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中国目录学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目录学构建了20世纪中国目录学的基本格局.本文通过对杜定友<校雠新义>、刘纪泽<目录学概论>和姚名达<目录学>3部著作的介绍和比较研究,探讨了3部著作对20世纪中国目录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目录学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目录学五届学术研讨会的基本情况,总结了每届研讨会的特点和目录学专题研究的进展,体现了中国目录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代表着目录学发展的过去,同时昭示着学科发展的未来。文章以思想史方法论的突破作为中国目录学思想史研究的新起点,分别从目录学家、目录学实践和时代因素等方面梳理了中国目录学思想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中国目录学思想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明代的书目著录(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目录学及目录工作历来多为学界所非议,作者一反传统之定论,指出了明代目录学和目录工作为中国传统目录学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目录学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心裁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18(3):69-73,68
探讨了中国目录学传统的意义 ,从目录学方法、书目范式、理论传统、方法论、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目录学传统 ,提出了中国目录学传统在现代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论余嘉锡《目录学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对古典目录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时书目类型划分的精辟见解以及对类例理论的系统总结,分析了《目录学发微》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王重民著《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吕绍虞著《中国目录学史稿》、倪士毅著《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乔好勤著《中国目录学史》、余庆蓉著《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以及柯平著《中国目录学史》7本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读、分析与比较,借以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的书写路径。[结论/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呈现出如下特点:(1)历史学、图书馆学学者是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两大核心主体;(2)线性进化史观逐渐成为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主流史观;(3)书写的焦点由“以目录为中心”到“目录与人并重”。[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展望:(1)明确“目录学史”的内涵;(2)明确“以西释中”还是“以中释中”;(3)明确中国目录学史的中心是“人”;(4)探索多体裁的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形式;(5)拓展中国目录学史的关注视域。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中外目录学比较研究论文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录学在经历了漫长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之后,于20世纪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开始踏上理论目录学时期的里程,在得天独厚的历史契机中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与社会文化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在时空以及具体内容之上构成了中国目录学史上一个完整的历史研究阶段."二十世纪中国目录学第一次面向世界,与异域目录学发生了广泛的接触和激烈的碰撞"1,从1909年孙毓修在《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中国第一篇译介西洋目录学的《图书馆》一文起,中外目录学的比较研究就已孕育其中.  相似文献   

9.
抗战中殉国的姚名达是我国现代著名目录学家。先生一生致力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目录学的研究,著述颇丰,计有《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等。姚名达的上述著作,对当时与后世的目录学有着重要影响。关于这一点,乔好勤同志曾指出,在同时代的同类著作中,“影响较大,成就卓著者当推姚名达《目录学》(1933)和《中国目录学史》(1936)等”姚名达于1928年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等研究目录学。他不但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目录学理论、中国目录学史和目录学史上杰出的目录学家及重要书目著作,而且十分注重现代目录学的研究。“他研究了分类法、编目法、标题法、检字法,倡导卡片目录的应用和标题目录的试验等等。对于西方目录学理  相似文献   

10.
来新夏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目录学家和图书馆学家.研究领域涉猎历史学、文献学、目录学、方志学和图书馆学多领域.《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从历史学、目录学和图书馆学三个维度对中国近代的图书事业作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和总括性论述,首开三史合一的先河,将中国近代书史、中国近代目录学史、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三史熔为一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