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张文霞 《寻根》2010,(5):72-75
<正>2010年8月1日,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9处世界文化遗产。这项新的世界文化遗产,共包括8处11项历史建筑,嵩山中岳庙便是其中之一。追溯中岳庙的前身,应是周代建立的太室祠,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当时便设有祠官,以主  相似文献   

2.
徐梓 《寻根》2006,(2):22-25
在古代,书院往往被称为祠学。如元代的宋禧曾说:“国朝于天下祠学,所谓书院者,例设官置师弟子员,与州学等。”(《庸苍集》卷十四)在古人看来,山长的职责,不过是教与祀而已。现代研究者将教学、祭祀和藏书归结为书院的三大功能,这一切,都说明了祭祀对于书院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寻根》2020,(4)
正祠堂又称祠庙,是血缘村落规格最高、最具有等级制度的场所,旧时主要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以及族人议事、教化倡学等。祠堂有宗祠、支祠和家祠等。徽州祠堂始建于明代嘉靖之前,自礼部尚书夏言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向皇帝上疏并建议"诏天下臣工建立家庙"后,徽州祠堂便顺势进入大发展时期,以至出现"郡县  相似文献   

4.
刘辉 《寻根》2008,(5):22-27
墓祭,即在墓地祭祀祖先的亡灵。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墓地和甘肃齐家文化墓地,都发现了墓祭的遗存。殷墟妇好墓与春秋战国墓也发现有建筑遗迹。《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涉“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是文献中对“祠堂”一词最早的记录。  相似文献   

5.
邹晓明 《寻根》2008,(1):74-76
江西吉安城西15公里处的兴桥镇石边自然村,有一座布局奇特而又功能齐备,工艺精美而又清雅幽绝的清代家祠院落。2003年年初,由吉安市吉州区政协组织有关学者组成的考察组,对其进行考证后确认:这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一座罕见的以长寿文化为主旨、以仙桃具象为蓝图兴建的私家祠堂——“蟠桃百寿祠”。  相似文献   

6.
来新夏 《寻根》2007,(6):126-127
家谱为表谱之一种,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之家族世系与族人事迹之编纂体裁。肇端于远古,甲骨、金文已见其雏形;商周以还,官私撰述,为数不少。太史公撰《史记》即参考春秋之前大量谱牒,故其《自序》云:“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靠,盖取之谱牒旧闻”,惜多已亡佚难求。  相似文献   

7.
古代的循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无论史学家,还是黎民百姓,都把他们心目中崇仰的最好的地方官称作“循吏”,史家写史立传,百姓修祠树碑。《循吏传》成为二十五史最光彩最动人的篇章之一。循吏祠和碑更成为最富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人文亮点。好官循吏,好在何处?司马迁首创循吏列传,概括得还较抽象,  相似文献   

8.
王鹤鸣 《寻根》2009,(4):110-121
家法,在家谱中又称家训、族规、家约、家戒、家规、族约、祠规、家典、家范、条规、家议、祠约等,种类很多,是家族自己制订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规。《(安徽太平)仙源东溪项氏族谱》(光绪十一年)“祠规引”指出:“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安徽)绩溪县南关悼叙堂许氏宗谱》(光绪十五年)“家训”指出:“圣贤彝训备载六经,又何必要家训?家训所以济圣训之所不及也。盖六经惟读书人知之,至愚夫愚妇不读诗书,  相似文献   

9.
任重 《寻根》2006,(4):128-131
漠陂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属青原区文陂乡,全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古村自然条件优越,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山抱水环,天然形胜,是一个以明清建筑为基础,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的古村落。据考证,漠陂村的开基祖为南宋初年梁仕阶,从陕西长安带领族人迁徙至此。如今该村有3000余人口,均姓梁。现存有367幢明清建筑风格民居和20多座古宗祠、古书院建筑群。  相似文献   

10.
王立斌 《寻根》2004,(5):124-127
牌坊是一种集建筑与雕刻艺术于一体的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石、砖等材料建制,开雕、题刻、镂空,多见于书院、寺庙、陵墓、宗祠、衙署、园林、街道等。牌坊的建造,一般是皇帝御批,再则是经当地官府逐级呈报,直至朝廷批准后,方可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