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程度的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测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层次分析理论及科技人才合理流动测评变量体系的特性,构造了集"模糊综合测评"、"主成分分析测评"优点于一体的"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程度的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测评模型",并以百分制赋值的方法,对模型中属性测评变量的模糊综合评价值的确定进行了修正.阐述了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程度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测评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2.
基于AHP的企业组织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组织绩效评价方法,由于过于主观和难以量化,存在着缺陷。该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FCE)的基本理论,建立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评价因子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判断矩阵。将判断矩阵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再构造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利用AHP-FCE模型计算模糊综合评价值,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新的组织绩效评价方法是有效的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3.
易延方  廖戎戎 《大众科技》2011,(4):212-213,206
文章选取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质量和社会安定四个方面因素作为评价百色市城镇化水平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次的权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百色市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百色市和全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从科技人才创新活动的过程出发,建立了一套评价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因素体系;然后依据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特点,对其设置了模糊评价等级和对应的评价数据区域;构建了模糊评价矩阵和权数向量;最后根据研究主题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构造了加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进行了实例测算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科技人才创新活动的过程出发,建立了一套评价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因素体系;然后依据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特点,对其设置了模糊评价等级和对应的评价数据区域;构建了模糊评价矩阵和权数向量;最后根据研究主题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构造了加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进行了实例测算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杨海玲 《现代情报》2010,30(3):22-25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科学地分析比较服务质量一系列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基础上,从高层到低层依次构造判断矩阵,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进一步利用指标权重进行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从低层到高层依次构造评价矩阵,利用数学模型M(.,+)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以往研究对象概念界定不清晰、评价标准选择失当以及评价方法局限等问题,从工程科技人才概念的界定入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工程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指标模型的构建基于对15名工程科技人才及领导的访谈与文献调研,包括评价指标的获取、评价内容的阐述与评价标准的设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基于587份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问卷调研,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
基于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南京市科技投入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技投入与产出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模糊评价矩阵构造用于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的新思路,将修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和计算层次分析法中各要素的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新模型应用到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中,进行实证分析得出2001年-2006年南京市科技投入绩效分数,最后提出提高科技投入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科技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科技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判断矩阵和权值计算,得出了层次单排序和各层次的权值总排序表,并进一步对各评价指标量化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开放存取机构库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闾燕  侯振兴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3,33(11):20-24
通过分析机构库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研究的难点后,结合机构库评价的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和计算组合权重,建立了机构库综合评价模型,并给出了依赖于指标层的目标评价公式;结合实际进行了评价验证。  相似文献   

11.
房威  朱安  张镅 《情报科学》2012,(1):72-76
从h指数和整数分割思路出发,构建"线性增长"赋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高被引指向性的h型指数--hl-g,并通过与hT、hm的比较,得出hl-g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完善的结论。以8种综合性农业核心期刊的hl-g比较和分析为例,阐述了hl-g在期刊评价中具有着重考查高被引区域表现和完整反映被引频次分布情况两大优势。据此推测,hl-g可作为期刊评价赋分指标,弥补现行期刊评价方法在这两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应用改进的AHP-BP方法构建基于用户感知的科研项目数据库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 过程】根据传统AHP法得出指标权重,计算出专家群组的净感知相关系数矩阵,确定了专家权重,进而求解得到评 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然后以多组数据为先验样本进行BP神经网络的训练、测试和验证,从而得出了可供推广的 AHP-BP神经网络的科研项目数据库综合指标权重模型。【结果/结论】对指标权重的分析表明,对于科研项目数据 库来说,内容是最关键的评价指标,且改进的AHP-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所得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3.
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球资源紧缺与环境问题凸显的国际背景以及中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下,正在也必将继续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如何构建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旨在阐述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核心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构建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指标权重大小及综合评价方法,由此探究指标体系的政策含义,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企业情报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企业情报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从人员、物质、信息、活动和效益五个层面构建了企业情报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此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最后介绍了企业情报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为企业情报竞争力的具体评价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广州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促进城市创新发展,需要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其优势与不足之处。而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的首要工作就是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通过运用统计调查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了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层级、指标数以及分类维度等方面的规律。研究表明:以往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采用2或3个层级居多,分类维度可以归为7大类、3大分类模式,上层指标数比底层指标数更具有统计规律。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得出城市创新能力的本质内涵,将广州城市创新能力看成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提出由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主体以及创新环境支撑4位一体的分类维度设计构想,并据此提出了一套广州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给广州乃至其他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的参考指标,同时也给该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及提升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13,35(12):2344-2351
测评旅游景气指数可定量分析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推动遗产地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首先提出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概念性框架,其次建立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测评指标体系,构建遗产地旅游景气合成指数测度模型,然后选择张家界市(世界自然遗产地)、承德市(世界文化遗产地)与黄山市(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作为案例,分析我国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年我国遗产地旅游景气综合指数为100.89,2012年为110.96,年均增长速度为0.87%;②我国遗产地先行指标、一致指标与滞后指标的旅游景气指数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一致指标的旅游景气指数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③我国3类遗产地的旅游景气综合指数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长远看,文化型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可能会相对自然型遗产地更高;④我国遗产地的旅游景气综合指数与GDP指数之间呈现幂指数正相关关系。最后,从全国旅游休闲发展环境营造、遗产地旅游建设与管理、遗产地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3个方面来构建遗产地旅游景气指数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对工程项目绩效进行评价,提高工程项目绩效的效果,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指标层次、指标数量、指标隶属情况三大方面对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在对指标体系整理的基础上,提出指标类别在不同阶段的重要程度矩阵、一级评价指标选择矩阵、指标类别在不同层级的重要程度矩阵,探讨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对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知识产权工作评价指标设计的五项原则;设计出高校知识产权工作指标体系,构建了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模型,确定判断矩阵,计算出各层次评价指标权重值;对评价指标进行测度,确定了评价标准;利用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对高校知识产权工作进行实证分析,实现了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绩效的动态评价管理.  相似文献   

19.
组织知识存量的模糊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秀红 《情报科学》2005,23(8):1147-1152
组织知识存量的准确测度与合理评价是进行有效知识管理的基础。本文从组织知识管理的价值目标出发,将组织知识分为核心能力层、组织结构层、团队与员工内隐层,建立了评价各层次知识存量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多目标分析法对组织的知识存量进行评价;最后,通过调查的案例对该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旨在为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方法/过程]运用用户画像理论构建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丁香医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对在线健康社区服务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