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晋芳既是吴敬梓晚年最亲近的朋友之一,又是第一位全面评价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学。他对吴敬梓生平事迹的记载,对吴敬梓为人、思想的分析,对《儒林外史》思想主题的论述,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是,他对吴敬梓及《儒林外史》的评价,也有一些偏颇,体现了时代和个人认识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近五十年来,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总体水平尚不尽如人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吴敬梓研究的科学性。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辨证法、实事求是的原则,努力提高研究自身的素质,才能真正将吴敬梓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陈美林: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研究系列陈美林教授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迄今已出版关于古代小说、戏曲、诗文的研究著作36种,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以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系列研究成就尤为杰出。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吴敬梓研究》,是陈先生1977年  相似文献   

4.
缘于吴敬梓的创作对于家乡恶俗多有揭露与抨击,历来以为吴敬梓十分厌恶他的家乡全椒,这其实误解了他对故乡的那份深情。吴敬梓的时代,封建社会行将就木,吴敬梓感受到末世的种种征兆,《移家赋》及《儒林外史》等作品对于家乡全椒社会恶劣风气的描写是这种环境下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宗法家族观念在吴敬梓的思想中占据显要的位置,吴敬梓对故乡全椒充满感情,这种情感本质上说是家族对于他的影响至深之故,它是吴敬梓文学创作源泉,也是我们理解吴敬梓其人其文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从分析上图所藏清抄本《诗说》着手,说明了吴敬梓有着独到的经学观,从而也证吴敬梓确实是一位传统化学养最丰厚,理性思维最出众的白话小说作家,《儒林外史》的反理学倾 向以及对功名富贵,应征辟和士人心态的剖析均可以《诗说》中所到依据,吴敬梓的经学观奠定了他小说创作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儒林外史》中娄府两公子——娄玉事、娄玉瑟的形象分析,一般认为他们是矫情干誉,沽名钓誉以充当名士。细读《儒林外史》,觉得这种评价有欠妥当。拟就娄府两公子的形象,揣摩作者吴敬梓的本意,并参考有关资料,力图客观公正地童新做出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2001年12月5日至7日,由滁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联合主办的纪念吴敬梓诞辰30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吴敬梓的故乡安徽滁州隆重召开。与会专家对新发现的吴敬梓《诗说》以及《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8.
1991年是我国清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吴敬梓诞辰290周年。他的传世之作《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讽刺长篇小说,它与稍后出现的曹雪芹的《红楼梦》相映生辉.堪称“双璧”,共同为中国小说史写下了不朽的篇章.然而,对于《儒林外史》的研究,在解放以前,进展迟缓。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儒林外史》的研究大有改观.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无论在对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资料的发掘与考证上,还是在研究的观点与方法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自1905年至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吴敬梓的思想及其《儒林外史》的创作有许多相通处。吴敬梓并非全盘接受心学思想,但是阳明心学思想所表现的精神自主、所体现的个人道德意志尤其为吴敬梓所推崇。《儒林外史》的人物塑造及思想表达、吴敬梓对精英文化的认识与反思皆由此而深入展开,小说不断重述心学的命题,包括对士人群体精英意识与社会精英文化的留恋。小说描述的三代之治的理想社会,蕴含从复古转向思想、学术和政治的革新意识,是吴敬梓的理想国蓝图,亦与阳明心学思想有相通之处,并一直召唤起无数知识分子投身于社会改革中。  相似文献   

10.
在吴敬梓研究中,涉及到全椒金、吴两姓的联姻关系。迄至目前,对这一问题尚无人作比较 系统、完整的论述,本文对有关资料进行了初步整理,希望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吴语方言作为吴文化的重要载体,代代相传,见证了吴地社会、历史和民族的发展和流变。吴歌地方色彩的研究必须与吴语方言的研究相结合才能揭示其真正的内涵。吴歌的地方色彩是汉族民歌基本风格与吴歌地域风格特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晋武帝司马炎即位之初就有伐吴大志,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一军事计划搁置了十四年之久.而武帝的坚定信念和决策力.解决了种种不利因素,最终于公元280年统一全国.本文就阻碍武帝伐吴之举的因素,以及其对策做一简单论述,分析了武帝对待伐吴问题态度极其竖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自新"门周处一段文字中,有"乃入吴寻二陆"(晏殊本)和"乃自吴寻二陆"(王先谦本)的分歧.认为晏殊本合理可取.  相似文献   

14.
"无"和"有"是《老子》一书中重要的本体论概念。本体论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对一切事物存在及运行真理的一种超越性追问活动。《老子》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追问万事万物之"无","无"就是一切存在者的存在运行的最终根据。"无"是天地的根源,"有"是万物的根据。"无"与"有"的关系密切,在空间意义上是"有无相生",而在形而上学意义上,"无"比"有"更具优越性,这是老子形而上学的典型标志。对"无"的追问表明《老子》是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5.
论陶行知的武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与武训的关系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武训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中, 陶行知受到严厉、粗暴的批判。多年以来,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认识,需不抱任何成见的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引起广大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伍铁平开创和发展了中国语言学评论学科。伍铁平的语言学评论对事情讲究实际,反对弄虚作假;对人敢于挑战,不畏惧权成,只追求学术真理。伍铁平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评论的逻辑性强,能够溯本求源,旁征博引,辨别学术观点的是非。伍铁平晚年运用科学的语言理论开展对语言学领域的评论,特别是针对学术歪风开展的扎实的批评,对中国语言学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文化的解析引导出吴文化的形成、界域及其特殊性质。稻作文化是吴地经济与地理因素的产物 ,又是吴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且引发了吴地许多表层文化。文章最后指出现代化趋势之下传统吴文化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8.
伍廷芳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他两次出任驻美公使,在长期外交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外交思想,主要包括平等外交思想、均势外交思想、文化外交思想等.伍廷芳对晚清时期的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诸多孙武本事研究的文章中,对孙武人生结局的断定在被杀还是终老两种观点上有分歧,但大多学者都认可孙武在吴30年这一观点。对历史文献重新进行梳理和考辨,得出了孙武在吴从政8年,其后急流勇退、终老吴地的最新结论。  相似文献   

20.
武则天诗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则天的诗歌分成三部分:颂诗、山水诗、爱情诗。颂诗是武则天政治家的宣言,山水诗显示武则天文学家的诗情,爱情诗显示武则天小女儿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