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沅媛 《科教文汇》2008,(9):103-104
任务型教学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真正让学生掌握讲英语、用英语的本领。任务型英语教学把传统教学理论的优势与现代教学思想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它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型的发挥,有利于英语课堂上师生的变化性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意识的训练、培养和加强。  相似文献   

2.
张宙  吴欣 《科技通报》2015,(4):261-264
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的特点和职业英语教学目标高度吻合,然而在传统课堂的任务型教学中,课堂活动时间常常被知识传授时间挤压,使知识内化无法完成。由Armando Fox教授提出的SPOC模式创建了一种将MOOC和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给职业英语TBLT教学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本文根据Bersin提出的混合教学的四个流程,对案例课程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进行描述性研究,以探索基于SPOC和TBLT的职业英语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3.
张月秋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211+216-211,216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指在英语课堂中师生通过用英语对话、交流和意义创生等方式,使学生完成一系列根据其发展需求而设计的学习任务,以达到有效学习英语目标,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创新的英语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具有目的性、主体性、交际性、合作性和生活性等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很多的优势,在高职高专类学校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娟  周志鹏 《科技广场》2007,(12):171-172
语言是社会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知识的教授与文化意识的培养都非常重要。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也给大学英语教学赋予了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跨文化意识的灌输,并通过其它课外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娱乐、及交流中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龚鸣 《科教文汇》2011,(23):122-122,136
现今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对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学习最终是为了交流和运用,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也成为外语教学的出发点。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专家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布置一些真实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好地用目标语言与他们交流并获取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交流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褚晓燕 《科教文汇》2007,(2X):90-90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中学英语教学应“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的要求。江苏省译林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出版的《牛津英语》充分体现了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它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7.
孙阔兴 《内江科技》2006,27(2):58-58
通过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特点的阐述,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话题讨论,使其通过多样性设计活动自主完成任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英语兴趣。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谈谈英语改革的重点是要改过分重视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在英语新课改中,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提高英语课堂质量和效益,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李莹 《科教文汇》2011,(26):128-129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根据笔者长期的课堂观察发现,任务型教学法并未在英语课堂中得到真实应用。本文的调查研究运用了课堂观察的方法,通过对师生话语比例的数据分析,得出了师生角色并未实现真正的扭转的结论。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以把任务型教学真正地落实到英语课堂中。  相似文献   

12.
吴磊 《科教文汇》2011,(35):144-144,150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打造高效、成功课堂的前提。影响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因素很多,有学生因素、学习内容因素、学习环境因素、教师因素等,其中教师因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起到主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广霞  高玉芬 《科教文汇》2012,(11):115-116
"案例教学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近年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实践,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安琪 《科教文汇》2013,(1):82-82,86
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不是很明确,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新颖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用价值,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  相似文献   

15.
张小红 《科教文汇》2012,(9):78-78,93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内在动力,是产生强烈求知欲的"激素"。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本文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学生设置最佳的学习兴趣突破口,谈一谈本人做法。  相似文献   

16.
李志 《科教文汇》2011,(32):109-109,129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向互动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对职高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在职高历史教学中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课堂活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职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党风琴 《科教文汇》2012,(14):133-133,138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而给其带来语言障碍,本文从高职学院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育的效应出发,从改变教师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重视非语言教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等方面,论述怎样在英语教学中贯穿文化、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崔雅莉 《科教文汇》2012,(10):94-94,111
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着数学学习动机缺失的现象。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效率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仅在开展有效教学方面,提出几点措施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改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盛景  沈理明 《科教文汇》2011,(36):132-133
论文阐述了化学双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及进行学习策略指导等。  相似文献   

20.
张小娟 《科教文汇》2011,(23):154-155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以恰当的教师行为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创设愉快和谐的、支持性的、宽容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气氛;精心设计学生课堂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创新;努力创设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巧妙运用课堂教学评价,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