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大多数学生心中都是比较乏味的一门课程,针对思想政治课的导入,总结多种导入方法,以让学生在课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结构。这些导入方法有:悬念导入法、漫画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名言警句导入法、时政新闻热点导入法等,但是,在运用这些导入方法时,必须要注重针对性、启发性、乐趣性、简单性以及技巧性。  相似文献   

2.
导入新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也要讲技能、讲艺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就是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愉悦中进入学习。导入的技巧很多,有故事导入法、名言警句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趣味新闻导入法等。  相似文献   

3.
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课文特点,牢固吸引学生注意力,创造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诗歌激情法、故事引路法、巧用媒介法、简笔图形法、名言造情法、猜想引路法等是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都是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样,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新课的导入则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之一。因为新奇有趣的入题,引人入胜的开头,能诱发学生最大的心理注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就会为所学新课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的导入,方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将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情境设置法。注重情境设置,营造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氛围,用以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杨生茂 《考试周刊》2014,(19):34-34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是使这门艺术达到高超的关键。精彩的导入方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作者结合教学实例探索了介绍背景导入法、解题导入法、音乐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设置疑问导入法和复习导入法。  相似文献   

6.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一个有效的导入,可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质量以及效果的目的。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因此,怎样使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语文新课的学习中是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个成功的教学导入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手段。那么,应如何来进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导入呢?一、直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法,也称为开门见山导入法,是一种最直接、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确保良好的开端,才能在一堂课中取得成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技巧,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将从"新课导入技巧之故事导入法""新课导入技巧之猜谜导入法""新课导入技巧之音乐导入法"三个角度浅析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技巧,期望语文教师能够结合一些教学体会,在课堂新课导入方面做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正>一堂成功的德育课与恰当精妙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巧妙的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配合,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对象不同、内容不同,新课的导入方法也会不尽相同。一、名言警句诗词导入法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作为一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新课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可利用谈话导入法、悬念导入法及多媒体导入法等来提高新课导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有效性,教师在选择导入策略时必须适宜恰当,必须符合教学主题。多媒体导入法、名言导入法、音乐导入法都是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教师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导入新课,必能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吕春红 《考试周刊》2012,(42):51-52
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是"导入",好的新课导入能先声夺人。作者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1)激情导入法;(2)联想导入法;(3)解题导入法;(4)直截导入法;(5)渲染导入法;(6)故事导入法;(7)音乐导入法。语文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开阔视野,兼收并蓄,成为"杂家",导入才会显示出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才能随着语文教学的深化和改革得到更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李百盛 《考试周刊》2011,(24):200-201
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参与新课知识点的学习。本文主要探讨了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巧设"悬念"导入法;联系实际导入法;实验导入法;寓言、故事化导入法;旧知识复习导入法;直观模型、挂图导入法。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能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前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创造胜任和成功的条件;创设竞争机制;适时鼓励,因材施教几方面入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成高效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王伟红 《考试周刊》2011,(92):45-46
语文的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让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方法有:音像造势导入、温故知新导入、诗词警句导入、作者简评法导入、悬念法导入、图画法导入。  相似文献   

15.
贾叶红 《海南教育》2014,(10):47-47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引出"种子" 1.课件出示《向着太阳歌唱》主编徐传德的一句话,学生齐读,师简介作者。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童年,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未来,人在童年时播下一粒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在未来萌发出什么样的芽(课件出示徐传德先生简介)【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辅助名言导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对徐老先生的名言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徐老先生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1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方面,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总结出语文趣味教学十一法。一、课堂导入趣味法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恰似故事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一、引用名言,激发兴趣即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师说》一文,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在从师求学上有个成语叫‘能者为师’: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们今天学习的《师说》一文,作者就引用了这句名言。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主张‘能者为师’呢?作者引用孔子名言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希望大家能在文中寻找到答案。”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应该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  相似文献   

18.
贾立民 《考试周刊》2011,(16):48-49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这有利于教师增加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无疑,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适当采用绘画法、表演法,就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实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多学科间的互相渗透"。一、绘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蔡元培曾...  相似文献   

20.
一、导入语——巧妙导人的方法多种多样,诸如故事引人法、媒体激趣法、直接引入法等。但各种方法均离不开教师的语言介入。巧妙的导入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触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迅捷地将所导内容与新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集中精力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例如学习《时间的脚印》一课,可以这样导人:“古往今来,人们抒写对时间的感受的名言有很多,如俗语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孔子说:‘逝者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