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到一年棕飘香。端午节是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骛角黍”。  相似文献   

2.
节日,是人类社会各个种族普遍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端午节是备受人们重视的传统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影响也扩大到了周边国家,形成了辐射广大的“祭祀圈”,如韩国在我国传统端午节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的“自我选择”,从而发展出独具大韩民族特色的端午祭;日本也逐渐形成了“端午男孩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不但有许多的欢庆活动,而且还兼具公共卫生预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端午的来源,只缘于古人以干支记时的习俗,本来只表示一个节气。屈原在“恶五月”投水而死,后人尊其为“水仙”,故与屈原联系在一起。端午节的用物中,“艾”是“芰”之误;粽子是从角黍演变来的,角黍是人们模仿菱角做的食物;龙舟是古吴越人“龙节”的用物,屈原是江水之神,祭祀屈原必然用之。  相似文献   

4.
《太平御览》卷972引《三十国春秋》载:东晋末,卢循由广州领兵北上时,曾馈刘裕以益智粽,刘裕则答以续命汤。按:此乃京口风俗。据《至顺镇江志》卷3《风俗》,京口逢端午则“系百索”,“为角黍”。“角黍”即粽。“百索”,以五采丝系臂,辟鬼辟兵,即“续  相似文献   

5.
尚代春 《教师》2014,(13):118-119
2007年12月,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把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孩子在清明、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里可以放下书包,尽情地玩耍,体会节日的快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民族节日文化的魅力。作为一名教师,为之欣喜,也有不少感慨。怎样让孩子面对传统节日文化,如何让民族节日文化的阳光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田,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6.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端午的含义是什么?词典上说;端午是指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这一天有吃粽子、龙舟竞渡等风俗。 其实,早先的每月初五,均可称为“端午”。因为“端”就是“初”,所以初五就叫端午,端只作一般用法,并非专指五月的初五。后来,五月初五单独成为节日,就把“端五”称作“端午”,成  相似文献   

7.
端午直到今天仍是中国的传统大节,她被人称为“龙舟节”、“诗人节”、“粽子节”,我们从这众多节日名称中仍能感受到她的生命活力。但究其本源,端午并不是一个良辰吉日。端午作为五月五日的节名,就目前所见资料看,始于魏晋时期。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有如  相似文献   

8.
划龙舟     
划龙舟适合年龄:18个月-3岁童谣: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一二三四五,你来划船我打鼓。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除了传统的划龙舟、包粽子等庆祝活动外,爸妈还可以在家中和孩子玩一些游戏,让孩子对这个节日有更深刻的印象! 准备材料:CD音响、CD碟片、大手帕或丝巾、椅子、煮熟的鸡蛋。  相似文献   

9.
【辩论材料】随着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加强,西方的节日越来越受到一些年轻人的喜爱,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相对呈现“冷清”之势。一些年轻人甚至对春节这样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少了很多期待,而在洋节日里却表现活跃。有人说,年轻人觉得洋节日更有意思,也许今后大家都只过洋节日啦!也有人说,我们的邻国韩国都已经把“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申报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这说明传统节日正在受到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肯定不会消失的。  相似文献   

10.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古称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又称“端五”或“端阳”,是我国民间传统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端”是开始的意思。《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写成“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为避  相似文献   

11.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是我国千百年来一个重要的夏季节日。2004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江陵“端午祭”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消息一经传出,我国一些民间人士十分激动,惊觉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节日文化遗产要被人抢注了,一时间,网上网下,甚至一些政府文化部门的官员和专家学者,都被卷入了这场中韩端午文化保卫战。2005年11月,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委员团在法国巴黎正式宣布了由该组织评出的第三批无形遗产名单,韩国江陵“端午祭”榜上有名。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和咱们国家的端午节是不是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的:生活处处皆语文。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本活动通过讲故事、诵诗文、看录像、学包粽子等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引导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活动过程:活动一:粽叶飘香,龙舟竞渡——体验多彩的端午。1.话粽子。①学生交流预先搜集的有关粽子的资料。生A:我从家里的藏书《民俗大观》查到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端午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  相似文献   

13.
正发挥节日活动载体作用张建功节日是指一个地区群众广泛参与,具有周期性和相对稳定活动内容的重要日子。节日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民族心理、道德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的集中体现,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按当前的标准划分,我国的节日可分为传统节日和新节日两个大类,其中传统节日又可以分为已经被列入国家法定节日的“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节日和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宵”“七夕”“重阳”等节日。  相似文献   

14.
奔奔 《作文》2023,(22):38-40
<正>“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备受人们重视,很多地方也都有不同的习俗。你们那里有什么端午习俗,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呢?这一期,我们先来看看名家是怎么过端午的吧!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相似文献   

15.
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节等节日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我又觉得端午别有一番风韵。著名作家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反映了他自己家乡的端午是怎样度过的,而因为地方的差异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谈我家乡的端午特产。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是一篇写家乡风俗的散文。家乡的风俗,值得写的东西很多,作者把写作的视角瞄准了“端午”这个独具江南特色的风俗节日,由“家乡端午的风俗”,写到“家乡的鸭蛋”,继而写到“家乡端午的鸭蛋”,不紧不慢,不蔓不枝,娓娓道来,一路写去,好像行走在山阴道中,沿路是美丽的风景,让你目不暇接,但你在不知不觉中却是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7.
寂静除夕夜     
从有记忆开始,我们不知经历过多少个节日。从“元旦”到“六一”,从“五四”到“国庆”,从“端午”到“新春”,每个节日都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过节了!节日带给我们的欢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在那难忘的时刻,感受一份份祝福,让欢笑满载着我们的祝福和希望走向永恒!  相似文献   

18.
端午是中国旧历的节日里唯一以纪念真人为主题的节日,对屈原的纪念构成了它的内容。这个节日里有两个风俗——赛龙舟和吃粽子,这两个习俗都和屈原的死有关。据说赛龙舟是对“人民群众在屈原自投汨罗江之后争先恐后地救屈原”的一种纪念;吃粽子则是“人们怕江里的鱼吃  相似文献   

19.
1有人认为,在亚洲,我们的节日、纪念日中,民族性的传统节日可能是最少的,应该通过立法,将清明、端午、中秋辟为法定节日,使之成为和春节一样重要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盛大节日。有人认为,过节铺张浪费,没有意思,春节就够烦了,还要那么多传统节日干嘛?对这些问题,你如何看待?请以“节日”为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不少于800字。点拨:报上关于“节日”的文章,很多是《过年真烦》、《如今的年,不过也罢》、《这个年,苦哇》……对这些论调,可否来点逆向思维?中国传统节日,真的有那样可怕?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的…  相似文献   

20.
一、形成背景 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使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尤其青少年群体对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民俗节日及其蕴涵的内在文化更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