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原训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本文就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生理机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机体对氧的摄取、携带和释放能力,有效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和抗乳酸能力,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得到增强.因此,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营养因其项目的特殊性而区别与其它平原类项目.本文根据高原训练对机体的特殊影响,对高原训练运动员的合理营养膳食,特殊营养物质的补充做了探讨分析,为保障高原训练的运动员科学饮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VRTS分析法对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不同类群项目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的个性化选择提供理论支持。价值方面,我国丰富的地理地貌可以为运动员提供多梯度不同气候条件高原训练基地的选择,高原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形成良好的赛前竞技状态;风险方面,高原训练不利于力量能力的形成,部分项目选择赛前进行高原训练具有风险性;时机方面,我国开展高原训练受到国家重视和支持,基地建设良好,科研技术支撑能力稳步增长;策略方面,建议对拟定进行赛前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进行前期筛选,从国情出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有力手段之一,自从1968年被提出来以后,就一直受到各国体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而且高原训练也逐渐被运用到很多其他的运动项目。在各项体育活动中,中长跑运动在高原环境下进行科学训练,对于提高运行员的耐力和有氧运动能力是极其有利的。结合中长跑运动的特点,在高原环境下,高原训练的高度的选择、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生理和生化指标的评定的内容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高原环境,尤其是亚高原环境对中长跑运动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以高原训练为切入点,对亚高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中长跑运动训练的特点,对亚高原环境对训练的利弊影响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进一步提升亚高原训练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利用我国高原训练基地优势提高田径耐力项目运动员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充分利用我国高原训练基地优势提高田径耐力项目运动员成绩的理论依据,为我国田径耐力项目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田径比赛中获得最佳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原训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练员和体育专业人士的重视,人们相信高原训练能给运动员带来一定的好处。高原训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运动员训练水平、机能水平、训练手段、训练环境、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其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一味从海拔高度判断高原训练条件的优劣,其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对运动训练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基地的分布及其相应的自然条件的分析研究,揭示较理想的高原训练应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和国家进行,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时福建省代表队男子皮艇项目王维、黄志鹏等7名优秀运动员在备战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不同训练阶段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对冬训期、高原训练期、赛前训练期三个时期的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的对比,分析保持较高的血红蛋白对于运动员机能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以及通过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血红蛋白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述了现代高原训练引起的机体反应的研究成果,以及将其在田径运动员高原训练中的应用,为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书 《成才之路》2010,(18):61-61
传统的游泳训练中,大多是在静水的标准25米或50米游泳池中进行训练,通过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变化对运动效果进行提高。随着运动科技的不断进步,训练手段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发展,包括高原训练、负重训练等,都是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运动成绩的手段。动水训练的模式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仅调节了枯燥的训练气氛,提高了运动员的兴趣,而且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我国西部高原地区的现实特点,研究了高原低氧环境及运动对人体Hb及Hb与O2亲和力的影响,为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提高训练成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原训练是当前运动训练中的一个热点.由于高原训练过程中施加于运动员的外界环境变化不同于平原训练,因此高原训练具有不同于平原训练的适应机制.现探讨适宜于一般高原训练的适应机制,为科学地认识和进行高原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原训练对子女子田径运动员,尤其是中长跑项目具有非常好的训练效果。但是在高原训练中同样需要注意很多的问题,本文就对此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两侧性迁移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运动训练中两侧性迁移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式,对开发运动员的大脑潜力,提高运动智能,促进运动技术能的形成,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为运动员"高原现象期"、肢体一侧受伤期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为运动技术的更新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述了现代高原训练引起的机体反应的研究成果,以及将其在田径运动员高原训练中的应用。为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静 《学周刊C版》2024,(13):18-21
高原训练的理论依据是在高原低压低氧的环境下进行体育训练,让运动员接受缺氧和运动的双重考验,从而激发他们身上的潜在能力,提高综合运动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适时适当开展高原训练,一方面拓宽体育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抗缺氧生理反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体验高原体育训练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在运动能力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分析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包括低氧诱导因子1、耐力运动能力、缓冲能力和体成分,以及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实施步骤。研究表明,低氧训练具有良好的大众健身效益。大运动量训练能引起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尤其在低氧暴露过程中,低氧和训练的双重刺激更能引起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研究认为,结合低氧与免疫抑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试剂,至少短期内有效。同时对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的热点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低氧训练在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上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原训练是一种在低压、缺氧条件下的强化训练,这种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体育界已经被广泛研究和采用.自行车作为一项集爆发、耐力于一身的项目采用高原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和能力.本文针对自行车项目的高原训练从概念、阶段划分、训练方法、营养补充以及注意问题几个方面作出综述,旨在为从事在一线的自行车运动教练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跆拳道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成绩,为了更好的提高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机能及运动成绩,寻找新的训练方法。文章综述了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点及高原训练对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徐跃文 《考试周刊》2011,(45):180-18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运用高原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原理,综述了高原训练对机体的影响,目的是为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和教练员的训练方法提供理论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从运动医学的视角.研究了高原训练对运动员骨骼肌的组织学改变问题。论证了高原地区低气压、低氧、低温、低湿度和日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量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探讨了在高原自然环境中进行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提出了使用高原训练手段,必须在严格的医学监督之下。并合理安排运动员居住、训练的海拔高度和练习的强度、密度及运动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