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从今年3月1日开始正式发掘以来(将于10月份正式对外开放),海内外新闻媒介竞相报道,引起了广大公众的浓厚兴趣。记者近日驱车来到秦俑2号坑发掘工地,采访了秦俑博物馆馆长秦俑考古队队长袁仲一。  相似文献   

2.
秦兵马俑坑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博物馆十五年来接待中外观众达二点六亿多人今年三月一日,秦俑二号坑也将正式发掘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学术界对秦俑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讨。(1)秦俑各坑的布局或秦俑的主题,主要是象征京城中央军的构成。它不是野战军,而是宿卫军。视1、2、4号坑为左、中、右三军的军阵,确乎尚欠慎审。(2)4号坑的性质目前有多种说法。看来,它当是属于尚未建成的“武库坑”。(3)秦俑的营造时间,当分前、后两个阶段,但大规模的营造在统一之后。之所以不惜人力营造30多年之久,其意图,并非单纯是为了“表彰军功”,“防神驱鬼”,而是奉行“事死如生”的思想,试图使它们永久护卫着秦始皇这位不可一世的亡灵。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第二号坑,已于今年3月18日开始发掘,预计今年10月初部分对外开放。供游人观瞻。本报记者近日赴西安进行现场采访。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共有多少?——已发掘的有一号坑、三号坑和正在发掘的二号坑。是否有第四号坑?——有。经试发掘,第四号坑有坑无俑。专家们认为,秦始皇这位“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皇帝死后,秦二世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驰道,赋税徭役比秦始皇时更为繁重,于是不久便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并且逼近咸阳,秦二世朝不保夕,秦朝廷岌岌可危。在这种形势下,第四  相似文献   

5.
秦俑军阵之谜徐卫民时常有人问,秦始皇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泥人泥马来陪葬?回答可以很简单,它实质上是秦始皇按照古代"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要求设计的结果。秦始皇即位后,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耗费于统一全国的战争,正因为他率领千军万马南征北战,才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2009年10月是陕西秦兵马俑发现35周年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30周年的纪念日.伴随着2009年6月,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工作的开展,秦俑再次成为人们讨论和关注的话题.为此,本刊就"秦俑坑放置兵马俑的作用"、"四坑皆阵"与"三军说"等学术研究热点问题.走访了秦汉考古研究的专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学理先生.王先生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答,并整理成文,对此我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希望海内外的专家学者能就相关问题与王先生展开讨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已于1994年3月1日正式开始发掘.这个俑坑位于一号俑坑以北,三号俑坑以东,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考古工作者1976年发现的.经过1976、1977年的钻探和局部试掘,发现二号坑是一个由  相似文献   

8.
近来不少读者来信询问秦俑二号坑的友掘情况,现刊登记者孟西安访秦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先生的实录,详细回答了这方面的有关问题。 袁仲一,61岁,五十年代就读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后为中国古代史研究生,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1974年春,临潼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秦陵兵马俑一号坑;同年7月15日,他率领考古工作者,开始对秦俑一号坑进行考古发掘;1976年5月6日,又与考古工作者一起,勘测发现了秦俑二号坑和三号坑,并进行了试掘。20年来,他先后出版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秦代陶文》、《秦文字类编》、《秦始皇陵兵马 俑一号坑发掘报告》、《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等10多部专著和图录,发表各种论文100多篇。他现任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馆长、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秦俑考古队队长。1992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誉称号,被推选为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9.
秦兵马俑2号坑今日终于开挖了。在2号坑正式开挖之际,我们特向读者介绍一下2号坑内的地下布局。请读者注意这张早在1976年2号坑试掘时绘制的布局图。根据这张布局图’可以清楚地看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遥感卫星影像区分采砂坑和采矿坑,减少外业实地调查的工作量,首先利用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建立研究区域的采砂坑和采矿坑解译标志|然后列举了几处典型的采砂坑和采矿坑的解译结果,本次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区域主要道路两侧的采砂坑和采矿坑,结合地形地貌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基于高分一号卫星影像的研究区域采砂坑和采矿坑的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由于受到影像“同谱异物,同物异谱”的影响,条件允许的需要进行野外实地验证,以提高遥感解译的准确率,为研究区域的防灾减灾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日,英国畅销书作家摩利斯·科特罗在《秦俑密码》一书中,对隐藏在秦俑中的图形和数字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惊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第四届秦俑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8月16日至20日在陕西临潼举行.来自日本、中国台湾及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学者(艹 泣)临会议,共收到出版专著十余部,论文90余篇.这次学术讨论会是在秦兵马俑发现20周年、秦俑博物馆建馆15周年之际召开的,意义非凡.会议讨论的议题为“秦俑与秦文化”.代表们从各个方面讨论了秦俑与秦文化的关系,把秦俑研究纳入秦文化的研究中去,从而使秦俑的研究朝着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74年,考古学家发现了大批陶俑兵马,它们默默地守护着一位古代中国皇帝的陵墓长达两千年。就在周末里,一名26岁来自德国的艺术专业学生毛遂自荐,自愿参军当秦俑。帕布罗·温德尔身穿一套假秦俑服,逃过保安人员的视线溜进了秦兵马俑阵中,丝毫不动地静立在两千个秦俑之中。公安人员虽然发现了他的举动,但花了足足两分钟才把他从众秦俑中请出来。他们没有对他罚款,但扣下了他的制服,然后释放了他。  相似文献   

14.
浩浩荡荡的7000多兵马,组成以步兵为主的长方形军阵。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陶俑群,是世界上罕见的艺术珍宝。它是1974年3月在秦始皇陵  相似文献   

15.
走进博物馆,两边的海报展示了四种不同姿态的秦兵马俑,都是灰色的。我说:“这就是世界八大奇迹啊!”哥哥说:“秦兵马俑出土时是有彩绘的,后来颜色一块块掉落,成了现在这副模样。”进入大厅,我环顾了几圈。目光在一个秦俑身上停下来。它头戴一顶帽子,帽子不大,两边较窄,向后伸延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展现了一支多兵种快速部队。公元前270年,这样一支部队楔入敌军后方,形成包围,俘敌40万,这就是长平之战。 光阴流水般去了,而“虎狼之师”仍凝固在历史上,凝固在关中,威慑犹存。  相似文献   

17.
本报西安3月1日专电 专程从北京来到这里参加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考古发掘仪式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重申,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秦始皇陵不会发掘。 张德勤说,随着秦俑二号坑的正式发掘,海内外众多人士对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秦始皇陵更加关心,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国的文物政策是以保护性发掘为主,因此,秦始皇陵与秦始皇陵兵马俑一、二、三号坑有很大的不同。而对于秦始皇陵,我国考古工作做了大量的包括钻探在  相似文献   

18.
秦俑坑土遗址的加固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概况秦俑坑是秦俑地宫的土建筑遗址,对研究秦文化和秦时期的建筑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关于秦俑坑上遗址的保护,秦俑博物馆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在秦俑坑土遗址环境研究、遗址保护现状及病害调查的基础上,成功地对土隔梁进行了机械加固,取得了很好的保护效果【1】。这里主要介绍用PS对秦俑坑土遗址进行防风化加固的试验结果。二、秦保坑土遗址的主要病害2·1开裂、坍塌秦俑坑发掘后,由于受卸荷和干燥收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坑遗址四壁和中间的土隔梁产生了许多裂阳隙。这些裂隙延伸、发展很快,部分平行于坑壁和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舞这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博大精深,蕴含文明中国灿烂的肢体文化,自建国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有着本民族韵味的中国古典舞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演员,逐渐成为了中国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通过《秦俑魂》这部作品,从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风格特征三方面加以阐述;再通过《秦俑魂》这部作品来研究情感在中国古典舞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内高大的拱形建筑物一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展厅的西端北侧,一座建筑面积为1697平方米、外观为正方复斗形、用灰色大理石砌成、庄严古朴的展厅落成,并已在89年我国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