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荣英 《现代语文》2006,(10):102-102
激发情感、培养理智、训练操作技能,是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任务。对此,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荀子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予以高度关注。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述而·雍也·为政·宪问》)荀子则强调“善美相乐”,其“入人也深”,“化人也速”,“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乐论·儒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我国的优良学风。孔子说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以言过其行为耻辱。又说:“听其言而观其行,”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如何,不仅听他怎样说,更重要的是看他怎样做,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宣言。荀况具体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这就说,“学”是为  相似文献   

3.
列宁曾指山:人们认识的过程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哲学笔记》)。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获得理论认识及促进思维的发展,也总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况早就指出:教学应该以“闻见”为基础,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荀子·儒效》)。学生的认识从总体上讲也要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初中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  相似文献   

4.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论语·泰伯》篇。郑氏曰:“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民从之;若皆知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郑氏认为民皆愚顽,所以,王者设教,只要他们跟从,不须知道本末。这种解释和孔子思想不相符合。《子路》篇记载,孔子适卫,冉有仆。孔子回答冉有的问话说,“民庶”之后,要“富之”,“教之”,没有认为民愚顽不教的意思。西晋何晏《论语集解》修正了郑氏的解释。他说:“由,用也,可使用而不可知者,百姓日用而不能知。”何氏采用了战国时期对民的相当流行的看法。如孟轲说:“行之而不著焉,穷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下)《中庸》也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朱熹《论语集注》承袭了何氏的解释略有更益。他引用程子的话说:“圣人设教,非不欲家喻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耳。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岂圣人之心乎?”近人也相信这种解释,如钱穆《论语新解》说:“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也。若在上者每事於使民由之之前,必先家喻户晓,日用力于语言文字,以务使之知,不惟无效,抑且离析其耳目,荡惑其心思,而天下从此多故矣。”徐英《论语会笺》说:“盖政令之推行,有不得不然者,势也。政令既行,  相似文献   

5.
两千多年前,荀子曾把人们学习的过程分为“闻见”、“知”、“行”三个步骤。他认为,“闻见”是感性认识阶段,在此基础上,才能进入理性认识阶段的“知”和实践阶段的“行”。此三者中,他又特别重视“行”。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的这些见解闪耀着朴素唯物论的思想光辉。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他认为学至于行达到峰极的看法显然是不完整、不确切的,他还未能认识到把实践的经验回头再来检验理论、发展理论。人们学习知识需要“知”、“行”结合(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决定了教师传授知识也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结合。为了真  相似文献   

6.
鼓励是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最佳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已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王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孔子家语·六本》:“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有关“忠言逆耳”在明代刘基《苦斋记》、《后汉书·袁谭传》、《三国志·吴志·孙奋传》、《三国演义》等书中都有阐述。仔细琢磨之后,言外之意是劝导纳言者,要正确对待逆耳之言。但作为进言者,是否想过进言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忠言就一定要逆耳?进言者是否可以变通一个说法,把“逆耳之言”说得“顺耳”一些,使纳言者更容易接  相似文献   

7.
一、歧说 《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的训解,历来多存歧义。综诸家之说,有代表性的有五种: 1.治民之术说。 此说以汉代郑玄和晋人张凭为代表。郑注曰:“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人从之。若皆知其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论语郑氏注》)张注曰:“为政以德,则各得其性,天下日用而不知,故曰可使由之。若为政以刑,则防民之为奸,民知有防而为奸弥巧,故曰不可使知之。言为政当以德,民由之而已;不可用刑,民知其术也。”(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论语张氏注》)。  相似文献   

8.
<正> 思想政治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理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只有通过考察学生的行为,才能检查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效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荀况有:“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  相似文献   

9.
浅谈训诂     
训诂这两个字连起来用,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诂训”,就是训诂。唐孔颖达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见《毛诗正义·关(?)·孔疏》)他还综合起来给训诂下了定义:“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  相似文献   

10.
袁晋 《生活教育》2011,(2):23-24
中国古代的荀子将学习视为一个"闻-见-知-行"的活动过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西方国家近来也把有效的学习过程概括为"  相似文献   

11.
[原文] 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甚强,孔子不受。献鱼者曰:“天暑远市,卖之不售,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孔子再拜受。使弟子扫除,将祭之。弟子曰:“夫人将弃之,令吾子将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之,务施而不腐余财者,圣人也。今圣人之赐,可无祭乎?”(选自《说苑·贵德》)  相似文献   

12.
一、何为叩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是孔子著名的教育格言,它揭示了孔子最重要的教学原则———学思并重。孔子还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这里,孔子点明在“学”和“思”中间有个关键的环节“问”。这个“问”是沟通学和思的桥梁;古人还说:“为弟子讲授,必时时请问之,令其善疑,诱其审问。”(王筠《教童子法》)。“切问”和“善疑”之间的关系反映了问的方式多种,对待问的态度多样,这是教和学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关于两者的关系,尤其是关于孔子的“问”的艺术,《学记…  相似文献   

13.
张巧 《考试周刊》2015,(20):92-93
<正>《荀子·儒效篇》中有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换为英文,即为:"Tell me,I forget;Show me,I remember;Involve me,I understand."在十几年的英语教育中,尤其是新课改背景下,我践行着这一理念,自认为此即为我在教育中要追寻的佳境,让学生都参与课堂,即为高效课堂之关键,也是教育本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壹《说文》会意字的研究,无论是就整体而言,还是就具体而言,至今似乎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说文》“见”部:“见,视也。从目儿(人)。”段玉裁注“析言之,有视而不见者,听而不闻者;浑言之,则视与见。闻与听一也。耳部曰:听,聆也。闻,知声也。此析言之。用目之人也。会意。”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相似文献   

15.
一、闻寡人之耳者(高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注:[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闻”《辞海》第四义项为“达,传报。《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闻寡人之耳者”中的“闻”,可按《辞海》第四义项作解,“闻”后如果补出省略的介词“于”,就和《鹤鸣》中的“声闻于天”结构相同了。那么“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成现代汉语就可为:“能在公众场合议论(我的过错),传达到我耳中的,受下等赏赐。”课本原注将“闻”解为使动用法,绕得圈子似乎大了些。二、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高一册《赤壁之战》)  相似文献   

16.
张载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北宋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是有名的教育家。他讲学关中,其学派称为“关学”。“关学”是理学四大派之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教和学的主张。张载认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并根据教材的难易而因材施教,所以他说:“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传此。”除了正面的施教,他还认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在《正蒙·中正篇》中写道:“‘有如时雨化之者’,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为而后教之  相似文献   

17.
徐敏 《贵州教育》2000,(6):15-16
一、学习艺术的回顾及界定学习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在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的言论及著作中涉及颇多。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学习时要“多闻”、“多见”,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欠也。他认为自己是通过多闻多见而获得的知识的。据统计,《论语》一书中论及“闻”知的有五十七处,论及“见”知的有七十一处。可见孔子非常重视通过感知获得经验。同时,他还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从而明确地论述了学习中感知与思想的关系。战国后期的唯物主义思维家荀子也主张学思结合,学用结合。他说:“君子之学…  相似文献   

18.
经学,泛指中国古代诸“经”之学。如,。《道德经》、《南华经》、《易经》等。如所周知,《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易经》即《上经》和《下经》。《老子》:“不言之教。(笔者按:之,段玉云;“之:引伸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说文解字注·之》》”《庄子·知北游》:“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荀子·儒效》:“知之,圣人也。”《庄子·天地》:“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易·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笔者按;1、神,见《庄子·大宗师》“以神为马。”《中华大字…  相似文献   

19.
前言 “转注”和“假借”都是“六书”中的一书。转注假借不明,六书难明。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章太炎说:“或言六书始于保氏,殊无徵验。《管子·轻重戊》曰:‘伏戏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经典九数见名则始保氏。保氏非作九数,知亦不作六书。  相似文献   

20.
虚词“非”字常见用法之一,是用在判断句主谓之间,使整个句子表示一种否定的判断。例如: 管仲非仁者与? 《论语·宪问》 回也,非助我者也。 《论语·先进》 是非君子之言也。 《礼记·檀公上》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这种“非”字,在词性方面,有否定副词说和系词说,否定副词说者以为“它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见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系词说者认为它“是否定性的系词,是实词,不是虚词”(见杨伯峻《古汉语虚词》);意义方面,有“不是”和“不”两种解释,而均以后者为极少数。翻译则一致为“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