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阅读的好处,人们可以一口气说出很多:阅读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阅读可以获取广博的知识,阅读可以提高人的学习能力,阅读可以改变人的气质,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命运,阅读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据统计,现今中国人的年人均阅读量不够5本书,国人匮乏的阅读量向我们敲响警钟——增加国人阅读量刻不容缓。为什么中国人不喜欢读书?笔者认为,根  相似文献   

2.
朱永新 《教师》2010,(10):1-1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在学校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然而,有调查显示,目前,包括教科书在内,中国人均每年读书量只有5本,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现象令人担扰。如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已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让学生喜欢阅读更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贺灵 《教师》2014,(16):34-34
正书籍是人类通向文明的桥梁,知书则达礼,读书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犹太人更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之一,不论在人均购书量、读书量,还是出版量上,都名列世界前茅。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把读书当成习惯。然而在我国,很多父母并没有特别关注孩子的阅读,因此,很多孩子对阅读兴趣不大,更不用说养成阅读的习惯了。我一直认为,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阅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基础,因此,我把营造书香氛围作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我们班现在大部分孩子都喜欢上了阅读,我主要做了四件事: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在学校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我认为,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是中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可以采用三点做法:首先培养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读书。其次上好阅读课,使学生"个性"读书。最后,加强方法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来说,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皮果罗夫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现在家长都说孩子喜欢看电视,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电视能够带来多种感觉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欣赏的兴趣.对于文本阅读,老师也知道多数学生都怕读,也知道有的学生想读书,但不知怎么搞的,读着读着就困了.  相似文献   

8.
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这些至理名言揭示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小学低年级阅读是增加学生识字量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以文本为依托,深入阅读感悟利用课本文本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感情。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要分层次、形式多样,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首先让学生在朗读中认识字,然后,朗读中要边读边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一本好书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为它对人类的精神活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小学阶段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对小学生而言,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至关重要.事实也证明,如今的素质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广泛阅读已成为学生的必须课.小学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素近书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阅读热情,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为伍,在“广泛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赵淑萍 《教育》2011,(33):48
伴随着时代发展,课外阅读不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已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受升学压力、社会风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反而越来越淡薄,甚至不喜欢读书、厌恶读书。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学校是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的空间。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不但要阅读,还要重视专业书籍的阅读。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不读专业书籍的教师怎样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心智。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书不仅影响个人,还影响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摸索,探究出些许让学生爱上阅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曾经说过:"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校十分重视读书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引领作用,组织全体学生积极阅读也就成了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在教学中,我们应科学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实现大阅读理念,让学生在读书中提升文化品位,积淀阅读素养,形成个性能力和特长。  相似文献   

15.
当前很多地方农村留守学生阅读名著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阅读面窄、谈书单一,近一半农村留守学生喜欢读漫画卡通书籍,30%左右的学生喜欢读故事书,而需赏析品味的经典名著对学生的语青感染力履得太过贫乏。二是学生的读书时间没有得到保证,多数留守学生无读书计划,尤固定的读书时间,从而造成学生年阅读量不达标。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有读书的需求,但是阅读的主动性、持久性较差,阅读的时间太少,每天的阅读量不多,很多人假期也不能做到有计划地读书.有的学生虽然阅读的内容较广泛,但读书前没有明确目标,读书时不能做到边读边想,对内容产生的疑问较少,读书后也缺乏交流和思考;有的学生只做些好词好句的摘抄,写的读书笔记也不多;还有的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分析能力较弱,在阅读中显得盲目,只喜欢故事类读物,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而缺乏对优美词句的欣赏和思想内容的领悟.这些都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呢?下面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是一个素质高的民族。一个人如果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那他就会不断进步。读书使我们掌握知识,接受文化,训练思维,陶冶情操,提高认识,优化素质。好的读书习惯应从小培养,而语文老师的引导对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营造书香氛围首先利用有关读书的图画、学生的书法作品、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墙上悬挂名人名言、名人肖像等,使教室成为学生喜爱的精神家园,学生被这优美、良好的环境所吸引,产生读书的欲望。其次教师要喜欢阅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了解学生所读的书,阅读学生爱读的书籍,与学生比赛阅读,拉近与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面对新的目标任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坚持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呢?一、通过创设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浓郁的书香教室文化。教室文化是一种硬文化,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着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一个不凡不俗、清新雅致的教室书香环  相似文献   

19.
正多角度有效阅读是拓宽知识、提高记忆、促进学生思维的基础,又是一种再创造知识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具有个性阅读能力,就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中去,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多角度指导学生有效地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使之阅读功底厚实,达到提高阅读的效果。一、多角度有效阅读教材的指导策略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就是要求  相似文献   

20.
喜欢读书的人是幸福的人,因为他除了拥有五彩斑斓的现实生活,还拥有另一个更为广阔也更为丰富的世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也是重头戏,通过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书可读,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