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二者紧密相连并相辅相成,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英汉翻译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英汉思维方式的转化。介绍了英汉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表现,针对英汉思维表达的不同方式,从词语层面和句子层面具体阐释了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并提出了排除思维差异对翻译消极干扰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颖 《培训与研究》2009,26(1):125-127
思维是翻译活动的根本基础。从思维的民族性入手,对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可揭示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因此,在翻译中必须采取调整手段,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3.
从英汉思维差异看英汉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是翻译活动的根本基础。从思维的民族性入手,对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可揭示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因此,在翻译中必须采取调整手段,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思维模式体现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而逻辑思维又是翻译活动的基础。本文拟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水平上的不同表达方式出发,初步探讨了英汉思维模式差异与翻译活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英汉文化差异中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各有其独特的神韵,了解英汉思维差异对理解英汉句子的结构差异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翻译实例说明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指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重现英汉思维差异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二者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本文拟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比英汉思维形成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揭示英汉思维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进而探索英汉互译中排除思维方式消极干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教导学生在英汉互译时把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影响考虑在内,使他们在翻译时注意转换思维方式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文章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思维方式的差异给翻译教学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消除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从英汉思维方式差异谈对学生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101-103
翻译不但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是翻译活动的基础,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许多困难,正是由于英汉思维差异而造成的。翻译教学不仅仅是翻译技巧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翻译不但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是翻译活动的基础,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许多困难,正是由于中西思维差异而造成的。本文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入手,对汉英翻译过程中主语的确定进行探讨,一斑窥豹,以说明思维方式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李丽  高宪礼 《文教资料》2007,(10):109-111
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交际活动。思维与语言紧密相连。本文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入手,探讨英汉思维模式在语言上的表现,揭示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寻找翻译中思维模式移植与转换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1.
英语学习者时常会把本国的语言习惯、思维定势移植到英语学习中,以本族语言结构标准去比照英语语言结构.作者主要分析英汉思维差异以及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英语学习者时常会把本国的语言习惯、思维定势移植到英语学习中,以本族语言结构标准去比照英语语言结构。作者主要分析英汉思维差异以及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语言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环式与线性"、"整体与分析"、"感性与理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中英文化形态、民族心理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不同,这种差异也导致中英语言在语句、结构、词义上的不同。为此,要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在英语语言认知中应注意其文化性、本源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思维方式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反映。中国与英语国家分别具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因此在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上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对等性出发,通过分析中英文语言(主要是字词层面)的不同之处,可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这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思想和化的直接体现。一定的民族语言与一定的民族性和化特征相联系。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化倾身构成不同的思维定势,在各自民族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中反映出来。本从字、词语、句法等层面,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汉、英语言中的表现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梁华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5):108-110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体系下,中国人和西方人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在于重视内敛、求同、和谐,而西方人则重视外倾、求异、开拓。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受母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而出现种种语病或错误。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特点,克服母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发展批判性思维,进行主客体思维转换。是提高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荀况的《劝学》和培根的《论求知》为例探讨了议论文中的中英文思维方式差异。认为中文议论文中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综合型、具体型、主体型和崇尚集体主义,而英文议论文中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分析型、抽象型、客体型和崇尚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不同,英汉句子的结构与思维方式也存在一些差异。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词汇的文化内涵、言语风格、语言的语用研究、非言语交际以及篇章结构等,对语法结构体现的文化特性讨论较少。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上的差异探讨中西方化精神和思维方式的异同也是一种很好的中西文化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汉英旅游平行文本的对比分析,发现他们具有相似的写作动机和文本功能,但由于汉英民族的思维差异,二者在语言特点、信息功能、审美习惯、认知图示、文体风格上表现出较大的不同,这些不同又影响到《昭通旅游导游词》这类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以英汉民族在思维顺序,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作基本的分析和描述,从而对英语、汉语表达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初步的比较,使英语学习者了解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与民族思维习惯的联系,从而更好的掌握英语语言的习惯表达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