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千"在唐代诗词中被文人多次运用,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是唐代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唐诗词中的秋千描写着力体现了女性的柔美,展现了她们活泼欢快的心绪。至晚唐,秋千已凝结着纤柔凄婉的情思,成为许多诗人寄予感情的对象,此刻秋千不再是寒食节带给人无限欢愉的游戏,更是一种心绪的写照,沾染上了浓郁的主观色彩,成为一种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从而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别有一番韵味的"秋千意象"。  相似文献   

2.
"秋千"在唐代诗词中被文人多次运用,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是唐代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唐诗词中的秋千描写着力体现了女性的柔美,展现了她们活泼欢快的心绪。至晚唐,秋千已凝结着纤柔凄婉的情思,成为许多诗人寄予感情的对象,此刻秋千不再是寒食节带给人无限欢愉的游戏,更是一种心绪的写照,沾染上了浓郁的主观色彩,成为一种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从而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别有一番韵味的"秋千意象"。  相似文献   

3.
朝鲜族秋千的文化性格与教育功能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十分喜爱的民间游戏,目前已成为我国民族民俗体育运动的竞技项目之一.通过对朝鲜族秋千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变迁的梳理,我们可以挖掘出秋千在朝鲜民族社会发展和生存过程中独特的文化性格与教育功能,进一步探究朝鲜族秋千的多元文化象征意义和教育困惑中的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童年的秋千     
儿时的秋千已长满铁锈,上面刻着无数我儿时的回忆,轻轻推动它,那咬咬的声音会把你带回童年那段纯真的梦里。秋千在风中摇曳,儿时的我坐在秋千上随风摇荡,那张纯真的笑脸,至今仍浮现在我眼前。望着桌上成山的作业,我什么也不想,只记得那童年的秋千,还在风中不停地摇曳。 指导老师杨川童年的秋千@刘微$湖南省怀铁二中(54)班!418000~~  相似文献   

5.
老秋千     
5月18日 晴 奶奶家的门洞里,曾经有一架很老很老的秋千。 两道粗绳,一块厚木板——这古老的秋千并没有什么价值可言,木板上依稀可见一圈圈岁月的痕迹,时间已给它抹了一层蜡,使它泛出古老的光泽。这秋千究竟有多少年了,谁也不知道,只有奶奶依稀记得,我的姑姑们曾在秋千上玩耍。  相似文献   

6.
老秋千     
5月18日 晴 奶奶家的门洞里,曾经有一架很老很老的秋千。 两道粗绳,一块厚木板——这古老的秋千并没有什么价值可言,木板上依稀可见一圈圈岁月的痕迹,时间已给它抹了一层蜡,使它泛出古老的光泽。这秋千究竟有多少年了,谁也不知道,只有奶奶依稀记得,我的姑姑们曾在秋千上玩耍。  相似文献   

7.
老房子三号     
我们的城市变得非常漂亮了。马路都修补了,也开辟了许多公园。在这些公园里安放了许多凳子,还设有许多秋千。很多新的房子也修建起来了,老的房子也油漆一新  相似文献   

8.
快乐秋千     
目的:通过全身协调地运动摆动秋千,感受到荡秋千的惊险与欢乐;发展平衡能力和控制力,培养勇敢精神。器材要求:轮胎秋千、网兜秋千、木板秋千、翻斗秋千。玩法:轮胎秋千(用废旧轮胎做成秋千):幼儿坐在轮胎中间,双手握住绳子用力将轮胎秋千向上荡起。教  相似文献   

9.
有惊无险     
童年五彩缤纷,留下了许多趣事,也有一些难忘的惊险经历。记得五岁那年的夏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姑奶奶带着小舅舅,一群人一起去了芜湖的赭(zhe)山公园游玩。我和小舅舅一起坐了"旋转秋千"。从秋千上  相似文献   

10.
童年趣事     
童年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三岁时:一个秋天的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农校玩儿,我一下子“瞄”住了那个有三、四米高的秋千,往下一站,抬头望望,前面好像是一个庞然大物,而我却显得如此渺小。我站在秋千上,爸爸一国扶我,一边往前送。我高兴得一拍手,就从秋千上“飞”到了有半米高的草堆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星期天上午,某校初一学生小军和同学相约到学校打篮球。打完篮球后,他们看到学校操场上有一排秋千,小军兴致勃勃地坐上秋千,并让同学帮其荡起秋千。玩耍中,小军不慎从秋千上跌落,导致头部受伤,缝了十几针,花去医疗费3000多元。小军父母认为儿子受伤地点是在学校,自然应由学校承担责任。但学校说当时已经放假,学校已无照管职责。双方争执不下。问: 是否只要学生在学校受伤,就该由学校负责?  相似文献   

12.
正暑假里,一次陪女儿去游乐场玩遇到的一个小故事,引发了我作为一个家长和老师,对教育孩子问题的许多思考。那是炎炎夏日里一个难得的凉快天儿。在阴云、凉风中,五岁半的女儿快乐地徜徉于蹦床、滑梯和转椅间。平日动作总慢吞吞的女儿,很会玩秋千。看着她娴熟地坐到秋千上,不用我帮一点忙,老练地一下一下把纹丝不动的秋千荡起来时,我这个做妈妈的心中不免有一丝得意:当年我可没她这本事,看来她也不是一点运动天赋都没有吧?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师专学报》2019,(5):64-68
秋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文学书写对象而言,以实物的秋千、喻体的秋千、诗词中的秋千等不同的样态呈现在《红楼梦》与《金瓶梅》两部小说中,立体地展现了小说人物的生活情态,参与塑造了各色人物形象,在连缀故事情节、调节叙事节奏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从神话思维与民俗仪式上分析,秋千隐喻了男女之间的涉淫行为,也是生殖崇拜的象征。秋千折射出小说中从情节人物到民俗文化的多层次意蕴。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生物力学与运动解剖学的理论,从秋千摆荡技术入手,根据秋千对身体各部肌肉的用力特点,对2003年全国第七届民运会秋千比赛成绩、技术和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秋千技术发展规律,提出秋千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前言:本文将童年时代的荡秋千活动抽象成一个数学物理模型,并且用微分法巧妙地得到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最大值问题的解析。一、秋千问题的数理模型假设有个人在荡秋千,秋千从图1中A点开始自由释放,秋千上的人在某处P点顺势脱离秋千而最终落到地面上的R点。若使落地点R距离秋千正  相似文献   

16.
秋千的由来     
秋千是随处可见的娱乐设施,它结构简单,无需占用过多场地,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大众化娱乐活动。秋千的起源很早,相传本为汉武帝后庭之戏。唐高无际《秋千赋序》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秋千历史悠久,它不单是一项简简单单的娱乐活动,在古代还是民俗文化的表征,文学修辞的符号,具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关于秋千的起源,文献记载并不清楚。按高无际称秋千之名当起于汉朝。《荆楚岁时记》讲“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宋《事物纪…  相似文献   

17.
唐宋家的小花店在深蓝路的尽头,在那里,唐宋会碰到舒涵,她总是会微闭起双眼,深深吸一口气,而后笑道:唐宋,今天你们家花店里肯定又有许多漂亮的花儿开了吧。然后不等唐宋作答便和一大群男生嘻嘻笑着进了校园。  相似文献   

18.
秋千     
坐在秋千上仿佛摇晃在生命中忽高忽低起伏的阳光洒落一地这真是一幅令人欣慰的剪影是心情最温柔的轮廓那时我正站在窗前风摇着春天的名字溶化于岁月的掌心伸手已遥不可及就象一个梦拎着我找不着主人秋千@吴锦卉$河北省保险公司张家口分公司办公室  相似文献   

19.
假期带儿子去公园游玩儿,游乐区里各式各样的秋千吸引了一大群孩子,他们在秋千上玩得乐此不疲,欢笑声、尖叫声充满了整个公园.我突然想起,在我的童年也有一个很重要的玩具,伴随了我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那就是父亲亲手制作的一个秋千,这个秋千不仅承载了我童年的欢乐,更是饱含了父亲对我们姐妹俩浓浓的爱.  相似文献   

20.
唐以后,秋千的大量普及和庭院化使得秋千与庭院的组合成为诗歌的常见意泵。秋千庭院意泉表现的是典型的春日庭院,尤其是与女性生活有关的场景,多表现出“静”的特征。与此相关的“墙里秋千”意象则常表现热闹、欢乐、温暖等场面和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