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远也忘不了一双流泪的眼睛, 这双流泪的眼睛出现在某教育行政部门摄制的内部片——《素质教育千里行》中。暗访中,记者的镜头看到一名学生正被老师实施背对黑板站墙角的处罚。在这名学生的面前,  相似文献   

2.
永远也忘不了一双流泪的眼睛。这双流泪的眼睛出现在某教育行政部门摄制的内部片——《素质教育千里行》中。  相似文献   

3.
张照雨有这样一双眼睛,它并不出奇,也不能用“水灵灵”或“炯炯有神”之类的词语去形容,可是,它却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时时牵动着我的心。我第一次见到这双眼睛,是在进中学的第一天。当我怯生生地递上入学通知书时,是这双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温柔打消了我的局促,也使我开始注意这双眼睛了。在一次春游中,我第一次从这双眼睛里发现了慌乱。那是在我们郊外野炊结束,准备回家时,突然少了几位同学。于是,这双眼睛立即闪现  相似文献   

4.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 户,古今中外,有多少文学家曾经 描写和赞美过人类的这双眼睛。然 而,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你的学生是一群失去眼睛的孩子,你将怎样去拨动他们的心弦,向他们敞开知识的大门呢?这里,我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 在南昌市八一大道西侧的松柏巷内,我们找到了南昌市盲童学校,见到了从事特种教育的教师和生活在这里的一百余名双目失明的孩子。 校园简朴而整洁,中间是一个水泥铺成的小操场,  相似文献   

5.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主旨和内容,直抵作者内心世界,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题入手,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6.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世人常用这句来形容眼睛之于人美的非凡意义。在语文教学中,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窗口,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抓住题目,读懂题目,是阅读一篇文章的前提。在课文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先读题,从课题入手,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7.
报刊撷英     
教育,带给学生什么这是一个反例:在暗访中,一名学生正被教师处罚,站在背对黑板的墙角。在这名学生面前,是一堵写着羞辱的白墙;在这名学生的背后,是一面等待求知的黑板。书声依旧琅琅,教师仍在授课,倾听这名学生心声的,只有他身边的簸箕、扫帚和纸篓。当采访者把话筒递到他嘴边,他的回答是两行长长的泪水……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究竟带给学生什么?一、是屈辱还是自尊国外一位作家曾说:“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一个贼,比起在一个贼身上看到一个人要容易些。”我们总是容易看到学生的“缺点”和“毛病”;且看到了就是批评、指…  相似文献   

8.
周艳 《考试周刊》2010,(26):17-18
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教师手中。那我们在课堂内外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怎样成为有效教师呢?  相似文献   

9.
老师的眼睛     
我第一次见到这双眼睛,是在入学的第一天。当我怯生生地走到队伍中时,是这双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温和打消了我的不安,也使我开始注意这双眼睛了。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钟老师有一双比星星还要明亮,比湖水还要清澈的大眼睛,我们都喜欢老师这双既美丽又情感丰富的眼睛。老师的眼睛就像一盏明亮的指路灯,你看,每天早晨,只要这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出现在课堂,课堂里就会书声琅琅;上课时,这双眼睛又像会说话的小嘴巴,跟随老师讲课的内容忽大忽小  相似文献   

11.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欢笑而欢笑……"教师是陪伴学生成长的重要角色,同样与学生的相处,也是教师工作更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而教师行列中又有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更要将师爱融入自己的灵魂中,运用到工作中,他们就是天下最小的主任——班主任。  相似文献   

12.
下岗吧,板演     
在我们小学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讲解一道练习题时,让大多数学生在草稿本或书本上练习,而请一位甚至几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练习,这就是板演。许多年来,板演以其独特的身姿活跃在课堂上,展现了它灵动的一面,但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呼吁:让板演退出课堂!为什么呢?首先,板演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板演是写在黑板上的,其余学生便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抬头看看黑板上同学的解题,特别是一名较优秀的学生在黑板上板演,他会在课堂中扮演一个并不怎么好的角色,他让其余同学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抑制了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其次,板演不利…  相似文献   

13.
我的自画像     
我姓黄名予乐,今年八岁,原来的我是位长发飘飘的爱美小女孩,如今却被妈妈强行剪成了一个假小子。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上课时,我常用这双眼睛专心致志地注视黑板,不漏下老师粉笔下的每一个字。  相似文献   

14.
期末临近考试,我改变了以往的考前说教,而是拿起一支粉笔对学生说:“老师要画一幅画,作为考试时的礼物送给你们。”说完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两只大大的眼睛,并在眼睛里写上“徐老师”三个字。画毕问:“你们喜欢这礼物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一个学生说:“我喜欢,老师送给我们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看清题目。”另一个学生说:“老师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仔细检查,不要写错。”我接着说:“老师虽然不能监考,但我把两只大眼睛留在黑板上,看着你们考试,看谁认真仔细,好吗?”“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稚气的声音。考试完毕,试卷批下来,效果十分好,…  相似文献   

15.
“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科研课题。自接受课题以来 ,我们运城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 ,在指导学生“勤读、勤写”的基础上 ,研究和探索更为重要的一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勤思”。因为只有勤于思考 ,学生才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有了这双眼睛 ,学生才能明辨真善美、假恶丑 ;有了这双眼睛 ,学生才能从生活的平凡琐事中 ,捕捉新意 ,发掘亮点。创新作文教学训练应以创新思维为核心 ,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过程。这一过程 ,不仅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水平 ,而且也体现出创新思维的结果。在创…  相似文献   

16.
眼睛     
在发光的电视屏幕前,啊,这是明镜般的湖泊,闪动着~双切亮的眼暗:这是湖泊般的天庭:有时象不安的水油,能装下祖国的山川,有时象欢快的流萤。能载下四化的艰程。在这双眼睛里,刚毅,奋发,啊,这一双双不眠的眼睛,映出了知识长河的身影:无发,坚定!好象闪烁碧空的繁虽:壮阔,深遥,是振兴中华的异彩?喧涵、奔腾1 它曾怒对铺天差地的黑云,是新一代勇放地飞行? 也眸脱那腐俗而暗淡的心灵。在这双眼睛里,它闪出青春动人的理想之光,透出了一位战土的性情:直投向那云天深处的峰顶; 一s·眼睛@谢孟  相似文献   

17.
<正>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班主任的工作复杂而艰巨。班主任必须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参与班级工作,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导师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你怎么能让这双眼睛充满智慧呢?一、用爱教育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高尔基说:"无论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真的爱他,照顾他,并担心他,无  相似文献   

18.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作为一名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优化教法与学法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案例:一位初三数学老师在一节复习课上,为了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在讲到“圆与正多边形”有关计算这一知识点时,在黑板上罗列了扇形面积公式、弧长公式、圆柱侧面积公式等等有关公式,然后为了节约时间,不再对公式进行讲解,便让学生做相关练习题(黑板备好的)。我们发现,学生在做每一道题时,不时抬头望黑板的公式或翻书找公式。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存在着严重问题,背数学公式便成了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9.
杯子的艺术     
潘春玲 《广东教育》2003,(10):16-16
刚开学,站在讲台上,台下是52双满怀期待又好奇的眼睛,我知道一些眼睛里含着疑问:这个小个子班主任,能把我们管好吗? 没错,我个子小,没有半点让学生敬畏的气势,但我深深明白,教育的力量并不在于自身的高大威猛,让学生信服的,是教师的人格和才华。果然,开学后不久我冒着酷暑带领学生训练体操并夺得全校第一名,就有不少学生对我投来钦佩的目光。这只是个开始。让学生信服还  相似文献   

20.
法国雕塑家罗丹在《罗丹艺术论》中提到,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没有差的学生,对于我们,应该有的,是发觉每一名同学闪光的眼睛,这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