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所谓动述口令,就是在练习中用口令式语言讲解,即在学生学习动作时,教师喊口令的过程中,用简炼的文字,按正常口令的节奏,在教师和学生的动作均不停止的情况下,用语言把动作的要领、动作要求、动作方法、动作方向、方位等讲给学生。学生们边看、边听、边练,多种感官同时参加活动,教学效果甚好。动述口令有提示式、直述式和命令式。动述口令是教学口令与教学示范、讲解的巧妙结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口令是语言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因此,小学体育教师(班主任等)必须学好喊口令。下面介绍十种教授师范生喊口令的方法。一、领颂法(教歌法) 教师站在队伍前面,严肃、认真、准确、宏亮地喊出一个口令,学生按着教师喊出口令的声调、节拍语气齐声模仿喊一句,如此反复数次。练习时,也可以指令几个学生或某个学生呼喊。二、接力法(传递法) 学生站成横队或纵队,教师以示范的姿态喊出一个口令后,指令学生从排头开始,一个接着一个地模仿老师的口令往下喊,直到最后一名学生为止。进行时可以比较一下看谁的口令最好,教师应立即给以肯定或表扬。  相似文献   

3.
坐位练绳技目标:让学生迅速掌握花样跳绳跨下跳时手在腿部的位置。方法:学生坐下后手持绳子,模仿站立时跳绳动作,这样学生能清楚看到自己的动作并加以改正,教师再加以口令反复练习,动作很快就掌握了。顺利跳出交互绳目标:让学生顺利地跳出交互绳。方法:学生在出交互绳的时候喜欢从中间出绳,这就容易死绳。假若在两人摇起交互绳的一侧放上障碍物(小垫子或标志桶),留出一定距离的通道,学生在出绳的时候就势必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运用镜面示范时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体育教师站的位置要适中,教师应根据动作的特点和示范要点突出显示的内容,来确定合理的示范方位,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清楚看到。   二、教师的动作要准确,因为镜面示范对于示范者来说动作是反的,而反方向的动作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因为它的动作概念在人的大脑中没有形成相当熟练的条件反射,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上课前要加强镜面示范的练习。   三、镜面示范的动作口令节拍要协调准确。因为在做镜面示范时动作是反的,因而很容易造成教师所发出的口令与自己所做的动…  相似文献   

5.
<正>一、合理布置场地器材案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过杆着地"的辅助练习时,辅助器材放在跳高垫两侧。练习前,教师让学生将器材调整到垫子正前方,并将跳高垫打开成单层,学生从正面开始练习。调整器材位置共用时90s,学生练习时间为110s,每组共10名学生,2名学生同时练习,平均每人练习时间为22s,练习次数为5次。练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将器材搬运回原处,耗时60s。  相似文献   

6.
一、文字提示法体育课上学生进行队列练习,经常出现一些不规范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文字提示法,能引起学生注意,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如:在齐步走练习中,当学生摆臂幅度小、低头含胸时,教师可把“一、二、一”口令变成文字口令提醒学生,即:“加、大、摆、臂”,“抬、头、挺、胸”等。在使用文字口令时要与学生的步伐节奏一致,以达到良好效果。二、交替强化法在行进间队列练习中,经常出现学生步点与“一、二、一”口令不相符,造成步伐混乱。为了使学生步点节奏与口令一致,采用数字口令与文字口令并用的方法,进行重点强化,能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1.反口令法学生所作的动作与教师所发口令相反。如:教师给向右转口令学生向左转;教师给向左转口令学生向右转;给向后转口令学生原地不动。  相似文献   

8.
<正>一、恰当的评价有利于课堂纪律的约束性场景1:《技巧:多种形式的直体滚动练习方法》一课在准备活动时组织学生排成内外两个圈后,口令指挥学生向左转,然后成两个同心圆进行活动。教师发出口令"里圈同学蹲下。"里圈学生听到口令后便蹲下来。"哇,这位学生蹲下来最快,老师奖励你一个小贴。"接着继续发出口令"外圈同学蹲下",此刻,外圈学生迅速地蹲下来,之后的教学学生都能够认真听从教师指挥。分析:执教教师在发出指令后,立刻  相似文献   

9.
教育实习是培养合格体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习中,指导教师首先应该抓住3个重点:1,见习示范。在实习中,指导教师应提供“六种示范”。一是忠诚教育事业的示范。二是为人师表的示范。三是教案设计的示范。教案应做到字迹工整规范、文图并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四是课堂教学的示范。做到仪表端庄、姿态大方、精神振奋、声音宏亮、口令清楚。五是教书育人的示范。指导教师的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  相似文献   

10.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一般口令的种类有:1.短促口令:特点是没有动令。如:稍息……2.继续口令:特点是预令和动令之间要有停顿。如:××,出列。……3.连续口令:特点是既有动令也有预令。如:向右-转,立-定。……4.复合口令:特点是兼有继续和连续口令特点。如:左右转弯,齐步-走。……为保证上好体育课,教师在下达口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下达口令时要声音宏亮、有力、节奏感强,教师要根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口令喊得怎样,会直接影响学生完成动作。因此,武术的口令除了要宏亮外,还需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多种多样的口令。现谈谈几种常用的武术口令。 1.示范性口令学生初学动作时,教师应先呼动作名称,后做示范动作,随着示范动作的出现,再发口令,这样就容易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正确动作。示范性口令的节奏要缓慢,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2.提示性口令这种口令是在呼号的前面加上动作名称或要领,如“弓步冲拳——l”。前面的动作名称是预令,后面的呼号是动令。预令应有拖音。提示性口令多在学生比较容易做错或遗忘的动作时运用。 3.一般性口令这种口令是一动一个呼号,如初级拳每段八个动作,口  相似文献   

12.
一、几种常见的教学队形1.两列横队。正面示范以及原地进行练习时采用比较适用;2.多列横队的对面站立(即学生成横队站在教师两侧)。对动作详细讲解,需要侧面示范时以及体育活动游戏前的讲解时比较适用;3.扇形。常在学生人数多或环境噪音较大的情况下或有时在活动中需要暂停进一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正确的口令与队伍调动概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的口令及队伍调动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要想发出正确的口令,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掌握正确的口令。很多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认为口令无关紧要,只要学生能明白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思想。教师对自己不熟悉  相似文献   

14.
<正> “口令”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然而对学生的“呼合”,却往往容易忽视,所以本文重点谈谈学生的“呼合”。什么是学生的“呼合”?学生的“呼合”是指学生对教师口令的口头反应。例如,在队列练习中,教师口令“报数”,学生呼合“1、2、3、4、5、6……”,在小学低年级的向左(右)转的教学中,教师口令“向左(右)——转”,学生呼合“1-2”;在投掷教学中,教师口令“预备——投”,学生呼合“嘿”。让学生做“呼合”在教学中有以下好处: 1.可以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教学中仅仅靠教师的口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常处于被动状  相似文献   

15.
小垫子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常用器材之一,巧妙地利用小垫子,能有效地增加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一、利用小垫子提高滚翻的速度在滚翻练习时,把两块小垫子部分重叠,使重叠部分与单层垫子之间形成一个小斜坡,让学生在“小斜坡”上向下滚动,滚动速度加快,学生就易于掌握滚翻技巧,完成滚翻动作。二、利用小垫子练习立定跳远1.将小垫子折叠竖立成“人字”型〈“人”字〉,让学生从垫子上跳过。这种练习方法对帮助起跳蹬地角度小,向前冲劲过大的学生有较好练习效果。2.将小垫子展开平放,让学生从垫子的一边跳到另一边。这种练习方法学生对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一、课的开始环节(一)课前准备检查垫子,让学生在垫子上试跳,观察是否存在垫子滑等问题,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二)课的导入及常规整队组织:四列横队教师:孩子们好像有点紧张,来,露出你们洁白的牙齿,灿烂地笑一笑。教师:亲爱的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叫什么吗?教师:你们能用一个最夸张的方式和老师打招呼吗?(引导学生用夸张的方式打招呼)。教师:来,我们玩一个反应游戏(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中的口令顾人杰口令是体育教学中所特有的专业性语言。它是带有教师命令、威信和意志的信息,要使学生做到有令即行。在一堂体育课中,它与组织、教育、讲解、示范、提示等教学手段交替使用。如队伍的调动、队形的变换、队列练习、基本体操的进行,都要用相应的口...  相似文献   

18.
牛超 《体育师友》2012,(6):37-37
我校学生上课间操时,三个年级的学生分布在不同的三块场地。由于学校场地小,学生下楼之后直接进入各班级指定的位置,自行散开。学生到齐后,教师用口令统一指挥整理队形。以前的口令是(先确定各年级中间一路纵队为基准):1.全体都有——立正。  相似文献   

19.
1.防滑教师先试跳几次检查一下踏跳板和垫子是否放平、放稳,有没有滑动.其次,在学生练习时提醒学生手撑箱时要及时推手,以防向前滑动;下落着地要缓冲.  相似文献   

20.
姚红利 《体育教学》2011,(10):15-15
“向右——转”一声洪亮的口令下达后,见到队列中王伟,李涛等几位小朋友或摇晃或利索地转向了左面……这可是小学二年级的队列原地转法向左(右后)的复习课啊!作为老师,虽在教学时反复示范、讲解,可小学生在练习时常常出现这种方向(顺逆)性的错误。怎样才能使低年级的小朋友尽快到达令出却行少出错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