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这是美国巴尔勒斯——诺布勒斯出版公司出版的乔治·福克斯·摩特等人著的“新闻采钫论”一书中的一章的主要部分。——译注  相似文献   

2.
也谈图书采访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采访包含两层涵义:选择出版物和采集出版物。二者相互联系叉相互区别,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结台,也是一项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学术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的工作。图书采访工作的方法步骤大致分为:访、统计、采、注销和补充。采访的图书是个预期值,图书能否达到“结合专业,照顾全面,书尽其用,各得其所”,在“采”的一瞬间就决定了。如果说“采”的是果,那么“访”就是“因”,有因才有果。所以要重视“访”的重要性,“访”是“采”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3.
谭祥金 《图书馆论坛》2005,25(6):43-45,125
文章论述了“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是图书馆职业最简明的表述,是图书馆员的基本价值观。分析了“人”、“书”、“找”的地位和关系。  相似文献   

4.
这个题目并非在“绕口令”。它指的是一种文化现象中的两项内容。出“名人”的书由来已久,而“名人”出书形成“气候”,则不过是几年前的事。出“名人”的书,内容相当丰富:写老一辈革命家的书,写反面历史人物的书、写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理论家及各个领城内名家的书。但作者都是“其他”人,而非“名人”本人,是别的人写“名人”,“名人”被人写。这类书往往有  相似文献   

5.
《书天堂》是一本“关于书的书”,也是一本“关于书人的书”,还是一本“关于书地的书”。精致的包装、悦人的享受,钟芳玲的《书天堂》更像是一部爱书人为书行走天涯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6.
现代人初见兴送名片。书和人初见也有“名片”,我指的是书封面封底的介绍语。这“名片”用于介绍作者、书的内容、评论者和出版人对书的评语等等。它不是简单地把过去的“内容简介”移出印到封面来,它带有鲜明的广告意图。名片这东西是有个性的。读不同人的名片,感觉有时会有很大差异,读不同的书的“名片”也是一样。  相似文献   

7.
书的比喻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8.
这是美国巴尔勒斯—諾布勒出版公司出版的乔治·福克斯·摩特等人著的“新聞采訪論”一书中一章的主要部分,这一章是由麦納得·威·布郎和吉纳特·格·高斯合写的。——譯注。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离不开书,一个国家离不开书,全人类离不开书。如果没有书,今日的世界不知是什么样子。古今中外的名人学士赞书颂书之言不止千万。一时想起的有这样几则:“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钱奇 《新闻记者》2004,(9):12-12
《文汇读书周报》出版一千期作品精粹,最近结集为“文汇读书周报文丛”,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该文丛共三种,《辫子,还是辫子》是文汇读书周报品牌栏目“书人茶话”文章的精粹结集,关注“窗外风雨”,注重趣味性、可读性和思想性。《听听那风声》主要是“人物专访”、“人物志”等栏目文章结集,无论短小精悍的“书人小影”,细致入微的“大家肖像”,还是深情款款的“师友杂忆”,所记录的都是一段难忘的书人书事。《都是媒体惹的祸》所收均为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的曾引起书界广泛关注的文化争鸣。如《红与黑》翻译问题讨论,张紫葛“传记”真实性讨…  相似文献   

11.
国内的书话经过半个多世纪来的发展已经约略可以分为两派了。一派以旧书(即线装古籍)为“话题”,喜谈买卖、借刻、校勘及版本、藏家诸书林掌故,一派以新书(旧平装及再版本)为“话题”,所谈不出现代文坛的书人书事。但唯独有一人能够不立门户地在书话作品中说旧话新、融古化今,这就是为书话家奉为“书话主人”的著名文学史家唐弢先生。唐弢先生的“书话主人”的形象,是通过他的《书话》集子建立起来的,并以《晦庵书话》为其代表。是书的前四个部分,主要是谈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学五定律所阐明的“书为人人”、“人人有书”的理念是图书馆人努力的目标。电子图书的出现对图书馆各项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知识导航”从资源导航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书找人、为人找书”是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内容,用时下的话说就是“资源导航”。随着信息资源多样化时代的到来,“书”演变为各种各样的知识载体,一些图书馆学理论家们举起了“知识导航”的大旗,但引来业界内外的争议。  相似文献   

14.
四、文章是别人的好? 1988年台湾有项“民意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不买书”。另外一项调查则说:“有百分之四十六的人在选择礼物赠送亲友时,不曾考虑到送书。”前者“百分之六十五不买书”,与学校教育制度有关,升学主义致使书店采取以补习参考书为主干的经营方式,正是多年的痼  相似文献   

15.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如浩瀚之海洋,无边无际,一个人无法知道一切,记住一切。词书则是供人随时查阅的工具书,是一切求知的人的良师益友。所以,古今中外,特别是近代,都十分重视词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我国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实行文化专制,大搞虚无主义,“读书无用论”也发展到“词书无用论”。我们在几年前开始组织  相似文献   

16.
出版人的“梦”三人出版人有一个梦:让书成为智者的黄金。梦的由来已久:──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几番轮回的兴盛与沉沦。于是,有了下面的梦境:──“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百万兵”;──“书中自有颜如玉”。不管梦境如何,时代竖起了自己的标竿:书是...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世界》2007,(12):9
“房奴”、“车奴”、“证奴”等新词汇不断在人们的面前闪现,让人怀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书奴们”来。当此之时,只要识得几个字,勒紧腰带也要把古今中外一个个恩师(书)请回家,然后正襟危坐,聆听“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做“书奴”是当时的时尚。  相似文献   

18.
《四书集注》中说:“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古往今来,书的作用,书的美言数不胜数。很难想像一个有学问、有涵养的人是一个不喜欢书的人。林语堂讲过这样一  相似文献   

19.
传媒小语     
C22.“长年累月”不要写作“常年累月”。23.“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成语是指大体上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24.“彩”与“采”,都是多义词,应根据不同的义项加以辨别。一般来说,在表示具体事物时用“彩”,如“节目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20.
两种“客观论”的初步交锋中国的新闻理论书大都指责西方新闻界的客观报道理论是标榜“纯客观”,是在自欺欺人。但是,当我们翻开西方人(包括日本人)写的新闻理论书时,却有了另外的发现。美国人威廉·梅茨在《怎样写新闻》一书中指出:“与我们生活有关的一切都会影响我们做出抉择,,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客观。然而,职业新闻工作者应力争接近于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