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鲁迅的《野草》(1927年),势必是一种修正视角下的研究。自1955年冯雪峰发表"《野草》"一文(《文艺报》第19期、20期)后,可以说,针对《野草》的"政策"曾一度趋于稳定。《野草》是一部散文集,包括23篇文章,是鲁迅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些文章创作于1924年到1926年间,当时鲁迅正定居北京。也就是说,当时他是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进  相似文献   

2.
2007年岁末,一位英雄的名字感动了金华,传遍了大江南北,他就是跳江救人英勇献身的解放军驻金华某部机要参谋孟祥斌。在被评为2007年度"浙江骄傲"年度人物、荣获"2007山东年度新闻人物特别奖"之后,孟祥斌又当选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孟祥斌事迹之所以能在全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新闻报道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次报道的成功对今后开展典型人物报道又有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3.
一 1969年9月26日下干校前,连队集合走到天安门宣誓.我们出版社一个连队一百多人.上火车后我坐在韦君宜旁边.她木呆呆的,雪峰等都在同一列火车上. 到咸宁下车后,冯雪峰赤脚自己挑自己的行李.地十分泥泞,我问雪峰行吗?他说“行,行.”他说从小走惯泥泞的路.冯雪峰农村长大的,走路很稳.后来,他在一个水塘边看水泵,为菜地浇水.我天天挑粪,浇菜地.我在水泵房前看见雪峰,悲苦、坚忍、正直,活像被劈了一半的半棵树.1972年我写的短诗《半棵树》就是写当时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纪念邵飘萍     
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文化战线上的勇猛战士,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他谱名新成,又名镜清、振青,字飘萍,浙江东阳人.1886年10月11日(光绪十二年丙戍九月十四日)生于金华.祖父加入过太平军,父亲邵桂林是当地私塾的教师.邵飘萍青少年时代即以早慧闻名于乡里,十二岁就考上了秀才.1902年考入杭州浙江高等学堂.1905年在该校毕业,返回金华,在金华中学任教.同时应聘为《申报》特约通讯员,为该报撰写金华通讯,开始和新闻事业发生关系. 1912年他再次到杭州,和当时在杭州的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人杭辛斋合作办报,任《汉民日报》  相似文献   

5.
冯雪峰(六)     
作鲁迅的诤友举鲁迅的旗帜 1929年,在冯雪峰活动的编年史上,占据着光辉的一页。他主编的《科学的艺术论丛书》,自这年五月起,便陆续出版了;而他个人的翻译,据不完全统计,共出书六种,发表的单篇文章七篇。几乎每个月都有一茬精神产品的收获。在这一年中,有必要重复和强调的,是他与鲁迅的交谊。这一交谊,关系到左翼文艺运动,关系到鲁迅思想的发展,当然,更为直接地决定着雪峰以后的事业和道路。  相似文献   

6.
李秀卿 《编辑之友》2011,(9):116-119
一1931年3月16日,学新闻学的袁殊从日本回国,在上海创办了一份报纸《文艺新闻》。袁殊当时还没有接近左翼文艺,所以报纸政治色彩不突出。鉴于当时国民党当局"文化围剿"的恶劣环境,冯雪峰想到将这份报纸发展为"左联"外围刊物,以为左翼文  相似文献   

7.
冯雪峰(一)     
一“纯粹的山里人”,农民的儿子 1903年6月,冯雪峰出生在浙江省义乌县南乡神坛村一个农民的家庭里,取名福寿,通用名为冯雪峰或雪峰,曾用笔名画室、洛扬、成文英、何丹仁、吕克玉等。义乌地处浙东,是古越的属地,以“报仇雪耻之乡”著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这里口耳相传,妇稚皆知。唐代写《代徐敬业讨武曌檄》的那位著名文人骆宾王,宋代抗金名将、终至忧忿而死的宗泽,都是义乌人。这些乡邦英烈,以及由他们的事业、文章构成的乡邦文献,是义乌人的骄傲。值得他们骄傲的还  相似文献   

8.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4岁便中秀才,后进入金华府中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在校期间因成绩优异被保送浙江高等学堂,1912年公费派赴美国留学,考入威斯康辛大学,学习政治学.  相似文献   

9.
《新闻实践》2012,(7):86
《金华日报》创刊于1949年12月1日,曾五落五起,历经风雨,今年7月1日将迎来复刊30周年纪念日,多次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报纸。近5年来,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一件,浙江新闻奖一等奖20件。在2011年11月份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上,被评为"地市党报十强"。今年1月,又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地市党报"。金华日报社拥有《金华日报》、《金华晚报》、《浙中新报》、  相似文献   

10.
高贤林,1956年1月出生,浙江金华人。1981年浙师大毕业,分配到衢州报道组工作。1983年调浙江电台,驻金华记者站九年。1992年任省电台采访部副主任,后任新闻中心副主任。1996年任浙江经济电台台长。2000年10月任浙江电台地方部主任。2001年7月调《青年时报》,先后任副社长、总经理、常务副总编,2002年3月任社长、总编辑。以"新闻推动进步"为办报理念,努力将坚持新闻理想和专业化经营管理整合运作,带领时报年轻团队开拓创新,使《青年时报》以主流、青年、新锐的品牌特色,在竞争激烈的浙江报业市场脱颖而出,成为成长最快,成长性最  相似文献   

11.
又入革命洪炉再得良师益友冯雪峰大概在家里隐蔽三个来月,党内“交通”便来通知他,说中央革命根据地要人,组织已决定调他到那里去,问他自己的意见怎样。他无条件地接受了组织的决定。虽然,上海是他驰骋如梭、奔突如箭的老战场;是他从事文学活动的一块沃土,他的文学事业在这里抽芽萌蘗、初绽花蕾;在这里,有他众多的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特别是有鲁迅的指导和关怀;  相似文献   

12.
任务繁重“误会”随生冯雪峰到达上海后,日以继夜地为中央布置的各项任务奔忙。首先,他悉心搜集上海、南京等地的政治、经济情报,各党派的动态,群众抗日救亡的斗争情况和要求等,尽可能快地报告给中央,以作为进行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岁末,一位英雄的名字感动了金华,温暖了钱江两岸、齐鲁大地,传遍了大江南北,他就是跳江救人英勇献身的驻金华某部机要参谋孟祥斌。在以3508936票名列2007年度“浙江骄傲”年度人物评选第一名、荣获“2007山东年度新闻人物特别奖”之后,截止2008年1月20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网上投票结束,又以13075707票在全国105位候选人中名列第二。  相似文献   

14.
觉民 《出版史料》2004,(3):94-94
1952年冯雪峰委托聂绀弩编注《水浒》,这是国内第一次出版有注释的古典小说《水浒》。聂绀弩作了仔细的考证写了几百条注释条目,初版本时还选刊了过去出版的绣像《水浒》中不少插图,每回二幅,计140幅,到以后又取消了,不知何故。聂对《水浒》作了不少研究,他认为《水浒》是写农民起义的提法是站不住的,《水浒》中的人物,大抵是军官、将军、官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3月9日,2004年度浙江新闻奖新闻漫画作品评选工作在金华日报举行。同日,由省记协、金华日报社、金华市漫画家协会主办的浙江省第四届新闻漫画展览在金华开幕。新闻漫画,是在有正式刊号的新闻媒体上刊登的反映新近发生事实的漫画。近年来,我省新闻单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相似文献   

16.
吴英生死,目前系于最高法院的死刑复核一线之间。而吴英案背后,关于死刑改革、民间资本出路、金融垄断等一系列问题讨论仍未平息2012年1月18日一大早,吴英的辩护律师——北京京都律所的杨照东还在睡梦中。电话铃响了,来电的是浙江金华中院审理吴英案的金法官。金法官通知杨照东下午赶紧赶到金华中院,"别问那么多了,有要事。"  相似文献   

17.
做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是各媒体的"重头戏",如何做出特色成了各媒体之间的"大比武".金华日报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体现党报的风范,即站在党委政府的高度,全面反映金华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以充分体现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同时以民生为视点,体现"办报为民"的核心理念,以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舆论引导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此,金华日报先后推出了"金华风云录"、"金华经济名人堂"、"金华百姓幸福歌"、"我们的亲身经历"、 "金华改革开放30年·新婺江行"、"30年大事记80后有话说"等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8.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评选于2月17日落下帷幕。为救落水者英勇牺牲的解放军驻浙江金华某部军官孟祥斌在2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入选十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而此前的1月27日,孟祥斌已被高票入选为"浙江骄傲"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孟祥斌的纵身一跃,不仅感动了金华,而且还感动了浙江,也感动了全中国。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为什么孟祥斌一个人的壮举这次却能感动一座城,甚至感动全中国呢?笔  相似文献   

19.
负笈西洋学贯中西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号梦邻,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兰凤乡一位商人的家里.11岁被送到绍兴的中西学堂上学,翰林蔡元培此时正是该校监督(校长).1902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原名字"梦熊"因入了闹学潮的黑名单,改名梦鳞.  相似文献   

20.
浙江一向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在1886年,在这片土地上又诞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一生追求新闻事业,追求民主自由,追求大众梦想,他就是邵飘萍。"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 ——邵飘萍邵飘萍,原名镜清,后改名振青。自幼聪颖的他,14岁便考中秀才,19岁考入浙江高等学堂读书。在这期间,邵飘萍第一次接触到了新闻事业,开始给上海《申报》写通讯。1908年毕业后,回到他成长的地方——金华任中学教师。同时继续担任《申报》的特约通讯员。教书育人曾是邵飘萍的理想,但是随着他对新闻事业的了解,他发现从事新闻工作,做一个为大众鼓与呼的记者才是自己最向往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