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引言:由一个摄影家的故事想到的 1960年,民尔森·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被当局宣布为非法组织。这一年,一位叫凯文·卡特的英国移民的后代,出生在南非,后来他成为著名摄影家。 让凯文·卡特声名斐然的是他自己拍摄的一幅新闻照片一“饥饿的女孩”。这幅照片上那个赤身裸体、奄奄一息的小女孩,正哭泣着艰难地向食品发放中心爬行。女孩身后不远处,一只兀鹰却虎视眈眈地盯着她骨瘦如柴的身体。 照片的新闻背景是:1993年,非洲苏丹发生大饥荒,凯文·卡特抢拍到了这张照片。当时的卡特拍完照片后,迅速赶走了那只大鹰。他看着由于大饥荒造成的此情此景,不由地独自坐在树下放声大哭。 “饥饿的女孩”写就了又一个触目惊心的“非洲故事”。 1994年5月份,这幅照片获得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两个月后,凯文·卡特  相似文献   

2.
我是谁     
14年前一个夜晚,凯文·卡特在汽车里亲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一名自由摄影记者,至今仍为人所传道的重要原因是他的那张获得普利策奖的照片——《饥饿的苏丹》。这张照片记录了一名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  相似文献   

3.
1993年3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反映苏丹人民生活贫困的照片<饥饿的女孩>.因为受众指责凯文·卡特没有首先解救那个可能遭到秃鹰伤害的小女孩,1994年7月,也就是凭借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3个月之后,凯文·卡特自杀身亡.2005年5月10日,福建<东南快报>编发了摄影记者柳涛拍摄的"雨中骑车人摔跤".互联网上攻击柳涛守株待"拍"的帖子铺天盖地.柳涛感受了委屈,摄影记者们感到了困惑.  相似文献   

4.
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曾与1997年在苏丹拍下了一张名为《饥饿的小女孩》的照片,照片上一个饥饿的黑人小孩几乎快要昏倒在去救济所的路上,旁边是一只等着进食的老鹰。  相似文献   

5.
王建丽 《新闻窗》2012,(3):87-87
一、记者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冲突 新闻事实面前,记者首先是记录者,是如实反映社会事件的发生,还是应该参与进去,以人道主义精神避免悲剧的发生?无论是在新闻界还是在普通人群中,这个争论从来没有中断过。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震惊世界的凯文·卡特自杀案。1993年,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下的《饥饿的苏丹》震撼人心,并因此获得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照片中是一个跪倒在地的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即将饿死,女孩后方不远处是一只硕大的秃鹰,等候猎食女孩。那张照片传遍世界后,人们在给予非洲苦难人民巨大的同情和怜悯的同时,更加关注那个小女孩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一声“不容易”,道出了当今社会不同行业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和彼此安慰,其中自然也有些许无奈.说起记者的“不容易”,实在太多太多.国家发展,社会转型,媒体蜕变,这个群体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就是如何不被各种矛盾交织的漩涡所吞噬. “人”和“新闻人”的矛盾.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曾拍摄了一张苏丹小女孩的照片.画面上一个女童跪倒在地即将饿毙,而一只兀鹰正在她身后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  相似文献   

7.
南非著名新闻摄影家凯文·卡特为了真实再现战乱中百姓的苦难生活,1993年远赴硝烟弥漫的苏丹,在一个叫伊阿德的村庄的一棵大树底下,发现了一个异常瘦弱,饥饿得无法站立的黑人小女孩,蝇虫在她黑小的身躯上乱舞,肮脏不堪、惨不忍睹。卡特选好角度,准备拍摄。忽然天空飞来一只饥饿的老鹰,恶狠狠的盯着女孩,最后停在了皮包骨头的女孩身旁,仿佛随时都会  相似文献   

8.
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曾于1997年在苏丹拍下了一张名为《饥饿的小女孩》的图片,图片上一个饥饿的黑人小孩跪倒在去救济所的路上,旁边是一只等着进食的兀鹰。这张照片让他摘得了普利策新闻奖。然而,正因为这张图片,他备受舆论压力和自我良心的谴责,最终选择了自杀。这个事件也成了日后众多新闻学院研究"记者职业道德与公众道德如何抉择"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摄影家之死     
狄马 《今传媒》2004,(5):19-20
饥饿的女孩1993年,当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和他的朋友西尔瓦乘坐的直升机降落在苏丹的伊阿德村时,一看见遍地饿殍、成堆的腐肉、蚊虫,卡特便飞快地逃遁,像一只受惊的鹿。这时,卡特听见了一声低低的啜泣。视野中,一个小女孩正佝偻着身子向食品发放中心病蛇般地爬行,旁边的大鹰虎  相似文献   

10.
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奄奄一息,瘫卧在地上,无力移动自己的身体.在她身后,一只秃鹫虎视眈眈、伺机扑上前来……这张图片经常像梦魇一样笼罩在我的心头.那就是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的《饥饿的苏丹》(见图2).照片说的是贫困如同秃鹫,在吞噬无助的弱者.每当"国际消除贫困日"来临之际,这幅图景愈是让我挥之不去.我本人出生在一个清贫之家,从小,贫困像影子一样追随着我.青少年时,家里买不起鞋,我长年赤脚,同学戏称我为"赤脚大仙".我不止一次梦到,有人施以善举,给我一双新鞋子穿,能让我体面地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11.
悲凉的土地     
达尔富尔问题很敏感——至少在从伦敦飞往喀土穆的航班上是这样。一位英国中年妇女一听记者要聊达尔富尔问题,立刻谨慎了起来。自称为一家非政府组织工作的她,语焉不详地说:苏丹太复杂,达尔富尔问题太敏感……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记者都知道凯文·卡特,他的名作《饥饿的小女孩》赢得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画面上,一只壮实凶猛的秃鹫虎视眈眈,一个骨瘦如柴的女孩奄奄一息,强烈的对比产生强大的震撼力。但在事后,凯文·卡特受到了指责,社会舆论认为他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为了刺激性效果而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994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师凯文·卡特(Kevin Carter)的死因进行研究,发现他并非像一些人所说的是因为拍摄《饥饿的苏丹》(The Starving of Sudan)后因自责而自杀。人们之所以会误读他的死亡,多是传播者为了显示新闻道德困境,进行脱离事实的猜测并用黄色新闻的叙事方式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敝履无言     
徐斌 《新闻实践》2014,(10):F0003-F0003
很难反应过来,纪实摄影发展到今天,有的镜头已经变得那么心平气和。 在今年的Inge Morath摄影奖评选中,美国女摄影师Shannon Jensen以记录苏丹难民的拍摄项目“The Long Walk”成为今年的优胜者。这组照片描述的是10万难民步行数百公里进入南苏丹避难的事件,她的镜头没有聚焦难民们愁苦的面容、褴褛的衣衫、疲惫的脚步,以及沿途的病灾伤痛,而是出人意料地低下头去拍了一堆难民们脚上残破不堪的鞋子。  相似文献   

15.
朱江 《档案与建设》2012,(6):40-41,31
这是一位孤胆女英雄,只身潜入日伪在苏中的重要据点南通城,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并打入日伪特务机构,有力地配合了苏中反"清乡"斗争。这是一位传奇巾帼,她因病住进南通基督医院,身份暴露的她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从容突围,粉碎了敌人放长线、钓大鱼的图谋。她就是马世和。  相似文献   

16.
心灵的拷问     
当我们对着满桌的菜肴却没有食欲时,当我们为推不掉“饭局”而感到厌烦时,“饥饿”——它离我们是那么地遥远,仿佛只是前世的事。 但当我们面对《饥饿的小女孩》这样一幅照片时,我们会不会猛地打一冷颤呢?也许,这个冷额与饥饿一样,会让人清醒。 这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她那干瘪的幼小身躯,已无力支撑起赢弱的生命,她垂着沉重的头趴倒在地上,即将饿毙在这荒芜的路上。而她的身后,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她…… 这是怎样的一幅人间惨象呵!人的生命沦落到了被动物等着猎食的境地。照片把“饥  相似文献   

17.
吴万里 《今传媒》2010,(4):66-66
其实,这一命题的讨论已持续很久了,最有名的是围绕1999年美国一记者拍摄的反映苏丹打饥荒的照片展开的。照片内容是苏丹机场一片荒芜的草地上,一只秃鹰正虎视眈眈地盯住一个饿得即将倒下的黑孩子。这幅  相似文献   

18.
其实,这一命题的讨论已持续很久了,最有名的是围绕1999年美国一记者拍摄的反映苏丹打饥荒的照片展开的。照片内容是苏丹机场一片荒芜的草地上,一只秃鹰正虎视眈眈地盯住一个饿得即将倒下的黑孩子。这幅特写照曾获普利策新闻摄影大奖,确实吸引住千万观众,很有震撼力,充分反映了苏丹大饥荒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她是一位身患癌症的母亲,在弥留之际,她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三岁的儿子,病床上,她写下了留给儿子的四封家书,意外出现了;这四封家书感动了整个宁波城,爱如潮水般地向她涌来……  相似文献   

20.
见惯了废墟和冲突,胡向群已能对许多事处变不惊。然而,在南苏丹生活一年多后,回到北京,她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慌张:看着满街的樱桃、葡萄、荔枝,一块五一斤的西瓜,她傻了;甚至有那么一阵,她发现自己失去了对服饰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