由出土的具有“魏武王常所用”铭文的石质器物,可以进一步确定西高穴大墓的墓主人是东汉晚期被封为魏王、死后曾被谥称为魏武王的曹操.因此,考古学界对于西高穴大墓即曹操高陵的判断正确,定性准确.以两宋为界,北宋以前,曹操高陵的所在,文献中一直有明确的记载,不存在疑问,更没有所谓疑冢之说.自南宋始,曹操“七十二疑冢”说产生并流布开来.究其原因,这主要与曹操高陵的西晋被盗以及后来北宋的修复有关.曹操墓在西晋被盗后,墓葬暴露,其所在成为尽人皆知的事实.北宋对曹操墓的修葺与保护,使曹操高陵因被盗而形成的识别标识湮灭;加之地表植被的恢复,原本“不封不树”的曹操墓与周边环境统一,外表已难辨识;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北宋灭亡,守冢户逃离,曹操墓就渐渐成为人们不知所在的疑问.  相似文献   

10.
你听说过存活了千年的猫和万年的蛙没?这里就有几个小故事:1990年初,埃及考古学家在发掘一座4000年前的古埃及法老墓时,发现了一只守在墓旁边的早已绝种的猫科动物。这只活生生的、闪着两只黄绿色大眼睛的雌性大灰猫,像一只小豹那么大,这只猫拱着背嘶嘶乱叫,令人毛骨悚然。当它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对《五人墓碑记》中“加其土封”的注释是:“修建一座大坟。土封,指坟墓。”这一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泉州北门外潭尾“蒋厝山”上,发现一古墓,初步认为系泉州明代进士蒋光彦之墓。 古墓有墓门、墓厅、墓室、墓埕,无碑字,有如“无名墓”。蒋氏族人世代相传称这一古墓是明代进士蒋光彦之墓。泉州市考古队长陈鹏鹏现场分析认为,这是一座具有明代风格的古墓,古墓为糖水灰所筑。  相似文献   

13.
2001年3月,山东陵县神头镇东街发现唐代古墓一座,墓中出土墓志一方、秦王镜一面、陶器一宗.经考证,志文所载墓主远祖"蒨"当为汉代大臣东方朔.该墓墓志的发现,为研究东方朔故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僧人的祖茔墓地。这里塔多如林,现存古塔243座,其中塔林内墓塔228座,周边佛塔和墓塔15座。塔建于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七个朝代,跨越1131年,为全国第一大塔林。现存的塔额、塔铭、塔碑290多方,记载有关佛教禅宗传承谱系、少林寺沿革、僧兵抗倭、高僧传略、僧葬制度、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等内容。古塔的类型多样,形制各异,突破时代法式工艺,传承地方建筑特点、不同时代建筑材料,以及塔林反映的造型艺术和雕刻、书法艺术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宗教史、建筑史、艺术史研究价值,是一处鉴定古塔的标本室,是一座露天的古塔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五人墓碑记》中“加其土封”的注释是:“修建一座大坟。土封,指坟墓。”这条注释不明我国古代文化常识。  相似文献   

16.
综合     
西安发现秦始皇祖母陵墓经过一年多考古勘探、发掘与仔细研究,考古专家近日认定,西安市长安区的一座大型陵园的主人是秦始皇的祖母。该墓葬是迄今已发掘的“中国第二大墓葬”,也是最大的具有4条墓道的墓葬。专家认为,此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变迁,尤其是秦始皇陵墓的建设与规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这座陵墓的墓主人,在挖掘初期,专家们就依据历史文献和秦国陵墓的规律等认为,它有可能是秦始皇祖母夏太后的陵墓。随着考古工作的展开,在试掘两座陪葬坑时,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皇帝级别的6匹马拉的两辆马车,即著名的“天子…  相似文献   

17.
最近 ,首都考古工作者在北京石景山区老山考察发现一座西汉时期大型陵墓。目前 ,这座陵墓正在发掘中。这座陵墓建在老山的东南山坡 ,西北枕靠老山主峰 ,东南是开阔的平原 ,不远处有一条小河。墓的外观呈覆斗形土山状 ,南北宽 55米 ,东西长 60米 ,高约 12米 ,顶部四周为缓坡。墓的封土从上到下分别为垫石夯层、夯土层、垫土层、白膏泥层和木炭层 ,最下层有墓室顶板。墓为“凸”字形墓 ,墓口南北长 2 4 5米至 2 6米 ,东西宽 2 2米至 2 3 5米。墓道长 2 4米。尚未发现盗墓痕迹。今北京地区在西汉时期 (公元前 2 0 2年—公元 8年 ) ,分别隶属于…  相似文献   

18.
北周宇文猛基、北周李贤夫妇墓、北周田弘夫妇墓、隋史射勿墓、唐史索岩夫妇墓、唐梁元珍墓6座墓葬出土了众多壁画,本文主要介绍壁画的揭取和保护以及壁画保存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这座古墓是一位年轻英俊的古埃及法老的墓,他死的时候才18岁,名叫阿蒙……国王想了想,说:朋友,跟我来吧。他们跟在国王的马车后面,不到一分钟,就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前。雪花弯腰想摸摸那些漂亮的花朵,结果又是什么也没有。这座宫殿从外面看很大,可是里面只有一间屋子。在靠墙的一边,还放着一张挺大的金床,金床四周的栏杆上有雕刻的金兽头。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1月,因城市建设之需,长沙市考古队在长沙市大托铺机场口发掘了一座古墓,通过棺内青石板制的墓志铭,确认墓主人为曾国藩之侄孙、曾国荃之孙曾广江。该石刻现存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石刻铭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