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治华 《学语文》2013,(1):54-5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相似文献   

2.
谈作文创新     
徐玉宇 《学语文》2012,(3):56-57
作文贵在创新,创新是写作永恒的话题。"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必修课的教学”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新课标着力强调学生习作的创造性的表述能力以及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庄平 《河南教育》2004,(12):31-3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相似文献   

5.
陈喜荣 《考试周刊》2014,(55):52-52
<正>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新课标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创造性表述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轨道思考问题,只是通过反复操练,让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赵霞 《语文天地》2011,(21):31-3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将"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定位为中学生写作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里,自主是前提,  相似文献   

9.
赵桂珠 《教学随笔》2011,(11):19-21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要想在语文教学中达到这个目标,作文教学就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思想的樊篱,摒弃单一化、程式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模式,置学生于写作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张扬其写作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与交流的实践性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为达到上述目的,笔者以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普遍怕作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积累名句、扩写仿写、不限文体写作、修改润色四个方面入手,教学生会积累写作素材,做到仿写扩写"形神皆像",让学生将"写"与"改"结合起来,做到文从改出,消除学生写作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笔头交际能力是整个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多种途径的作文教学能够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兴趣、材料来源、认识深度等有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科研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写出"文质兼美"文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程琼芬 《考试周刊》2011,(18):78-7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看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目前,学生写作文时总觉得头脑空空,绞尽脑汁,没话找话,很难把道理讲深讲透。要想把道理讲深讲透,首先得把道理想深想透。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头脑里没有思想,或者认识很肤浅,当然就写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所以,议论文写作训练,其根本是思维训练,我们必须重视思维训练,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以下是我在议论文写作进行思维训练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  相似文献   

15.
李桦 《学语文》2014,(5):74-75
实践证明,要想切实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对写作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综合开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高中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更要注重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多途径的写作训练,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思维能力的提升带动创意写作、个性化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徐丽萍 《生活教育》2012,(21):44-46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事物、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学会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我们现实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愿上写作课,学生讨厌写作文。每布置一篇作文,别说学生如临"灭顶之灾",教师也仿佛"大敌当前"。究其原因当然是错综复杂,我们的一线老师们也在苦苦探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写作应定位为学生的一种表达需求,要体现"言为心声",要降低门槛。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小学阶段,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头疼的一件事,很多学生下笔空洞,认为没有材料可写,更多的学生是看了大量的优秀作文选,  相似文献   

19.
郑尚芬 《成才之路》2013,(28):I0005-I000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的成才打好基础。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促进自己成长成才。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以通过图书、报刊、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当他们写起作文来却眉头紧锁、无从下笔。我们写作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他们对"作文"二字的神秘感,能够用心地去感知生活,享受生活,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