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国外教学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走向:面向学习者、关注合作交往、自主建构知识、为理解或思维而教、走向个性养成。当代国外教学理论的走向深刻地启迪了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方法论和教学论学科建设,持久地影响了我国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实验)。  相似文献   

2.
教学原则是我国教学理论中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发展有古代、近现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四个阶段,而对这四个阶段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20年间。本对这种研究状况进行了审视与评价,从整体上梳理教学原则的发展,为21世纪教学原则研究的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教学理论,经历了从理论启蒙到实践变革的整个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三个阶段。研究对三个阶段的引进历程可以进一步分析各阶段理论引进的特征及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国内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刘真延 《教师》2011,(29):22-24
反思教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领域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反思教学是提高教师对教学行为认知水平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作者主要阐述近二十年来国外英语教学领域反恩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反思教学的特征、反思型教师素质要求;反思教学的理论模式;实施反思教学的途径和促进反思教学的策略;反思教学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反思教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领域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反思教学是提高教师对教学行为认知水平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作者主要阐述近二十年来国外英语教学领域反思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反思教学的特征、反思型教师素质要求;反思教学的理论模式;实施反思教学的途径和促进反思教学的策略;反思教学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杨中枢 《教育研究》2012,(4):103-107
我国的小班化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八年左右的酝酿准备,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小班化教学的实验与推广,如今小班化教学研究正在深入发展并不断进行理性反思。近三十年来,我国学者不仅关注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意义,而且深入研究和探讨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策略。小班化教学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本土理论研究缺乏、高度理论概括不足、结合具体情境的行动研究较少等问题。今后我们应在构建本土小班化教学理论的同时,展开小班化教学的行动研究,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在我国推行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学流派理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流派理论初探浙江省湖州师范专科学校傅小悌从80年代初起,我国教学实践和理论有了突飞性的长进,形成众多的教学模式、多样的教学风格和各异的教学法。但是,与一些教学理论研究先进的国家相比,我们仍缺乏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流派。因此,要想使我国教学实践与理论达...  相似文献   

8.
几乎所有教学论研究者都强调要深入中小学去做研究,但为什么"走下去"做研究没有成为教学论研究领域的应然趋向?教学论研究者的成长路径、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固然对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中小学不欢迎和教学论研究者"下去"不会做研究也是两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不深入中小学做研究,当然不会生成本土的教学理论,这也是国外教学理论能够诠释中国教学实践的一个主要原因。改革高校教学论研究者的培养方式和成长路径、改革教学论研究成果的评价方式、加强教学论研究者实践研究的能力培养,不仅能使我国教学论研究有可能摆脱束缚、与国外教学理论展开平等对话,而且能使我国教学论在国际向度上的学术自主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论国外教学理论之科学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地借鉴国外教学理论,有助于我国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提高,但越须注意研究国外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注意研究国外教学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注意研究国外教学理论的局限性,注意研究国外教学理论的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金林祥 《嘉应学院学报》2011,29(12):100-100
<正>20世纪年80-90年代后,由于现代教学观念与技术的确立、教育科学研究的空前发展以及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教学艺术在我国逐渐成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经过近30年的努力,教学艺术论的学科地位逐步确立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推动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当前,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指引下,系统梳理和挖掘我国教学艺术论的发展历程与最新成果,对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进行深度关注,已成为  相似文献   

11.
Teacher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service education for teachers are both an active area of research and a broad challenge. In working as teachers,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often seen as divided, or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development are solved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 This study focuses on collaborative teacher learning as part of an in-service education course that supports teachers in connecting learning theories with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that aims to create new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for teaching. The starting points for the study are the changes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ories of learning. The aim is to analyse developing of teaching in teachers’ collaborative group discussions and how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learning theories is connected with developing teaching practic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e study was data driven, systematic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the discussion. The research data consist of video recorded group discussions of two teacher teams from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course meeting. The analysis focused on developing talk and further, on finding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the developing talk and the theories of learning. The analysis shows three different ways how the learning theories emerged in method developing talk.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oretical knowledge can be used or left unused and imply that creating and changing teaching practices is challenging. However,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oretical, research-based knowledge on learning theories can be applied to developing teaching practices in the teachers’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 process. Long-term in-service education based on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reation and supporting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learning and experience knowledge of teaching is a promising way to arrange and develop in-servi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主要认为,应该树立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体系,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体系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教学理论的重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的教学理论是与近 3 0 0多年来的社会历史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它致力于教学理论的形式化以及理性化的教学研究方法 ,远离真实的教学情景 ,使教与学的关系线性化 ,并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套路化。进行教学理论的重建既是必需的 ,也是可能的。在 2 1世纪 ,教学理论在思想方法、现实基础、范畴体系上都必须发生转变 ,教学实践的生动性和丰富多彩将进一步得到展现。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教学理论考察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来源,其影响到教学成果,而社会语言学教学理论考察的是交互过程与教学成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大学专业人员介入教学实践,不仅对教学实践的理论进行阐释,而且与教学实践者进行对话与建构,从而推进教学实践经验的自觉与运用。本文以何以聪对语文导读法跟踪研究为例,指出他从行动者立场对语文导读法的结构体系、实践艺术及个性风格的阐释,及表现出来的相互间平等与尊重、互相信赖的立场,建构的评传与述评的话语体例,理解与鉴赏的评价取向等,都充分表现出专业人员介入教学实践的应有的品质与智慧,对当前语文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学理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在引进国外教学理论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食洋不化问题。政治干扰教学理论建设最严重的表现是政治取代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彻底附庸于政治 ,政治盲从不仅阻滞了教学理论的发展 ,而且也意味着教学理论研究者职能和人格的丧失 ;方法崇拜造成教学理论研究上的偏差 ;科学意识淡薄 ,回避教学现实存在的问题 ,闭门造车。为此 ,教学理论界需要加强对教学理论研究的评价、规范和引导 ,形成相应的“信念和约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众多的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教育理论影响着我国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因特网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将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创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依据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考察语言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中介语理论在我国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得出的结论为:我国英语教学领域二语习得理论应用研究相对落后;二语习得理论更新慢;理论术语不严谨;改进旧理论或创立新理论意识不强等。二语习得理论应用和研究的不足是中国"哑巴英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视国外二语习得理论方法的学习和借鉴,重视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目前语言学理论的“教”与“学”面,临着诸多困难。实践证明,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适当地结合、融入一些语言学理论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古汉语语气词的发音特征可以补充和完善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理论,同义词的问题和一些语音演变的问题能帮助学生更具体地认识和理解马尔丁内的语言经济原则,古汉语中一些语法现象的形成则证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的培训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教学质量在不同培训行为教师人群中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学描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建立教师教学反思机制;推动接受理论向实践理论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