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主要由起跳腿的蹬伸技术与摆动腿的摆动技术所组成。目前,大多数人们集中于跳高起跳的"蹬伸"技术研究,对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现场技术录像和运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最大缓冲幅度比较大;在起跳阶段摆动腿蹬离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小。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缓冲阶段,身体重心的高度、摆动腿膝角的变化情况与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有显著性相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伸膝角度、伸膝速度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摆动腿离地后的最大摆动速度都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一、现代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特征 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经历了两次支撑、两次摆动和一次短暂腾空的“两步”中完成的,是两条腿共同参与完成的“双动力”起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起跳的开始和发动部分,是起跳的(原动力)第一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跳高起跳动作的任务是使运动员获得适宜的身体重心腾起角,并获得最大的腾起初速度,以便使运动员能够获得最高的身体重心腾起高度,并为旋转过杆提供力的来源。背越式跳高起跳的动力,是由起跳腿的蹬伸以及摆动腿的摆动效应共同构成的。正确认识和掌握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是有效完成背越式跳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王保成  王川  罗会文 《体育科学》2003,23(2):92-95,109
运用生物力学解析,数理统计,文献等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双动力起跳技术与理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直接影响起跳效果和起跳技术;摆动腿着地方式对起跳脚着地时腾起水平初速度和腾起垂直初速度有影响,主要结论:摆动腿的支撑效果与起跳腿的蹬伸效果共同构成了起跳动力源。  相似文献   

5.
一、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的方式及技术要求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技术客观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摆腿方式,即折叠式的摆腿方法和屈腿式的摆腿方法。折叠式摆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蹬离地面瞬间,摆动腿的蹬伸较充分,离地后膝关节角度迅速减小,形成大小腿折叠后又迅速增大,其所经过的路线为"~"形;屈腿式摆腿的蹬伸程度不如折叠  相似文献   

6.
1.摆动腿的作用 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中,起跳的完整技术包括起跳腿的踏跳和摆动腿的摆动技术,判断运动员起跳技术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方面:运动员的起跳角和初速度、摆动腿摆动的方向和平衡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对背越式跳高起跳腿落地缓冲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的特点,阐述了起跳腿落地缓冲技术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落地缓冲动作的技术,提出在跳高的教学与训练中,不仅要重视起跳腿的蹬伸效果,而且不可忽视起跳腿落地缓冲的技术。这些对于人们加深对起跳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PanasonicS—VHSM9000高速摄影机,测量背越式跳高起跳,摆动腿在不同角度摆动时快速力量指数和腾起初速度的变化,分析不同的摆动角度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摆动腿摆动角度控制在身体矢状面内20度左右,起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反馈系统EIMG90,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摆动腿蹬离地面至起跳腿着地支撑阶段,我国运动员两腿着地点近,身体重心向下垂直速度小,这有利于保持起跳前的速度,起跳脚着地瞬间至最大缓冲阶段,摆动腿摆动角速度与起跳腿蹬离地面瞬间的重心向上垂直速度相关,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比,我国运动员在着地支撑瞬间身体内倾不够。  相似文献   

10.
谈背越式跳高摆动腿的作用与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进行了分析,强调摆动腿的重要性,提出在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应加强和重视摆动腿的训练与教学,并提出相应的训练与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1.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迪·福斯贝里创造的"背越式"跳高至今已有几十载,当时2.24米的纪录已被2.45米打破,该项技术由创立到现在,人们一直在研究从外形到内在机制。在漫长研究的历史中,对背越式跳高的认识由起跳腿起跳过渡到以摆动腿起跳这样的高度,为进一步认识背越式跳高技术奠定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在过分强调背越式跳高中的高速助跑,漂亮的背弓的同时,却一直在轻视摆动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是直线助跑后迈步起跳,两臂和摆动腿快速摆动配合,起跳腿充分蹬伸,过杆后摆动腿先着地,屈膝缓冲。整个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四个环节。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先从腾空过杆和落地技术着手粗线条地教会学生跨越式跳高方法,再从助跑、起跳技术细线条地精加工,  相似文献   

13.
背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起跳技术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技术环节。美国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中,人体对地面的作用力,摆腿占20%,摆臂占60%,起跳腿只占20%。因此起跳阶段摆蹬配合动作完成得好坏,将直接影响起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结构 田径跳跃技术一般被划分为助跑、起跳、过杆(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阶段。起跳技术阶段是指人体由水平运动转变为向前上运动阶段,人体直线助跑起跳产生起跳腾起初速度的动力是在起跳腿单腿支撑阶段跳获得的,而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动力,不仅是在起跳腿单支撑阶段由起跳腿工作肌完成退让和克制工作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身体重心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垂直速度是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增大,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中完成的,起跳垂直速度是摆动腿支撑和起跳腿支撑下的“双动力”起跳中获得。弧线助跑起跳最大的优越性是经济实效地降低和升高身体重心,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提早积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张萍 《中华武术》2022,(2):56-58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迪·福斯贝里创造的"背越式"跳高距今已有几十个春秋,该项技术由创立到现在人们一直在研究,从外形到内在机制,对背越式跳高的认识由起跳腿起跳过渡到以摆动腿起跳这样的高度,为进一步认识背越式跳高技术奠定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在过分强调背越式跳高中的高速助跑,漂亮的背弓的同时,却一直在轻视摆动腿的重要作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技术动作是背越式跳高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助跑与起跳紧密衔接的枢纽,同时,起跳技术完成的效果与这一步的动作质量密切相关,深刻认识跳高技术的内涵,深化技术的理解,这不仅是正确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前提,也是实现科学训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背越式跳高起跳三维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着重对起跳摆动和蹬伸时产生的角速度、角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李文跳高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对张李丈与女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斯塔迪诺娃的跳高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时以现:张李丈起跳后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优于对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她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太低,其原因是起跳腿蹬伸不充分且蹬伸速度不快以及摆动腿摆动幅度小、摆速偏慢。另外,过竿技术存在着缺陷,这些是导致与科斯塔迪诺娃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生物力学方法、数理统计法和数理分析法分别从助跑速度、摆动效果、蹬伸实效性三个方面对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发现起跳的过程中垂直速度偏小和摆动腿角度角速度慢是导致我国跳高成绩落后的原因.认为决定跳高成绩关键因素是起跳时的垂直速度,如何充分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是当前背越式跳高技术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三维摄影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