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1年由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列入课程总体目标,还制定了关于学生合作交流的渐进性学段目标.合作交流的教学思想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中国对合作与交流的认识不仅古已有之,而且评价很高.两千多年前,教育名著《学记》中就已精辟论断了交流在学习中的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而“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则道出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国外,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昆体良学派也认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目前,合作与交流在教育中的地位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内在的财富》中认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并在报告中指出“:21世纪教育的手段之一就是对话、交流、讨论,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网络之中相互交流的质量.”在数学教学中,启蒙于英国却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与“数学交流”教学...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 “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无疑,“学会交流”是基础.数学,因其可用作交流信息、表达、说明和预测的最重要手段,决定了它在交流能力培养方面的特殊作用.数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渠道,必然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学会交流”的场所.交流,应当是数学课堂的主旋律! 然而,应当承认,传统的、甚至目前的绝大部分数学课堂几乎是教师“独白”的舞台,师生间的交流极少,甚至没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有这样的论述:21世纪教育需要…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现已得到全体教师的广泛使用,但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却值得一思.笔者认为,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应关注以下几个“点”.  相似文献   

4.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探索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孩子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索式课堂就能给孩子创造空间,让课堂充满智慧,在智慧乐园的课堂中,学生能主宰自己,能与老师平等交流;学生不迷信“权威”,敢向“权威”挑战;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是竞争者而不是懒惰者,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索学习的乐园吧!  相似文献   

5.
“全国数学科学方法论与数学创新教育学术交流会”于 2 0 0 1年 8月 1 5日~ 2 0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 ,与会代表 1 2 0余人 ,大会完成了如下各项任务 :第一 ,举行了“数学科学方法论研究交流中心”成立揭牌、授牌仪式 .第二 ,代表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听取了如下学术报告 :1 .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 :生命信息遗传中的若干数学问题 ;2 .社科院哲学所林夏水研究员 :计算机实验 ;3 .张英伯教授 :世界数学家大会和新世纪的数学问题 ;4 .刘绍学教授 :电路“开关”代数与高中数学教材的改革 ;5 .周春荔教授 :MM教育方式与数学创新教育 ;6.徐沥泉先…  相似文献   

6.
人要适应社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必须学会交流.当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交流”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进行简单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以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为基本形态的 2 1世纪 ,现代数学已经或将要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和现实世界中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 ,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理解周围世界 ;数学可以促进学生有条理地思考 ,有效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运用数学和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总之 ,数学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质量 ,良好的数学修养将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 ,以下两个观点已经形成定论 :1 .数学概念和理论的拓宽和发展与日俱增 ,数学的实用性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 ;2 .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世纪充满竞争的时代 ,数学素养已成为人类的基本素养 .具体一点说 ,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数学 ,但是客观上又不可能全面学习 ,这就给数学教育提出了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 .在我国 ,教育部门及时地推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正是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现在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 :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应该不再是知识型的人才 ,而应该是智能型的人才 .为此 ,除了从数学思想、教育观念上转变之…  相似文献   

9.
彭哲 《教师》2015,(15)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用.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我一改往日的教学思想,着重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人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着这一理念,我就在教学中大胆地采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学生用新型的学习方式去学习.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特殊科学,渗透于人类一切知识领域和实践领域.随着数学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有效,数学对社会的作用愈显突出,数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一种文化基础.以致著名哲学家怀特海(Whitehead)预言:“在今后,人类思想领域里具有压倒性的情况,将是数学地理解问题占统治地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把数学教学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也总结说:“数学教育有两个功能:一是技术教育的功能,二是文化教育的功能.以往的数学教育偏重于技术教育功能,忽视了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中专数学教学如何改革,我以为“理论联系实际”应包括“知识技能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两个方面.此“素质”就是现代社会要求的“现代人”的素质.强调数学的“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实际的需要,是教育要“三个面向”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爆炸式地膨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科学和技术从未象现在这样突出地显示出它们的威力和潜在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必将引起教育革命.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也就是教育不断现代化的过程.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育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客观需要在“硬件”和“软件”同时不断变革、创新和完善的过程.因此,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是科学和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因果链是:科技高速发展 学会生存 学习化社会,终生教育 自我教育 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2.
1 提出数学教育研究课题的意义搞好数学教育科学研究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需要 ,也是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需要 .为了搞好数学教育科学研究 ,首先要提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著名数学家哈莫斯 (P.R.Halmos)曾说过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190 0年 ,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世界数学家代表大会 ,大数学家希尔伯特 (D.Hilbert)发表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演说 .在总结了 19世纪数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希尔伯特向数学家们提出了当时尚未解决的 2 3个重大数…  相似文献   

13.
有句古训说得好:“一人划桨舟难行,众人划桨开大船!”它形象地说明了合作的魅力——能让“1 1>2”。《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指出,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并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重要帮助。可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还是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需要。作为课改第一线的教师,我经过理论学习、与同行的交流及对实践的反思,慢慢发现了让“合作交流”行之有效的要素,尝到了“1 1>2”的甜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学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社会性决定了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数学教育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一系列问题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革与发展.数学教育改革的背景,至少有来自于九个方面的考虑:知识经济、社会关系、家庭压力、国际潮流、考试改革、科教兴国、深化素质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科技进步.数学课程改革是整个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最主要的支撑点,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它常常处在数学教育改革的前沿.1 9世纪末、2 0世纪初的数学教育近代化运动和2 0世纪60年代的“新数学运动”,都表明了这一点.数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一、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要求新的学习模式“数百年来 ,把人生分成两半 ,前半生用于教育 ,后半生用于劳动 ,这是毫无根据的。教育应当是每个人一生的过程 ,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 ,随时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法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对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2 1世纪已经到来 ,世界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据有人估计 ,19世纪 ,人类社会的知识量每 5 0年增加一倍。 2 0世纪每 10年增加一倍。而当今 ,3-5年增加一倍。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 ,使得一些发达国家 (如美国 )已经率先进入了知识社会 ,即知…  相似文献   

16.
第八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2 1世纪的我国大学教育”这一主题 ,由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湖南大学联合主办 ,并由湖南大学具体承办的“第八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 1月 1 9日~ 2 2日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代表以及教育界知名学者王冀生、蔡克勇、张楚廷等共 90余人与会。会议共收到交流论文 90余篇。本次研讨会在“2 1世纪的我国大学教育”主题下设三个专题 :2 1世纪初叶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与办学理念 ;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产学研结合与高等教育产业。与会代表对之展开了热烈讨论和论争。现就会议研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的直接形式.每天学习的新内容经常要通过作业来体现.因此,做作业成了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程序. “让学生自由发展,培养创造型人才!”从数学教育与21世纪社会发展更紧密地结合,提示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变化,即数学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数学素质.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不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学生学的数学课本内容是什么”,而是“学生学完这些数学知识后掌握了哪些技能,能够做什么”,这向我们表明: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今后更好地使用数学,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果.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新型作业,让学生乐做.  相似文献   

18.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活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显然,有效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有  相似文献   

19.
合作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人的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然而,很多合作学习只是在课堂教学形式上热热闹闹,并没有取得有效的实际效果。其实,这里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合作与交流的时机。  相似文献   

20.
本次年会于 2 0 0 0年 4月 1 9日至 2 3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 ,年会的学术主题是 :“学习社会的建构”和“2 1世纪教育与社会热点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会议还进行了理事换届选举 ,厉以贤教授当选连任理事长。在这次年会上 ,与会代表针对学习社会这一主题发表了很多颇有见地的观点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学习社会的内涵北京师范大学厉以贤教授提出 ,学习社会是一种人人都能终身学习的社会 ,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一种结果 ,迈向学习社会是一个过程。学习社会的特征表现为 :学习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