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斯年(1896—1950)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湧上学术和政治舞台的。虽然以后在学界政界一直都颇活跃,但他始终坚持以学术为本,曾长期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一职,对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傅斯年的学术思想,无疑有助于我们对接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代新人”的精神深处进行更为深刻的历史透视,对中国近代学术精神的发展迁变,有着更为准确的历名把握。  相似文献   

2.
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从两份未刊残稿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从两份未刊残稿谈起王■森傅斯年在五四前後将近一年间,曾断断续续地讨论到"社会",而且他在这个时期提到社会时,常加引号,以表示他不是在表达一种泛泛的概念。但是由于傅斯年"社会"方面的文字或是未收入全集,或是仍属手稿,故未被充...  相似文献   

3.
罗志田 《中国文化》2010,(2):186-201
<正>傅斯年曾提出史学就是史料学的说法,他的见解常受人误解(详后),但其特别强调史料的重要,窃以为仍应引起今日治史者的关注。实际上,若"史料学"包括史料的搜集、整理、解读和运用,还真可以说是大体上涵盖了史学的主要内容。这正是傅斯年的意思,他曾把近代史学方法界定为"排比、比较、考订、编纂史料之方法",在此意义上,"近代史学亦可说是史料编辑之学"。①而从搜集到运用的整个史料处理进程,都牵涉到一般所谓"史识",愈到后面的环节就愈明显。若把对史料的处理提到史识的高度来认识,或更能理解傅斯年的意谓。  相似文献   

4.
傅斯年曾提出史學就是史料學的說法,他的見解常受人誤解(詳後),但其特別强調史料的重要,竊以為仍應引起今日治史者的關注.實際上,若"史料學"包括史料的搜集、整理、解讀和運用,還真可以說是大體上涵蓋了史學的主要内容.這正是傅斯年的意思,他曾把近代史學方法界定為"排比、比較、考訂、編纂史料之方法",在此意義上,"近代史學亦可說是史料編輯之學".  相似文献   

5.
傅斯年遗作选刊之二──戏论一时字相对,日月倒行,我昨天在古董铺里搜到半封信,是名理必有者写的,回来一查通用的人名典,只说理必有是民国三十三世纪的人,好为系统之疑古,曾做古史续辨十大册,谓民国初建之时谈学人物颇多,当时人假设之名,有数人而一名者,有一人...  相似文献   

6.
单滨新 《寻根》2012,(3):100-105
以“敬老慈幼”为核心的慈孝文化是中华儒学的精髓。冯友兰认为,蔡元培的人格“是儒家教育理想的最高表现”。傅斯年在《我所景仰的蔡元培之风格》中说:“蔡元培先生实在代表两种伟大的文化,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思想。”蔡元培的儒家人格和圣贤修养的重要体现,就是传承中华慈孝文化。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头猪二熊三老虎。”而我们彝族则认为是头猪二虎,为野猪比老虎强,虽然老虎是兽中之王,最后还是被野猪咬死了。如果你不相信,请听我慢慢说来。  相似文献   

8.
叶舒宪 《寻根》2008,(4):4-12
考察华夏文明之渊源根脉,20世纪前期最有影响力的学说是“夷夏东西”说。倡导此说的傅斯年先生认为,历史凭借地理而生,夏商周三代历史背后,存在着一东一西两种文化对立斗争和融合的线索。傅先生搜罗文献史料,描绘出以空桑(指曲阜一带)为中心的“东平原区”和以洛邑为中心的“西高地系”,阐发二者的互动对于中华早期历史展开的重要意义。傅先生的论说振聋发聩,给20世纪的古史研究带来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淮阳县史称陈州 ,自古拜祭太昊伏羲的陈州庙会延续至今不衰 ,陈州布老虎是庙会上的民间工艺品。布老虎的形制较为简单 ,一般将白色棉布染成土黄色 ,里面充填锯末 ,先缝制成其外型 ,然后用艳丽的颜料勾绘其外表。一般在布老虎额上勾绘“王”字 ,在身体上勾绘“福”字并书写“太昊陵”三字。布老虎整个外型臃肿 ,四肢短小 ,面目狰狞 ,形象夸张 ,完全符合楚艺术形象的变态、抽象及动态的曲线、弧线美等特点。在民俗文化的意义上 ,陈州布老虎反映了陈州先民的虎图腾崇拜现象 ,也就是说居住在陈州的先民曾以老虎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崇拜物 ,…  相似文献   

10.
彭龄 《世界文化》2005,(2):38-39
有着“地球伤疤”之称的东非大裂谷,北起约旦河、死海,向南沿红海进入埃塞俄比亚,继而经肯尼亚、坦桑尼亚、直至莫桑比克印度洋沿岸,总长6400公里。我们在中东国家工作时,曾多次去过约旦河、死海、亚喀巴湾和红海,那是东非大裂谷的尾闾。特别是死海地区,动  相似文献   

11.
傅斯年遗作选刊之一──中西史学观点之变迁这个题目可以分三方面讨论:(1)中国历代对於史学观点之变迁,(2)西欧历代对于史学观点之变迁,(3)近代数种史观之解释。今依次说明於後:(1)中国历代对於史学观点之变迁客观史学方法,非历史初年产物,而为後起之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代思想家一贯主张读史,以史为鉴。清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近代著名思想家章太炎也曾提倡“读史爱国”,他说:“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此言堪为至理。毛主席极为重视学习和研究历史。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因此,他主张:“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曾告诉我们:“了解自己的历…  相似文献   

13.
徐明 《滇中文化》2000,(2):4-14
(25)南京“天”“地”由化石牵线,三国时曾是东吴都城的南京与蜀汉后方的澄江再度联姻。无论是从历史的眼光还是科技的角度来审视。南京都不愧是一座世界名城。南京地势优异,诸葛亮曾称赞其“钟山龙盘,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  相似文献   

14.
王川 《东方文化》2003,(6):146-148
陈寅恪先生(1890—1969)平生注重姓名的研究,在讨论唐代九姓胡之“胡名”时指出,“胡姓”之研究,经桑原骘藏(1879—1931)等人的耕耘,已有成果;而“胡名”则“急待研讨”,他曾指导清华学生姚薇元(1905—1985)研究“胡名”,并在姚《北胡姓氏考》的“序”中举例说“胡名”对于历史研究重要非常,如“清代史事,则满名字之考证,殊与推求事实有关。治史不得置而不究”。  相似文献   

15.
刘纳 《东方文化》2003,(4):28-32
在《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里,存有一些写信人不愿公之于众的信件。例如,1919年陶孟和致胡适信,由于讲了一个姓傅的人“据云品学皆无”之类的坏话,曾嘱收信人“读后请焚之”。而收信人胡适并未按照写信的要求“焚之”,却保存了下来,与  相似文献   

16.
贵州广大农村,各族农民特别看重牛年,这不失为“牛崇拜”的一种具体表现。贵州各族农民,在开发贵州高原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牛为伍,创造了丰富多采的“牛文化”。传说中的“牛文化”在苗族民间传说中,水牛与老虎是兄弟,水牛是哥哥,老虎是弟弟。这是经过一番殊死斗争得出的结论。相传原先老虎不佩服水牛,要水牛称它为大哥。水牛不干。于是老虎提出,一斗高低,决出昆仲。双方议定,各自准备7天,然后决一胜负。老虎跑上山,天天用藤缠绕身体,缠了7天7夜,自以为万无一失了。而水牛则下田滚澡,滚了一身泥,又上岸晒太阳,如此…  相似文献   

17.
市长结婚,老虎做傧相哥伦比亚波哥大市市长安塔纳恩·莫库斯是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他的正直与善良为人称道。然而,去年他与未婚妻阿德丽亚娜在马戏团老虎铁笼中举行的婚礼,却使人大吃一惊。当时,7只孟加拉虎做了他们的“傧相”。两位主持婚礼的公证人是在两名驯虎师...  相似文献   

18.
高照 《华夏文化》2002,(3):20-21
周易由《易传》、《易经》组成。《易传》诞生于春秋战国。当时,诸子百家曾出现过“大放异彩”、“各领风骚”的壮丽文化奇观,从而为中国文化奠定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博大精深、影响广远的坚实底蕴。  相似文献   

19.
时代与曙光与危机傅斯年"时代是一个甚麽东西?"真是一句很难回答的话。想解决这个答案,不免牵动了许多方面,从形上学的见解,到常识。现在姑且以我这不曾学问的见识──因为我不曾学过社会学──下个解说,权当为这篇文章而作的设想罢了。一个民族,或一团互相接触而...  相似文献   

20.
傅斯年与陈寅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斯年与陈寅恪王 森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Comeinacluster)?一八九○年这一代的中国,似乎就印证了“天才成群地来”这句话。在这成群而来的学术人物中,有些是单打独门、靠著本身的研究对学术界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