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协同创新是行业特色高校突破人才培养困境的关键,而与行业之间的"天然联系"又为其提供了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的优势。行业特色高校可以利用行业、海内外科研院所以及校内的制度和资源优势,通过责任导向的合作机制、共同治理的管理机制、灵活多样的聘任机制以及平台共享的互惠机制,打破高校封闭、分割、分散培养的壁垒障碍,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协同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无论对高校、教师还是行业企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三位一体"职业能力系统的构建为破解高校创新能力不足、提升高校协同创新微观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制来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构建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互动机制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构建以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模式来提升教师的人才培养能力,并在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的保障机制下,把设立人才培养特区、创新人才汇聚模式和打造高端智库作为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如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符合社会、经济、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独立院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结合区域经济建设,调研专业所在行业发展特点,分析专业建设背景及人才需求现状,提出"错位化"发展思路,明确为区域电力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提出"443"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建立完善教学体系。协同企业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追求专业培养的行业适应性,实现地方民办高校专业的特色错位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潘荣江 《中国高教研究》2014,(3):101-104,110
"基地+联盟"是高职院校与市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该模式由区域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协同运作,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对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从"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出发,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平台创新三方面探讨高技能人才培育机制构建,为地方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育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重要途径和定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北金融学院保险学专业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能力递进,课程对接"的课程体系,以保险岗位设置为目标,建立"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分阶段递进式的实习实训体系等,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66-170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立足地方院校实际,根据学校办教学应用型大学,以产学研协同教育模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转型,以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硬"技能为特色,形成了地方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与管理制度,创新了人才硬技能培养体系。一是按照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本着服务地区经济的发展思路和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思想,对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渗透"硬"技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二是为强化培养学生专业人才"硬"技能,体现地方院校立足地方经济的宗旨,采用以产学研教育模式为创新点制定了培养学生"硬"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三是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各学科要求,在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和会计学三个专业中分别构建了多个专业"硬"技能模块。  相似文献   

7.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地方性"和"应用型"决定了它的服务功能导向,在当今这个以创新为主题的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只有把握当今时代精神,围绕服务于区域产业的发展,通过创新与行业、产业对接机制,创新产学研合作形式,创新改革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升自身服务地方区域驱动创新发展能力.在分析外部政策环境不优,学校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变革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美国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模式创新推动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注重通识教育与跨学科课程,采用研讨式和研究型教学方法,强调个别指导和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学评价突出"向教性"和"向学性"。受此启发,我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以协同培养为路径创新培养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以完善评价机制为导向加强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创新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机制需认真厘清校企协同的基本意涵。当前校企协同培养工程人才存在政府制度规范缺位、企业协同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在建立协同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机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升责任意识;建立协同联邦,实现利益共赢;行业广泛参与,突破协同瓶颈;主动服务社会,提升协同引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企业财务转型,促进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型,地方高校财会专业实验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地方高校财会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路径有:确立培养管理型财会人才的实验教学目标;建立"三层三级"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财会实验指导教师团队的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实验软件采购和开发体制机制。地方高校财会专业实验教学创新的路径有:对传统实验进行开放创新设计;以参加竞赛促进财会实验教学体制机制创新;开展跨专业综合实训,拓展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渠道和视野;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在实务中培养管理型财会人才;积极申报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和企业协同培育管理型财会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管理型会计人才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难点,新时代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在此背景下,发掘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特点,从需求和价值培养出发,提出了价值观教育为基础、志愿服务为纽带、社会实践为平台、专业服务为提升的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丰富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存在脱节等问题,导致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无法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南阳师范学院现代园艺“蔷-微庭院”实践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以河南省月季种质创新与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发挥植物学科人才优势,结合行业龙头企业,以月季工程中心的研究为建设导向,选择“月季相关产品的开发”为主要研发方向;构建集观赏园艺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用以促进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升月季品质,提高月季产业的竞争能力,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许学江  马小婧 《教师》2011,(23):105-106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办学,积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当地企业、行业发展培养所必需的人才,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竞争能力等多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分析协同创新含义与特点的基础上,就地方高师院校如何开展人才协同培养提出三点粗浅建议:第一,突破单一、平面的人才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打破传统的按学科知识门类划分的学科专业壁垒,坚持需求导向、实践导向,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共享课程机制,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第三,打破校内与校外的壁垒,搭建实践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知识、能力、素质"三元结构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根据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出参与培养过程、校企共建、企业赞助、委托培养、合作培养等5类17种校企协同创新具体举措;接着分析了协同过程中面对的多种困境:教师科研压力大,重视科研论文忽视社会服务,重视教学忽视人才培养,企业从校企合作中受益不明显;为此提供了推进校企协同机制建立的4个有效经验:完善组织体系、寻求共赢基础、拓宽渠道支撑、制定激励机制;用实例说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取得的成效,体现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地方本科院校立足服务产业集群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以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大舰战略"为目标导向,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抓手,以团队、校内外实验实训科研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创新产学研用运行机制,构建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学科专业集群,建成开放、合作、共生、共赢多主体协同发展的产学研用超级平台,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彰显创新创造的价值导向,服务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等学校作为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集聚地,应积极搭建高校与地方对接平台,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地方高校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应用性学科为重点,加强学科建设;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基础,注重研究成果转化;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学生充分就业.地方高校要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要增强融入地方建设的主动性;要建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机制;要寻求办学使命与服务地方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对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创新不足,要培育行业指导能力,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建立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有效衔接的质量保障与专业调整机制;要广泛集聚社会资源,着力推动建立校地、校企、校校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坚持育人为本,着力推进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绩效导向,着力完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经费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9.
改革海南高校金融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国际旅游岛建设迫切要求。海南高校在金融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海南金融行业创新人才短板严重制约了国际旅游岛建设推进和海南金融业创新与发展。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适应行业需求的培养模式和完善人才培养环境等方面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旅行社管理"课程作为旅游业人才培养的供给端,能有效解决旅游业快速发展与人才供需的失衡.目前旅行社业岗位需求中技术类人才缺口最大,基础类岗位需求平稳,销售类人才需求旺盛,职能类人才需求增多.本文尝试建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本位、以实践培养为主线的岗位能力与动态培养课程体系,通过积极发挥课程导向、提高专业教育附加值、建立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三个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