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张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孔子的“和谐人际关系”思想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经济关系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地继承孔子的伦理思想,对我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培养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孔子的仁、孝悌、忠恕、礼、交友等方面论述孔子的伦理思想对人际关系和谐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孔子的言论中,分析孔子的仁学思想,找出共性.我们将孔丘的"仁"定义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仁学",则是关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得学问.文中引用了孔子的很多言论.涉及到人际关系得很多方面,给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如何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从现代人际关系的视角展现了博大精深的儒家仁学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蕴意。推崇孔子的仁爱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核心,是施"仁"良方。"尽己"和"恕人"的有机统一,已成为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一条重要准则,因此学习借鉴孔子以"忠恕之道"实行"仁学"的思想对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德育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孔子德育思想中的“立志”与现代社会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关注相契合 ;孔子德育思想中的“取利有道”与现代经济伦理相契合 ;孔子德育思想中的“明公私之别”与现代政治道德的要求相契合 ;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仁者不忧”与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要求相契合  相似文献   

7.
孔子德育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孔子德育思想中的“立志”与现代社会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关注相契合;孔子德育思想中的“取利有道”与现代经济伦理相契合;孔子德育思想中的“明公私之别”与现代政治道德的要求相契合;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仁不扰”与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要求相契合。  相似文献   

8.
秦素红 《新高考》2008,(5):70-72
【考点梳理】 一、人与人的和谐 1.中国的民本思想 (1)孔子关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思想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相似文献   

9.
“信”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儒家认为讲求信用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当今社会 ,孔子提倡的“信”并没有过时 ,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信”更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不论在人际关系上、政治生活中 ,还是在经济活动中及人格的塑造上 ,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仁学思想是孔子全部学说的核心。孔子的仁学思想,超越了道德思想和政治思想的范畴,就其实质而言,属于人生哲学或人道之学。孔子的仁学思想的重心是探索人生原则的确立、人生目标的选择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孔子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以人为主体的人文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大学期间舍友朝夕相处,因而和谐融洽的宿舍人际关系尤为重要。通过阐述、分析目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提出构建和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是促进校园和谐的重要基础。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对目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不和谐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以及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建设的意义,提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途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和理解秘书人际关系的特点,对于在相对复杂的社会以及办公室这个较为特殊的环境里工作的秘书来说,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尤其是同事关系,以建立较为良好的人际环境一直是一个新的课题.文章主要从此角度,探讨秘书工作者应注意把握的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的基本原则,以期得到较为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论析——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集中体现在:功利化人际关系淡化了人的感情;“人情”与“面子”仍维系人际关系;平等关系日益受重视;信任合作关系成为人际交往的策略;契约化人际关系挑战伦常关系等几方面;从社会交换理论来论析以上几种社会人际关系,并提出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客家廉洁文化推动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内容非常丰富,从推动正确荣辱观的树立、纯化人际关系的社会风尚、确立人际关系的廉洁原则和促使清洁人际关系的形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客家廉洁文化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推动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良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从构建良好人际关系重要性出发,结合大学新生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类型及特点,介绍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遵循原则、使用技巧和方法,用于指导大学新生妥善处理现实人际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显示,高职生人际关系不良问题突出。本文分析了高职生人际关系不良的种类以及深层的心理障碍,并提出了一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link between teachers' appraisal of specific interpersonal situations in classrooms and their more general interpersonal identity standard, which together form their interpersonal role identity. Using semi-structured and video-stimulated interviews, data on teachers' appraisals and interpersonal identity standard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using appraisal and interpersonal circumplex theory. Results show a variety of interpersonal identity standards, although the majority of the teachers mentions standards focusing on the codes steering and being friendly. The situation “reacting to student positive behavior” evoked most appraisals that confirmed identity standards. For 13 of the 29 teachers, their identity standard matched with their appraisals. In most cases, however, this match was only to some extent (10 teachers) and sometimes not at all (six teacher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eachers can enhance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by becoming more aware of the meanings teachers attach to this relationship in specific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安全感和人际信任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亲密关系量表、安全感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对3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成人依恋、安全感和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是否独生和生活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安全感存在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校长的人际关系关系到学校全面工作的成败,具有领导和权威性、指向性、多元性的特点。校长的人格魅力、校长的管理思想、交往水平和协调能力、交往的时空和频繁程度等是影响校长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调适校长人际关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