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邢楠 《华章》2014,(28)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封建帝王,同时他又极具争议性,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一方面在他统治期间社会发展迅速,功盖前世;另一方面他猜忌专权,自私残暴,本文对汉武帝刘彻复杂的性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金铜仙人辞汉歌》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对诗歌开头第二句诗的认识“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现在常见的几种选本对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解释,都是把“现在人们”当作主语,意为:魏人晚上还似听到刘彻的马的嘶叫声,到早上刘彻及其马都无有踪迹。笔者认为此句主语应为刘彻,“闻”是刘彻之“闻”,“马嘶”是连夜迁移“捧露盘”仙人的魏人拉车的马的嘶鸣,“晓无迹”不是刘彻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是指金铜仙人消失,被拆离迁移走而无有踪迹。  相似文献   

3.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非凡的措施,他的文治武功为他赢得了大量正面评价。同时,他的所作所为,也招致了诸如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奢侈荒唐和妄生内乱等负面评价。本文综合多方评论,对汉武帝的历史作为进行述评,得出了汉武帝有功也有过,功大于过、瑕不掩瑜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东方朔在我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上,是一位卓然不群,极为特殊的人物。他由一介平民寒士上书自荐,累官至太中大夫。其间虽几度浮沉,但侍立汉武帝刘彻殿中凡四十余年。然终于没能建立丰功伟业,却开创了“肥遁”即在最高政治和权力中心作“隐士高人”的先例,  相似文献   

5.
给西汉文学和经学带来深远影响的帝王当推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刘邦是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彻是汉王朝政治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时期的皇帝,他们对文学的态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西汉文学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美丽永生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她就是西汉武帝刘彻的李夫人。李夫人出生在一个世代为歌舞艺人的家庭,从小被作为歌伎舞女培养,身份  相似文献   

7.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纪年的方式之一就是用皇帝的年号纪年。这种纪年,是皇权张扬的标识。这种纪年,始于汉武帝刘彻。新的皇帝即位,须改变年号以示区别,称为改元。有时同一皇帝也可多次改元,如汉武帝刘彻除用建元外,还用了诸多年号。明清时期新帝即位后不再用多种年号,一帝仅用一种年号。故此时皇帝亦用年号来称呼,如明太祖朱元璋年号为洪武,人们亦称其为洪武皇帝。年号纪年止于清朝宣统皇帝溥仪。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汉武帝刘彻之命出使并安抚西南夷,考察了西南地区的民风民情和山川地貌,以后写下了介绍祖国西南地区的第一篇文章——《西南夷列传》。在这篇传记中,首次提到与贵州历史尤其是安顺历史密切关联的牂柯江。其中涉及牂柯江的文字有四处:  相似文献   

9.
一个皇帝死后被谥为武,其生前必是在战场上打出了威风。请看,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哪个不是战争中的风云人物?武,向来是与文相对的,且有互不相容之势。然而,从历史上诸多人物来看,武人也并非全是不通文墨的粗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算得上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统治者。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名刘彻,是西汉第五代皇帝,虽然即位时只有16岁,但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可与当时西方的罗马帝国相媲美,而汉武帝时代,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伟大时代之一。  相似文献   

11.
孙喜晨 《海外英语》2012,(3):139-140
《刘彻》与《离别长江畔》两首译诗皆出自庞德之手,前者译自汉武帝刘彻之作《落叶哀蝉曲》,后者译自唐代诗人李白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庞德以其意象派审美观和独到翻译策略,从读者认知角度出发,实现了汉诗英译过程中意象的真切传递。  相似文献   

12.
汉武的大罪     
趁电视剧《汉武大帝》刚播完的余热, 不妨来说说汉武帝刘彻。这部电视剧不值得 我评。你听那每集片头的主题歌,什么"燃 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成为灰烬……" 对这个专制帝王的赞美,调门简直比个人崇 拜时代对毛泽东的颂扬还高亢,真是邪火! 刘彻于国于民究竟有何大恩大德值得如 此礼赞?看在他临死前两年已相当真诚地自  相似文献   

13.
年号小识     
在我国历史上,历代帝王在位都要确立其独自纪元的名号,世称年号。我国最早的年号有两种说法:一是从公元前八四一年周厉王所创的“周共和行政”,此年号一直使用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全国;另种说法是从公元前一四○年汉武帝刘彻建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的《史记》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们不但知道这部史书,还知道司马迁是在受了宫刑后忍辱把它写完的,更知道其受刑是因为替李陵辩解,说他暗射贰师将军李广利见死不救,因而惹怒了汉武帝刘彻。但是,司马迁是汉武帝的近臣,也是深得汉武帝的赏识的。刘彻的巡游、封禅、制定历法等活动,他都是参与者。其父司马谈写史书,是奉旨而为,事未竟而嘱托子继其业,若皇帝不同意,是不会授司马迁太史令这样的官职的。且接父手续写《史记》,用司马迁自己的话说,也是“以求亲媚于主上”。李陵降番,刘彻固然震怒,但绝对不至于因为他替李陵说了几句辩解的话就施…  相似文献   

15.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一样,也是一位盛极武功,缺少文采的封建帝王。其实,历史上的汉武帝并非如此。所谓文采,对于帝王来说,小而言之是指个人的文学才华;大而言之,是指与“武功”相对应的“文治”,发展文化事  相似文献   

16.
委屈的细君     
正唐代李颀《古从军行》诗中有句"公主琵琶幽怨多",许多读者以为诗人咏叹的是王昭君,其实不然,而是刘细君。刘细君的地位可谓显赫:高祖是汉文帝刘恒,曾祖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江都王刘非,父亲是承袭江都王王位的刘建。因此,刘细君是刘彻嫡亲的侄孙女,是真正具有皇家血统的宗室之女,是名副其实的皇室公主。刘彻为结好乌孙(今伊犁河上游流域),封刘细君为江都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是早于昭君出塞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电影集团、中央电视台领衔出品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塑造了汉武帝刘彻、汉景帝刘启等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200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但其中也有不少"硬伤".除了有不少人提出的"司马迁宫刑后长长须""汉朝妇女着装像日韩古装剧""‘汉武大帝'这样的称呼不伦不类"等问题之外,在语言上也有不少硬伤.  相似文献   

18.
1.(2005年贵州省安顺市)大型历史剧《汉武大帝》你看了吗? 汉武帝刘彻采取各种措施最终实现了大一统。在这一过程中,他曾 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哪个少数民族的骚扰() A.契丹族B.匈奴族C.女真族D.蒙古族 2.(2005年四川省课改实验区)《三国演义》开篇云:“天下大 势,分卜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请你选出中国古代史上四个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 ①秦②西汉③西晋④隋⑤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3.(2005年重庆市)2001年,“农学大师”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获得…  相似文献   

19.
央视开年大戏《汉武大帝》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底蕴的中国汉代历史长卷。统治期长达54年的汉武帝在政治上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电视剧从刘彻如何能登上太子之位,到执政后身边的忠臣奸臣之争、贤臣庸才之斗,武帝如何任用廉吏,如何改革推新,如何废割据而加强中央集权,这些明枪暗箭的斗争是本剧的另一大看点,该戏以大量的篇幅展现大汉帝国征战四方、金戈铁马的壮观,展现更多关于民族荣辱的人和事:抵御外族的侵略,平定边疆的战乱,无数的战争、无数的英雄……  相似文献   

20.
东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尽管它没有产生像刘邦、刘彻那样功名赫赫的君主,但正如范文澜指出的,东汉之“强盛不亚于西汉”,在近200年的时间内,其阶级关系、社会矛盾具有许多典型特色。南朝史学家范晔,博采各家编著的东汉史书之长,删繁补略,历时13年,撰成纪、传洲卷,后又有西晋司马彪撰点30卷,共120卷,于是诸家东汉史书黯然失色,(后汉书则U成为一部不朽的历史巨著。然而,内容的浩繁和文字的艰深,又使该书的注译工作较(史记)等有着更多的困难。章惠康、易盈醇等同志不畏艰难,以对读者、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严肃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