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风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是他继主编《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之后,在儿童文学史研究方面的又一新创获。这部文学史以史家的眼光,将影响儿童文学发展的内外部原因结合起来分析,予以整体把握,将建国以来的儿童文学分成四个阶段,即:1949——1959年;1960——1965年;1966——1976年;1977——1988年。整部文学史即以这四个阶段分为四编。如果把每一编第一章的标题联缀起来,是十分有意思的:“社会主义儿童文学的诞生”、“在曲折中前进的儿  相似文献   

2.
《浦漫汀儿童文学论稿》,浦漫汀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浦漫汀的儿童文学论稿》之所以叫“论稿”,是因为书中不只选录了短篇评论与论文,还编进了专著《安徒生简论》和《从古代至建国初期的儿童文学》。短评与专著皆为有“评”有“论”、有“析”有“叙”的短、长不等的文章,似乎惟“论稿”二字方能更全面地  相似文献   

3.
1988年以来,我在《大众电影》和《中国摄影艺术论文集》中撰文,提出让摄影报告文学这一载体在中国摄影界“正名”(国外早已有之),并浅析了这种模式的特点和作用。两年来,我的同行们进行了一些实践,从读者和有关专家的反馈中看到,这种似乎“非驴非马”的体裁的确能打动人,尽管它目前未成为“主潮”。唯恐其自生自灭,于是乎,又来它一个“再论”——不过已包含着一定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4.
刘彩珍 《中国出版》2014,(17):59-61
五四时期,以周作人倡导的儿童本位论和以文学研究会推动的儿童文学运动,掀开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新的篇章。但是,随着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经过持续多年的战乱,使得接续儿童文学运动倡导的“为儿童而艺术”宗旨的报刊非常有限。就在这场现代儿童文学运动迫切需要复活成果的关键时刻,上海《大公报》副刊《现代儿童》组织了一批深受现代儿童文学观念洗礼的编辑群体,在儿童文学的创作、翻译、理论等多个方面回应了这一时代要求,并逐步成长为抗战胜利后推进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报刊。  相似文献   

5.
人类自从有了荷马,便有了荷马式的痛苦和感叹;自从有了伊索,便有了伊索式的幽默和微笑。幽默本身就是一种大智慧和大才华,它消解了严肃与正经,却因此获得了一种难得的亲和力。西方甚至有言:“只有幽默才是真正的民主。”以倡导和凸现幽默品质、游戏精神和快乐理念为己任的“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丛书,最近又推出“董宏猷系列”三种:《天上掉下个胖叔叔》、《老鼠为什么爱大米》和《快快乐乐写作文》。这三本书既是作家个人近年来一个重要的创作成果,也是中国幽默儿童文学领域里的一次新的收获。这个旋律来自“胖叔叔”这个喜欢唱歌和拉小…  相似文献   

6.
李慧 《出版参考》2010,(6):21-23
作为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一线作家之一,梅子涵的儿童文学之路开始于1979年,距今已有三十又一载。从《马老师喜欢的》到《老丹们的浪漫故事》《警察游戏》,从《女儿的故事》到《儿子哥们》《戴小桥系列》,从《李拉尔系列》到《星期六童话》《晚上的浩浩荡荡》,从《树叶与小鸟》到这两年刊载于报刊杂志的短篇如《麻雀》《侦察鬼》《妹妹》等,从《浪漫简历》到《阅读儿童文学》《相信童话》,从《儿童小说叙事式论》到《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他一直认真地拓展这条属于他的道路,把它隆重地延展到儿童的生命与呼吸问,隆重地延展向未来。  相似文献   

7.
《出版广角》2013,(1):64-73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作者:高洪波等编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版权输出时间:2011年8月上榜理由:"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推动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经典影响人类,必然是从儿童开始的。阅读经典能够让心灵获得与智者甚至大师对话的机会,从而使心灵具备强大、细腻、宽容等优秀品质。儿童文学经典作为儿童文学领域传播高尚价值观的载体,无疑也有这样的功能。《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  相似文献   

8.
对于比较关注儿童文学的人来说,《2000中国年度最佳儿童文学》这样的作品集的出版无疑是极有意义的。2000年哪些作品荣登“中国最佳儿童文学”的宝座呢?由这些最佳儿童文学作品所勾勒的2000年中国儿童文学文坛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对这本书的阅读。 《2000中国年度最佳儿童文学》是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从众多儿童文学刊物中筛选出来的年度最佳作品集。阅读此书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过去一年儿童文学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趋向。其所选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少儿特点鲜明,反映出当今儿童文学创作的最…  相似文献   

9.
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结晶,更是屹立在世界之东方、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正是在这丰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孕育出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国传统艺术,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学》则是目前研究的较新成果。本书上编“中国传统艺术流变”力图在概括各个艺术门类史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描绘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总体历程,以史为主、史中有论,始终坚持将中国传统艺术放置于中华文化史的大背影下来阐释。中编“中国传统艺术概论”通过创作论、鉴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中国诗学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其学术渊源并不是单一的,它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中逐渐形成的,可以说它是两学东渐之后的新国学之一。刘怀荣先生的新著《中国诗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把“重新认识传统和阐释传统的理论术语”作为研究重点,“同时也直面两方乃至其他民族的文论”,不拒绝借鉴“外来思路”。这种以“综合创新”的态度对中国诗学的研究,体现了对近代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走出死胡同》(以下简称《(?)出》)分方法论,特征论,结构论、典型论、前途论五章,纵横交错地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它把传统文化的总体状况概括为“封闭下的开放,开放中的封闭”,从而在这一总评估之下展开各分题论述。大致说来,这本书有几个特点值得读者重视。其一,著者视野开阔,对许多方面问题皆有论述,能注意用口语化的语言论述学术问题,使  相似文献   

12.
再论“妖魔化中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再论“妖魔化中国”□李希光[编者按]本刊1996年第5期曾经刊登李希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美国传媒是如何讲政治的》一文。刊发后不久,一本由他参与写作的相同名称的书在北京问世,并引起国内外舆论界的关注与重视。《再论“妖魔化中国”》可视为前文的续...  相似文献   

13.
潘燕杰 《大观周刊》2011,(44):246-247
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一一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图画见闻志》)从南朝到现代,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燕 《出版参考》2010,(11):34-34
《戴小桥全传》是我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的代表作之一。书中的主角是一群活泼、热闹,甚至有点浩浩荡荡的小学生,书里写的正属于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拥有的日常生活故事,也写着属于他们的“玩的童年”的快乐,还有游戏里的想象力和智慧。从世界儿童文学的层面观看,《戴小桥全传》应该归属于其中的“淘气包”一类,在这一类之中,法国的《小淘气尼古拉》同样出色并行文于前。因而人们常常把《戴小桥全传》和《小淘气尼古拉》联系起来,认为戴小桥就是“中国的小尼古拉”。  相似文献   

15.
程骥 《中国出版》2022,(S1):63-66
《风雷顶》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创作的抗战题材少儿小说。这本书入选2021年“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6-7月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百本入围图书名单等。《风雷顶》2021年6月面世,3个月实现销售1万册。可以说,这本书是双效俱佳的儿童文学精品。注重质量,作家八改书稿在我的电脑里,静静躺着八个不同版本的《风雷顶》文件。八个版本,记录着作者刘海栖先生在一年时间里对《风雷顶》反复地修改、  相似文献   

16.
儿童出版物一直忠实地记录并呈现着儿童文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其中,一系列丛书的出版对推动儿童文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商务印书馆早期的"说部丛书",就翻译有史蒂文森的《金银岛》、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等儿童文学作品;而1909年孙毓修编辑的"童话丛书"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最早的一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儿童文学的精神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童话》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装帧精美,内涵独特、深邃的儿童文学佳作,体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精神追求。蕴涵着丰富的艺术内容,体现了作家高超的艺术技艺。全书是由 《牛郎织女》、《小渔夫和公主》、《碧玉蝈蝈》、《亲亲的蛇郎》、《欢喜河娃》、《含羞草》、《猎人海力布》等11篇中国民间  相似文献   

18.
《出版文化史论》(以下简称《史论》)是章宏伟新近结集出版的出版史论文集,分上下两编,上编研究中国古代出版史,下编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出版活动。 本书虽然是单篇论文的结集,却有统一的构思和体例,并不使人感到零散杂乱。例如:上编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两宋出版业的四篇考述,都包括社会概况、图书政策、图书形态或形制、编校活动、出版物、图书贸易等方面的内容(隋唐五代和两宋增加“刻书事业”),已涵盖构成出版活动的编辑、复制、发行三要素,颇符合现代比较公认的出版定义。上编还有《论毛晋》、《中国古代编辑发展历程》和《雕版印刷术起源问题》三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明、清出版业和古代出版技术的发展概况。读者从上编收入的七篇论文中,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发展全貌,上编也可以说是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古代出版史。  相似文献   

19.
从胡适开始,中国现代诗人便朝不同方向修建新诗立体交叉的高速公路。现代新诗不仅呈现于笔直开阔的主道上,也包孕于许多岔道甚至反道上。《中国现代十大流派诗选》尽管只是选本,但它却是路标,插在不同的路口,指示着一条条曾经辟出的通途,并引发我们以此为例去探寻更多的“古道”。作为一定时期因共同的思想要求和艺术趣味而自动结合的现代诗歌流派,虽然存在的方式不尽相同,却代表了文学的自觉与繁盛,因为每个流派都有明确的人生与艺术追求,都有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0.
一、主要参考书: 《中国现代史》(1919~1949)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编,1983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上、下两册,叙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